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45篇
社会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德国纳粹党是在魏玛共和国怀抱中孕育成长起来,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危机中以合法手段上台执政并建立起法西斯极权政治体制。魏玛宪法虽然是当时较为民主的资产阶级宪法,可是存在着不足,其缺陷为纳粹党上台执政提供了法律依据。缺少稳定的资产阶级政党的支持也使魏玛共和国基础不牢,作为年轻的民主共和国执政者缺少政治经验和在复杂的斗争情形下所犯的一系列重大错误最终导致了法西斯极权体制的确立。  相似文献   
2.
关东军军马防疫厂即关东军第一〇〇部队,作为一支秘密细菌战部队存在了约十年之久,它与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性质相似、关系密切,是日本细菌战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日本天皇、参谋本部、陆军省、关东军、各级兽医学校及马疫研究处等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体现了日本从上至下有预谋、有组织地进行细菌战,可视为国家犯罪。该部队所从事的细菌实验鲜为人知,由于相关文献、档案付诸阙如,对该部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本文旨在梳理一〇〇部队的历史沿革、组织编制、部队规模、实验任务、覆灭消亡。通过解析、研读史料,证明该部队积极准备对苏联进行细菌战,为此进行多次大规模动植物细菌实验,亦秘密开展人体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章鲁生 《百姓生活》2011,(12):60-61
二战时期,纳粹德军的队伍里,有一支名为“自由印度军团”的部队。虽然该部队在二战中改换过名称,并被多次调防,但因战斗力太差和军纪涣散,依然被其他纳粹部队视为乌合之众。视“雅利安人血统”为纯正血统而鄙视其他种族的希特勒,为何会接纳这支印度军团呢?  相似文献   
4.
理想主义往往让人联想到伦理学的至善,但理想主义者却往往由于对自己理论和道德的过分自信、对理想社会的过分执著而表现出对他人的不宽容,从而演化出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暴力事实。法国大革命和德国纳粹为我们提供了绝好的案例来思考二者之间的悖论。  相似文献   
5.
章鲁生 《东西南北》2011,(22):59-59
尽管同盟国方面有充足证据.二战结束后。可可·香奈儿却没有像其他与纳粹来往的法国名流一样遭到逮捕和审判。据传,这是英国首相丘吉尔暗中干预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张文智 《东西南北》2012,(15):68-69
希姆莱、戈林、葛斯、胡斯……提起二战时期这些让人毛骨悚然的姓氏,人们至今依然心悸不已。这些曾给数百万家庭带来巨大灾难的姓氏,会给他们的后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食品还处在发展的初期,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它可能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有必要在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前进行人体试验。那么,转基因食品人体实验能够得到伦理辩护吗?本文通过正反观点的论证与分析认为,转基因食品的人体实验是对公众的身体健康负责的必然要求,可以得到伦理辩护。  相似文献   
8.
在如何再现纳粹屠犹事件上,海登·怀特的相对主义思想不是一种绝对的相对主义,而是以历史事件的客观性与人类的道德判断、主流意识形态为边界。一方面,设定一个边界有助于我们认识真相;但另一方面,边界是把双刃剑,它在揭示一部分真相的同时也会遮蔽另一部分真相。正因如此,才会有汉娜·阿伦特的"越界",超越自己的民族身份、公众的道德评判标准、意识形态,重新去追问纳粹屠犹的真相。从"边界"到"越界"的转变本身就需要也在证明着一种人类的独立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9.
《音乐之声》背景:《音乐之声》是根据自传小说《冯托普家族的歌手》改编的。剧中天性自由,不受繁文缛节约束的美丽修女玛丽亚,奥地利美丽的阿尔卑斯山坡,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以及反纳粹、追求自由的勇气,打动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心。其中,表达玛丽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轻松愉  相似文献   
10.
自18世纪起,居住在美国的犹太人一直积极响应号召去帮助其他犹太人。他们意识到,他们拥有共同的过去,当别的犹太人发出号召时他们应有所回应。然而,对于20世纪30年代纳粹党对欧洲犹太人大规模的迫害事件,他们并没有准备好如何去应对纳粹带来的灾难。究其原因,主要有:美国犹太人严重的涣散状态削弱了他们的力量;美国国内强大的反犹主义和孤立主义势力的存在让他们有所畏惧;美国犹太人对罗斯福总统过分的依赖使他们很难在外交上向总统施压;美国犹太人对纳粹的认识不足。可以说这一时期美国犹太人对纳粹反犹的反应是一种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