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孟大虎  苏丽锋  赖德胜 《民族研究》2012,(1):25-34,108,109
文章分别使用了OLS方法和分位回归技术,考察了1995—2007年间中国城镇少数民族教育收益率的总体水平及其长期变化趋势,并将之与汉族进行了比较,发现在经济转型期,中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教育收益率没有显著差异。政策的力量与市场的力量有机结合、相互叠加,是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少数民族的地位并没有发生逆转的重要原因。与汉族相同,少数民族的教育收益率随着收入分位点提高而逐渐减小,即收入水平越高,教育收益率越低。  相似文献   
2.
在对人力资本衡量指标详细讨论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一手抽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投资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发现那些能够积极影响求职结果的人力资本变量,并不一定能在决定就业质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这一反差表明,在中国转轨的劳动力市场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实现机制和就业质量决定机制存在差异:要想提高顺利就业的概率,大学生必须扩展人力资本的宽度和广度,拥有一个合适的人力资本结构;要想获得更高的就业质量,大学生必须增强人力资本的深度,从而拥有一个更高的人力资本质量。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1年“中国就业质量研究”的调查数据,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少数民族就业质量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从总体上来说,少数民族就业质量要略高于汉族,但总体得分依然偏低.从分项指标看,反映少数民族就业质量的各项指标得分也大多高于汉族,但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劳动安全的得分都较低.在影响少数民族就业质量的因素方面,劳动报酬、社会对话、工作与专业匹配度和工资发放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将大力提高少数民族就业质量纳入未来就业工作的中心环节,推动实现少数民族劳动者更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4.
选取中国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造了描述经济稳定增长状态的经济稳定偏离指数,并运用Jo-hansen协整理论和VECM模型,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和经济稳定之间的内在联系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稳定增长的影响明显.长期来看,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即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扩大时,经济增长将趋于更加稳定,并且还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从短期来看,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将加剧经济增长的波动而出现不稳定状况.这意味着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稳定的冲击作用在总体上可能呈现倒“U”型关系.上述发现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5.
苏丽锋  张倩倩 《民族研究》2023,(1):48-60+143-144
文章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市民化视角入手,详细分析了该群体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于客观认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嵌入状况具有较强现实意义。具体而言,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利用居留意愿来表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并按照相近原则参照区域因素,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户籍地为判断依据,在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了个人特征、流动特征、就业特征、社会融合及社区公共服务等五类因素的影响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较高的市民化意愿,但流动因素的内部差异明显;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流动范围、经济融合、家庭融合等因素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意愿有明显影响;社区公共服务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具有调节效应。因此,要完善民族政策,做好城市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和社会服务工作,逐步构建各民族之间互嵌式社会交往结构,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