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建国初期,国家通过大规模院系调整成立的一批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行业特色型大学不再归属原行业部门管理,其发展面临新的问题。首先阐述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分析了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优势及面临的困境;然后提出了培育和提升行业特色型人学核心竞争力的措施,可供同类高校参考。  相似文献   
2.
北京邮电大学承担的世行贷款 2 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理工融合教育模式及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于 2 0 0 0年 8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研究 ,任晓敏副校长任项目负责人。该项目已通过教育部成果鉴定 ,项目在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方面均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一、理论研究成果本项目率先全面、系统、深入地阐明了“理工融合”的教育理念 ,体系严谨 ,富有特色。理念 1:理工融合 ,势在必行长期以来 ,在我国高等理工科教育格局中 ,理工分离、重工轻理现象比较普遍 ,这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具体表现为理科学生知行脱节 ,哀叹“英雄无用武之地” ;工科学生后劲不足 ,痛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从世界范围来看 ,科学技术加速发展 ,学科之间交叉渗透、融通汇流的趋势日益彰显。调整我国现有的理工科教育格局 ,促进理工互动与理工融合 ,以建立一种新的理工科教育模式 ,是我们在 2 1世纪初必须取得突破的一项重大使命。理念 2 :理工融合 ,贵在求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理工科教育实践中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和多样化的原则 ,实施“理工融合”所循主要途径为 :(1)理工同校 ,相得益彰———先决条件实施...  相似文献   
3.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实验室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方面,正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高校实际,从管理体制、管理规范、队伍建设、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对加强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对构建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高校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必要性,提出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指标体系的4个原则,并有侧重地阐述了开展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内容及其质量标准。最后结合本校实际做法提出了开展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工作方式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完成本科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梳理的重要步骤。为了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的管理,对之进行有效的监控,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以评估为核心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框架。通过对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进行系统监控与评估,并将监控结果反馈给相应的主管部门,使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6.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之管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阐明了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转变教育思想 ,注重启发式教学 ,改进学习方法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加强教师培训等方面就如何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加入WTO和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的新形势下,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开展教学评估是增强质量意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要总结了北京邮电大学“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估”的实践情况,分析了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结合学校实际提出本科教学工作评建整改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构建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毕业设计(论文)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文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提出构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理念,并从源头预控、过程监控、答辩严控、质量调控等方面,探讨构建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质量监控体系,促进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9.
我国技术标准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技术标准重要的战略作用,标准竞争引发的企业标准战在发达国家屡见不鲜。然而在我国,企业间标准竞争和标准战却相对较少出现,标准形成明显滞后,标准提供明显不足。这种强烈反差现象反映了我国标准形成体制与发达国家存在的一定差距。本文首先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了现代技术标准的基本形成机制,然后据此分析了我国技术标准落后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当前我国技术标准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