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139篇
社会学   103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集中展示了习近平青年时期里的知青故事,反映了他"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向群众学习、爱读书,勇敢担当、无私奉献,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挑战、乐观向上"五种青春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加强他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要深入了解习近平知青故事内容,准确把握青春精神内涵,把其与慕课、微电影等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糅合理论和实践创新教育内容与方法,以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我们的青春热血、理想和追求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祖国的广阔天地。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陆续返城时,我们这些当年热血沸腾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们一下子成了城市里安家立业的困难户。最令人感到不平和辛酸的是,都已人到中年即将步人老年的我们,如今上有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小孩需要念书,可由于下乡插队农龄不算工龄,我们的工资级别、住房、培训、福利待遇等都将从零开始,这就使我们陷入经济困窘之中。下乡的农龄算不算工龄,这个问题解决与否,直接影响数千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知青有1700多万)及其家人的生活乃至生存问题。在这种情境下,我与几十名知青战友找到当时就职于湖南株洲湘江机器厂办公室秘书的肖芸(她文采很好,曾在湘潭地区乡下插队时曾担任过连队秘书,尤其擅长撰写反映知青生活、思想情况的报告)商议,恳请她代表大家就农龄问题给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写一封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血色黄昏》反映生活的真实性、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以及独特的表现风格三个方面,对小说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杨敏 《今日南国》2006,(12):13-15
一项政策正在催生新一波中国知识分子下乡热潮。2006年7月,乡镇一级将迎来2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这项由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八部委联手出台的“三支一扶”计划(支教、支农、支医、扶贫),预计在今后5年时间为中国乡村输送10万知识分子。这一次政策之手的挥动,使得上世纪90年代以来零星的知识分子下乡热骤然升温,新一轮“知青下乡”终于从胎动状态走向有声有形。当“三支一扶”队伍还处于预备状态之时,北京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与湖北“资教计划”已经先行将平静的大学校园搅动起来,“上山下乡”无疑让2006年成为一个“大热”年份。  相似文献   
5.
阶段性地离开城市的青年越来越多,他们自觉自愿地上山下乡,成为现代城市青年中的别样生活方式。在社会选择多元化的今天,许多城市青年躲开城市化的“压迫”,来到偏远山区或基层小镇,开始自己独特的青春体验。寻找回归内心的感觉“典型的都市女郎”,在深圳一家报社工作的李湛如此评价自己。去年4月,这个都市女郎从繁华的深圳来到云南国家级贫困县宁蒗当起了小学教师。和许多当代城市青年一样,李湛觉得自己的性格有两面性,既狂热地喜欢城市丰富的物质,同时也厌恶城市工作的紧张和生活的繁复,所以,她经常去旅游以放松自己,云南是可以让她心灵得…  相似文献   
6.
知青创业队     
尚志应 《山西老年》2014,(12):16-16
1974年,我高中一毕业便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报名上山下乡。可能是我读高中时当班长的原因,一下村我便被组织指定当了该知青点的负责人。由此,我又成了30多名知青组成的大家庭的"小当家"。  相似文献   
7.
征稿启示     
1.2013年本刊"共同关注"板块新开辟"知青岁月"专栏,欢迎曾有这一特别经历的知青朋友投稿。来稿要求故事性强、可读性强,文字在2000字以内,并配照片一至两张。来稿请注明"知青岁月"字样。2.2013年本刊"文史丛林"板块新增"经典背后"和"档案解密"两个栏目,"真情人生"版块新增"舞台人生"  相似文献   
8.
50年前的秋天,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33个知识青年,先是乘坐火车到了榆次的东赵,后又由马车拉到了一个叫训峪的地方,也就是电影《老井》创作的原型地,从此开始了我们的知青生涯。训峪村缺水,每天天不亮,庄户人便排了长长的队,挨个儿绞动着辘轳,全村的几百口子庄户人和那些大大小小的生灵全靠这辘轳井里的水。训峪村的人们住在窑洞里,有石窑,有砖窑,大部分是土窑洞,出门没有几步便是沟沟梁梁。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青年要从时代所呼、国家所需、人民所求的视角,深刻汲取习近平同志七年知青经历的实践养分,从习近平同志关于青年的论述中领悟青年成长规律、感悟一心为民情怀、体悟人生前行方向,形成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奋斗精神、生成学习自觉的践履之路,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0.
《日夜书》和《修改过程》通过对知青的生活史叙述,审视了知青一代的命运与思想。韩少功以复杂的文本和叙述回应复杂的一言难尽的生存现实,他自觉远离80年代以来知青叙述的叙述成规,表现对已成定势的80年代历史记忆的重审和批判,从而将思考延伸进当下纷繁复杂的时代命题中,体现出犹豫不决和一言难尽的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