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克纳与沈从文都是二十世纪伟大的乡土作家.他们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故乡为背景来进行创作的。乡土是他们作品中最重要的主题.理解了这一主题就可以很好地解读这两位作家及其作品。文章通过对他们乡土主题的比较,分析他们乡土观的异同.并进一步探讨乡土主题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霍夫曼是德国19世纪初最具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大陆的霍夫曼研究相比德国和其他欧美国家而言是相对滞后的。大陆的霍夫曼研究文献按内容可分为3大类,分别评述作家、作品和作品的传播,并有如下4个特点:1.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霍夫曼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2.扎堆霍夫曼代表性的中译作品;3. 较多关注其作品的二元对立性而忽视其他特点;4. 研究理论和视角亟待扩展;5. 研究者从德语专业扩大到了比较文学专业。针对这些研究特点进行了原因分析,期待能给研究者以些许启迪。  相似文献   
3.
评论界对于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主题,有过三种意见:一是表现意志与命运的冲突;二是表现“恋母情结”;三是表现“神法崇拜”与“乱伦禁忌”。笔者则认为,索氏的目的,是借神话故事表达他维护民主法制、反对独裁专政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4.
重谈"重写中国文学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上世纪 80年代末 ,有人提出“重写中国文学史”的主张 ,“重写”遂成为中国学界的热点话题。十多年过去了 ,我们看到了许多重写的《中国文学史》 ,从中仍可以看到“重写”中存在的理论盲点 :即主要从政治历史及文学本体的角度思考“重写” ,并没有看到今天文学史最大的问题所在。重写的文学史依然是某种“话语霸权”影响下的产物 ,是“残缺”的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应补上“现当代文言文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这两个残缺 ,这不仅是文学史写作的需要 ,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需要。我们的目的是要倡导“多元共盛”的观念 ,“多元”才是催生文学繁荣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张天翼与狄更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天翼是中国著名的讽刺小说家,其小说从创作观念、人物塑造和幽默讽刺风格等方面都体现出了狄更斯对他的深刻影响。同时,他又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在坚实的民族文学的地基上,实现了对狄更斯的超越。张天翼正是在与古今、中外的对话中,有效地吸取了各种营养,才使他的创作既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活的现代性。他对狄更斯的成功接受,为我们接受外来文学和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学翻译在跨语言的文学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最高标准是"化".由于语言、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原作进行文化过滤,使文学翻译无法实现彻底和全部的"化".正确认识文化过滤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译者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学翻译中的"化",也对我们以何种态度来面对外来文学和文化具有借鉴意义.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的三个中译本为我们认识文学翻译与文化过滤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学教育在强调以知识为本中逐步走向突出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通识课程设置是为通识教育的目的达成服务的,通识教育之所以成为高等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是因为它会影响学生素质、教师教学质量等学校整体素质的提高。下面本文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福克纳小说的表现手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克纳小说集众家之长而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以复合型意识流为主体的多元化表现手法,包括意识流、现实主义、象征隐喻、多角度叙述和赋格曲的运用等。这些表现手法在福克纳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和所处的地位又有所不同:意识流是主体,表现着作家创作的主题;现实主义是对意识流手法不足之处最必要的补充;象征隐喻使作品主题得到升华;多角度叙述和赋格曲的运用则增加了作品的厚度,增强了作品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在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其重要核心任务.那么如何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呢?结合自己的教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平时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习惯 1.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提问的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西方文论话语"中国化"是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不可或缺的一环。西方文论话语的"中国化",不是移植西方文论话语来替换中国的文论话语;而是立足于当代,以中国传统文论话语为本,借鉴、吸收、利用西方的文论话语来补充、丰富、更新中国传统的文论话语。时代已经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实现西方文论话语的"中国化"提供了可能性;人类共同的"文心"、"诗心"是西方文论话语"中国化"的基础;历史已经证明"他国化"是一个普遍的规律。王国维、钱钟书的成功经验为西方文论话语的"中国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