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近代中国对于"美国"形象的想象性塑造,历经一系列微妙的变化.从"恭顺"的"夷族",到"花旗大国";从人们对于"华盛顿"的无限景仰,到美国式政治"乌托邦"蓝本的构建;从林译<黑奴吁天录>透露出的种族摩擦,到旅美华工的惨痛遭遇所激发的对于美国的愤怒与厌弃,中国人眼中的"美国"一直未能获得清晰而明确的定位.也正由于此,才构成了中美文化交流过程中的诸多错位与误读.  相似文献   
2.
"新感觉派"命名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以刘呐鸥、穆时英与施蛰存等人为代表的创作笼统地命名为"新感觉派",这是对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的误读,这种误读一直在影响着我们对于这些作家及其作品的深入理解.事实上,不仅刘呐鸥诸人的创作与日本"新感觉派"差别很大,而且刘、穆与施之间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把刘呐鸥和穆时英的创作称之为"都市感觉小说",而将施蛰存的创作归于"心理分析小说",这样也许更符合现代中国文学的基本史实,同时也更有利于文学史的一般描述.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关于"启蒙"的内涵,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西文语境中的"启蒙",其原初涵义为康德所说的"对于自身的反思",是一种"自身/自身"的对话结构;汉语语境中的"启蒙", 沿袭儒家的"教化"理路,由"圣人"向"不知者"传达其"所知",是一种"自身/他者"的对话结构.现代中国文学的启蒙运动表现为"逆向双轨"的模式,但却缺乏鲁迅那种"自审"式的觉醒.文学的新启蒙主义注重带有原创特征的"内发性"资源,呼唤真正具有精神追问的、有思想深度的、风格独特的、不可归类的"创造型"作家与作品.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中国大量输入西方文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通过以日本为"中介"这样一种极其特殊的方式来完成的,这就使得以日语"外来语"为主体的诸多"现代"观念直接成为了构建现代中国思想与学术话语体系的核心内容,这一现象既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同时也成为了某种潜在的阻碍力量。  相似文献   
5.
"纯诗"是汉语新诗之审美现代性诉求的重要内容.作为现代诗学的重要范畴,"纯诗"在进入汉语语境以后历经了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早期的"为诗而诗"和穆木天、王独清所倡导的"纯诗",实现了新诗在"文体"上的自觉;梁宗岱和刘西渭对于"纯诗"意蕴的阐发,确立了新诗独立的"审美"意识;而唐湜和袁可嘉对于"纯诗"之内在规律的探索,则进一步显示了新诗在"艺术自律"层面的现代性诉求."纯诗"的诗学取向正是汉语新诗最终实现其现代性转换的根本归宿.  相似文献   
6.
《白鹿原》叙述了一个“家族”(白、鹿两姓实为一族)在半个多世纪的特定历史过程中的曲折变化。故事的中心人物是白嘉轩,他的突出身份是“族长”;这一身份不是依靠官方权力形式或民间荐举形式来确认的,它仅仅只是“宗族”传递的产物。只要“宗法”体制存在,这一身份就必然存在。“宗法”,就其字源意义来讲,当有两层涵义:其一为由血缘关系缔结起来的组织形式(宗);其二为巩固这种组织形式而设定的律令形式(法)。前者是物质性基础,后者则是保障性的权力话语。一般说来,血缘关系体现为“族类体系”的形式(长幼等级),它带有相…  相似文献   
7.
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唯美/颓废"倾向不能被看做一种独立存在的文学思潮形态.西方的唯美主义思潮本身即是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化之时的某种过渡形态.由于中国特定的现代性境遇的限制,唯美主义在进入汉语语境之后即出现了分化."唯美/颓废"的思想倾向一直是作为附带性的因素参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基本建构的.  相似文献   
8.
"国学"的倡导不应当被简单地看作某种文化复古,"国学"的出现实际上是中国现代性发展的必然产物。"国学"自身的品质主要是来自其在"地域所属"、"民族种性"和"政权体制"这三个层面所特有的规定。从多元文化共存对话的角度来看,"国学"应当被看作是"现代中国学术"的代名词,"国学"最终只能以特定类型的"知识"形态进入到人类整体的知识序列之中。  相似文献   
9.
作为独立学术系统的"文学"学科在近代中国的出现历经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转化过程,不能简单地看作是西学移植的结果,而应当归结于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中国传统的"词章之学"为现代"文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学术资源;其二是清季民初学人以从"词章"到"美术"的转变为"文学"之基本学术品质,奠定了文学研究的学术基础;其三是近代大学教育体制的出现,使民初"文学"的学科定位实现了从通识学术向专精学术的转化,最终确立了"文学"学科的基本形态。由此才导致了"文学"学科自身的知识增殖与知识变形,并最终形成了后世"文学"研究始终游移于"致用"与"审美"之间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0.
贺昌盛  吴晓玲 《东岳论丛》2019,40(4):106-112
文学是人类的心灵呈现出来的其所感知的世界的样态,小说的书写则是对于现代世界的一种特定的"心灵赋形"活动。基于中国"城/乡"结构形态的特殊性,汉语的现代小说在空间维度上主要呈现为"移植性"摹仿的都市叙事形态与融入自然的乡土叙事形态两相并置的形式样态,"乡土"小说叙事是现代中国文学贡献于世界文学的最富有独特意义的"空间形式"范本。但在"心灵-世界-形式"的一般结构模型中,现代中国小说还远没有达到真正成熟的程度,中国文学自身的创造性活力仍然有待于更深层面的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