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统计学   4篇
  2016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美国的交通运输统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支撑和引导作用。进入新世纪,我国交通运输业面临着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历史任务,在此过程中,在现代信息社会的宏观背景下,交通运输业每一步的健康发展,上至国家层面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制定,下至区域层面的交通运输规划乃至企业和个人的决策,都越来越依赖于充分、准确、有效的交通运输统计信息,尤其是我国的交通运输经过一段时期的超速发展后,进入到注重形态建设与功能建设并重,强调量的建设向量与质并重的转变阶段后,充分有效的交通运输统计信息更是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拟通过对美…  相似文献   
2.
交通运输统计的国际比较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我国交通运输统计的发展现状分析入手,通过比较国内外的交通运输统计差异,分析了我国交通运输统计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我国交通运输统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高速公路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包括人口总数、GDP、人均收入等8项指标在内的高速公路与社会经济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了适用于相对有效性评价的DEA分析模型。利用DEA模型对陕西省进行了实例应用,分析得出人均收入、公路货运周转量过低等因素是导致陕西省高速公路与社会经济协调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这一应用结果表明,采用DEA模型评价高速公路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能保证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客观性,并能识别出决策单元无效的原因,本模型可为高速公路建设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陕西省相关统计数据,计算了2005~2013年陕西省交通运输业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碳排放量,通过构建LMDI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运输能源强度、运输结构、交通运输业发展水平对陕西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认为,运输能源强度的提高抑制了陕西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的增长,运输结构对陕西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增长的贡献力度不大,陕西省交通运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是影响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运输经济核算是运输统计分析实践与研究中最为薄弱的项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运输网络的完善,社会各方越来越需要运输经济核算为其提供更为全面、完整的信息,而以往的运输核算存在着核算范围界定欠准确、结果过于笼统、核算内容不完整等缺陷.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文章提出采用运输卫星账户的方式对我国进行运输经济核算,并从运输业范围划分、核算表格框架、自营运输数据来源、分析指标等方面构建了我国国家运输卫星账户框架,为我国运输经济核算提供了框架平台.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各因素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文章构建了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通径分析模型.模型引入了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占比、能源结构、交通发展水平等影响因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求得通径系数,并对影响因子间的相互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实例应用结果显示: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交通发展水平的提高.交通发展水平对碳排放产生正向影响达到0.9883.结果表明模型能描述影响碳排放量的各因素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7.
区域产业特性与区域货运需求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区域产业特性与货运需求的内在联系出发,探寻区域产业特性与区域货物运输需求变动间的规律,并以此建立数学模型,利用SPSS软件进行实证数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货运需求可以用第二产业规模、结构、集中度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反映,货运需求与第二产业规模、集中度成正比例关系变动,货运需求与第二产业结构比重成反比例关系变动。  相似文献   
8.
为了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对陕西省碳减排政策设计提供决策依据,选择能源消费、生产链、消费需求视角,基于2007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采用IPCC碳排放核算方法和EIO LCA模型分别测算陕西省2007和2012年30个细分部门的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构建碳减排效应模型分析各细分部门的2007和2012年的碳减排变化。结果表明,直接碳排放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基础性能源部门的碳排放量较高;间接碳排放中,建筑业、其他服务业隐含碳排放量较高,而“流出”间接碳排放对最终需求引起的碳排放贡献最大;在碳减排政策设计中,上述部门应该成为碳减排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