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2篇
  免费   528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481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851篇
人才学   117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725篇
理论方法论   339篇
综合类   3189篇
社会学   438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207篇
  2023年   953篇
  2022年   415篇
  2021年   598篇
  2020年   473篇
  2019年   392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科学美德     
科学的特殊之处,就在于科学实践的美德态度.如果没有一种态度,我们所拥有的科学内容、知识、理论及其方法,就没有意义,甚至不可能出现.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不仅在于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把握了对科学思想理论的分析能力、实验技能,更在于他们还具备了特定的科学美德.这种美德源于严格的科学训练和健康的科学文化.只有通过科学共同体长期的教育或规训,这种美德才能内化为科学家活动的一种文化习性.  相似文献   
2.
师生关系处理往往是高校教育中非常关键的问题。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相较于其他师生关系,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以及复杂性,对其进行探讨显得很有必要。本文基于此,以导师和研究生关系为例,探讨二者的师生共同体搭建的发展阻力及路径构建对策,强调了师生共同体搭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4.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终结了中国被外族侵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复兴之路.抗战的胜利充分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捍卫了民族自信心,使民族精神得以弘扬,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这些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的坚实基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发奋图强、积极进取才能振兴中华,只有团结一致、和衷共济才能取得胜利,只有保持警觉、增强实力才能防患未然.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中国"一词具有地理的、民族的、文化的、政治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认同亦指向这几个维度,它们常常交织混杂在一起,互为因果、密切关联,在历史上因时因地因族而异,在不同情势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交叠性"。清前期从努尔哈赤到乾隆时期的"中国"意识和"中国"认同在统治者深入思考夷夏问题和正统问题中不断强化,"中国"一词的"国家"内涵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清人国家认同的自然符号。清前期的"中国"意识和"中国"认同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认同形成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为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做好了历史准备,为中华民族在近代实现整体认同提供了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6.
儒家"礼治"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敬民""尚仁""贵和"是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在地传承了儒家以民为本、以仁为怀、以和为"魂"的"礼治"思想。中国共产党从儒家"礼治"思想汲取智慧养料的同时,又用现代性的观念赋予了新的时代意涵。具体表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儒家"礼治"思想中有关"敬民"的对象范围、"尚仁"的取舍之法以及"贵和"的践行之道。  相似文献   
7.
8.
9.
新闻报道     
《老人世界》2020,(1):F0002-F0002
习近平会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于2019年12月16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受表彰代表,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希望他们珍惜光荣历史、永葆政治本色,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刁生虎  王欢 《南都学坛》2022,42(1):46-51
《史记》民族书写体现出司马迁已初步产生了将天下各族视为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体现在创设少数民族专传的民族传记书写、主张少数民族与华夏族祖出一脉的民族同源书写、倡导和平处理民族纠纷的民族关系书写等三个方面.司马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两汉大一统格局的完成与巩固、家国一体与和合大同的儒家观念以及著家本人的著史意愿与品格三者的交互作用下生成,影响深远,促成了古代中国多民族友好大家庭的建构以及当代中国各民族大团结大融合局面的稳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