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文明这个概念的提出,使小康生活和小康社会的内容更加全面.它加深了党对人民的需要和愿望的认识,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2.
国家的首要职能是控制社会冲突.但是,因为国家不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而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因此,国家不免成为在阶级斗争中获胜的统治阶级的工具.国家一旦成为为统治阶级谋利益的工具,又不免成为阶级斗争的根源.在阶级斗争的历史过程中,国家统治的阶级基础越来越宽广,社会和谐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当国家成为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的真正代表时,原来意义的国家和政治也就消亡了,社会成为每个人都能实现自由发展的和谐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职能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的首要职能是控制社会冲突.但是,因为国家不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而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因此,国家不免成为在阶级斗争中获胜的统治阶级的工具.国家一旦成为为统治阶级谋利益的工具,又不免成为阶级斗争的根源.在阶级斗争的历史过程中,国家统治的阶级基础越来越宽广,社会和谐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当国家成为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的真正代表时,原来意义的国家和政治也就消亡了,社会成为每个人都能实现自由发展的和谐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利益源于需要,且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由于需要的产生包括了主观欲望和客观世界的刺激两个原因,利益也包括了主观动机和客观物质手段两个方面,因而利益的实现就必须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改善客观条件.所以,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就必须做到:一方面,要以人民的愿望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人民的主观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又要为人民实现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5.
欧洲债务危机发生后,中国迫切需要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收入分配由社会物质生产和劳动分工决定。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工资收入水平,因此,一味地强调收入分配平等,最终将损害社会整体福利。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并不是实现共同富裕,而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也就是每个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层党组织在这一格局中的职能定位应该体现在领导、协调、保障、激励这四个方面.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推进社会治理的职能,必须从组织建设、工作方式、党务干部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反思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快实现基层党建由单纯强调组织覆盖向各方面工作全覆盖转变,由执政党单方面治理向社会各个主体共同治理转变,由单一的应急治理向全面的科学治理转变.同时,进一步从思想、作风、能力、制度四个方面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水平,从健全体系、培养骨干、强化职能、加强监督四个方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7.
16-18世纪西欧社会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造成的,更是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转型震荡。早期社会主义出于公平的道德原则否定资本主义,而没有看到经济发展的进步趋势,因此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要成为科学,必须把道德判断建立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民主观包括内容、形式和目标三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就是把权力下放给基层和群众,依靠人民的力量促进生产的发展.民主的形式就是要实现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民主的目标是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力,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民主就是通过人的自由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利益源于需要,且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由于需要的产生包括了主观欲望和客观世界的刺激两个原因,利益也包括了主观动机和客观物质手段两个方面,因而利益的实现就必须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改善客观条件。所以,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就必须做到:一方面,要以人民的愿望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人民的主观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又要为人民实现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0.
发展始终以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衡量标准,发展科技、教育和进行制度创新的目的是要依靠促进人本身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以满足人的需要来看待发展,把人看作既是发展的手段,又是发展的目的.这样,发展成为人类满足自身无限需要的经济无限增长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