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把"宗教"和"思辨哲学"作为靶子进行揭露和批判,虽然通篇没有出现"意识形态"术语,但是蕴涵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基本原理:颠倒的世界产生颠倒的世界意识,对迄今为止政治意识形式的坚决反抗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实践),理论解放具有特殊的实践意义.这些基于形成根源、克服途径、功能作用所揭示出来的意识形态基本原理,表明早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意识形态概念就已经达到了"原则高度",否定性的概念内涵呼之欲出,其所欠缺的一是正式命名,二是来自唯物史观的系统论证和重新表述.  相似文献   
2.
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为基本内容的职工社会保险的待遇不同,既影响着就业者工作的积极性,也常常是人才流动的原因。笔者拟以吉林省的职工社会保险问题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他人均GDP高于或接近吉林省的省(市)份作为参照,通过比较,发现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吉林省职工社会保险实践的科学化和实效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许多人买了房子,却不知道自己也买了权利,而这个权利需要我们付出精力去投入大量的理性思考。或许由于我们对这个房产与权利的认识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近几年,伴随着个人住房私有化的发展,业主与开发商、物业公司的矛盾纠纷也呈上升趋势。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区管理”课题组对北京70个居民小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住房质量引起严重纠纷的小区占22.8%,与物业管理公司发生严重纠纷的占80%。有专家断言,这将是今后中国城市和谐发展进程中问题集中爆发的导火索之一。前不久,由和谐社区发展中心、焦点房地产网联合举办的“物业…  相似文献   
4.
5.
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属性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滥觞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返本”,要深入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就要在传统文化中对其追根溯源并用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同时,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发展又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新”,既要做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又要做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因此,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只有在坚持传统文化“返本”与“开新”的辩证统一中才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近代以来,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先进分子的不懈探索和推动下,中国文化相继实现了从传统文化到近代资产阶级文化、从近代资产阶级文化到新民主主义文化、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转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通过领导文化建设,不断开辟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局面。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变革和转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文化建设事业的胜利发展,不仅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7.
城镇和乡村就业问题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客观上要求城镇不断拓展就业领域,以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压力.同时,更要挖掘农村内部潜力,实现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必须用城乡就业一体化的思维,去谋划解决城乡的就业问题.这也是贯彻统筹城乡就业思想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笔者利用在7个省市的调研数据,利用离散选择模型分析农民工参与就业培训的影响因素;同时,运用平均处理效应估计方法,考察参与就业培训对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影响。分析结果说明,就业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民工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但这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营利性培训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市民化是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力。近几年的数据表明,进城农民工占城市经济人口比例和城市第一产业变动没有呈现出相关性,与第二产业变动呈现出负的中度相关,与第三产业变动呈现出正的中度相关。制定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应针对农民工在城市不同产业的分布状况而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0.
对于国家治理的科学内涵与实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把握.首先,三中全会精神是解读国家治理内涵及其本质的突破口.国家治理借助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机与突破口全面展开,我们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国家治理的内涵及实质.其次,社会制度是把握国家治理科学内涵及其本质的根基.社会制度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因而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治国理政的方针.最后,基本国情是理解国家治理内涵及其本质的依据.只有紧紧抓住我国正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们才能在对依据的深刻把握中加深对国家治理科学内涵及实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