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1篇
综合类   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精神疾病患者的“预先指示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患者"预先指示"权的尊重意味着当患者丧失决定能力时对其自我决定权和知情同意权的尊重.患者的预先指示是患者就医疗干预和代理人问题上所事先表达的一种意愿,是患者对医疗行为行使控制权的表现.精神疾病患者在行使预先指示权时会遇到许多法律问题.应本着患者利益最佳化的原则去善待预先指示,包括其消极指示和积极指示,以保护患者本人真实的主观意志.我国对患者(包括精神疾病患者)的预先指示权尚缺乏认识和规定,应引入这一法律设计,以彰显对精神病患者权利的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2.
我国客户关系管理研究的紧迫性和方向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客户关系管理(CRM ) 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由于国内企业发展的特殊轨迹, 在此方面的研 究和应用明显落后于国外. 针对这种情况, 本文在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及其意义的基础 上, 详细阐述了中国加强这一领域研究与应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并探索了国内研究的具体 方向.  相似文献   
3.
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研究的计划管理是高校在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所选择的目标以及为实现既定目标所采用的方法的总和。本文试从理论角度阐述计划管理在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并结合科研管理实践,探讨了制定高校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依据与方法、科研定编的原则以及如何制定合理的科研政策。  相似文献   
4.
客户关系管理的管理学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针对当前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研究的匮缺,本文从管理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借以为企业的实践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客户——企业价值评价体系的设计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客户关系管理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企业对客户价值的评估是它的基础问题之一.客户对于企业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客户对企业销售量的贡献,一是客户对于企业发展潜力的贡献,其中发展潜力包括客户净现值和客户弹性.但是,现有的净现值客户价值评价体系,仅仅就客户对于企业净现值的贡献做了评价,而客户对企业销售量的贡献和客户的弹性贡献却没有给与评价.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体系,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联合在江苏潥阳召开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报告>成果评审暨主编高层论坛会议.  相似文献   
7.
淄博市地处鲁中,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城市,全市辖五区三县,市内城区各距20公里,城乡交错,工农结合,城市布局为组群式,被学术界称之为“淄博模式”。全市总人口386万,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淄博市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是沟通中原地区和山东半岛的咽喉要道。也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制造技术沿革, 阐明先进制造技术既是一项支持企业竞争战略和与环境协调的技术, 又是一项系统集成技术。进而评述传统竞争力框架, 探讨先进制造技术在提升传统产业和形成新产业方面的作用, 并提出了先进制造技术使竞争力理念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在线教育的快速进步使得慕课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深入的关注。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面临着教学方法的革新,而慕课为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相较于传统的教室授课,慕课让学生能够依照自身的学习步伐和兴趣来挑选学习材料,并且还能与其他的学习者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和对话,这样的独立、互动的学习模式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另外,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视频讲座和互动讨论等,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与全球同行交流的平台。为更好地推进慕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其的支持和推广,同时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媒介素养。此外,学校还应建立学生参与和反馈机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慕课的学习和讨论。慕课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预示着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系统方法论与社会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六十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系统的思想以来,系统的方法就逐步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系统方法引入科学研究,使得科学研究的结果更加全面和精确。然而,代表着当代主体思维方式的系统方法却至今尚未引起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系统方法论的逻辑发展过程及其与社会科学的渊源关系的分析,阐明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