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成才与就业》2011,(13):126-127
“三支一扶”是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的简称。上海从2006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招募一批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及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限一般为2年~3年,服务期满后,这批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可享受一定的优惠。“三支一扶”的招募对象主要是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外省市高校上海生源应届毕业生。  相似文献   

2.
三支一扶计划一经推出就引发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并在宏观层面上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意见,然而在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中,仍存在着认识偏差和政策梗阻,有必要加以澄清和理顺。  相似文献   

3.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历来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为我们党制定了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正确政策,并指出这“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二十多年来,我国知识分子的队伍已由一九五七年的五百万左右,发展到现在的两千多万,一支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新部队已经初步形成,这是毛主席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沛县把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和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作为稳定低生育水平、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措施。从提高女孩户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入手,启动政府、各部门和社会三方力量,建立了“关爱”工作的导向新机制,以求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一是启动政府资金,落实法定奖扶救助政策。在落实省、市奖励扶助制度的基础上,对农村年满40周岁的一女户和计划内双女户提前进行奖扶,奖励扶助金由县、镇两级按37比例分级负担。2005年3月在县、镇两级分别建立50万元、10万元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公益金,救助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5.
蔚然本名爱新觉罗·蔚然,原本是一个普通的白领。1991年他替同事到甘肃下乡,那个贫穷的村庄为了招待他,全村人你一分他两分地凑了11块钱,买了两斤肉。2006年,蔚然开始了“万村行”的计划,打算用25年时间骑车走访全国至少1万个贫困的村庄。农村行走刚刚开始,他就被人民网评为“2007最具社会责任十大博客”。  相似文献   

6.
2004年我国出台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相对于我国之前实施的社会政策,该政策具有机制创新、理念创新和程序创新等创新性特点,并在实施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根据实地调查的分析,得出“奖扶制度”仍存在覆盖面不广、养老支持力不大、政策可塑性差、政策风险大等问题,从而也影响了政策在当前的生育导向作用。因此,提出将“奖扶制度”并入“新农保”,建立“三权分立”的新制度,将能有效避免奖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挥政策功能。  相似文献   

7.
论大革命时期中共知识分子理论的创立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理论的初创时期,在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过程中,从“一大”到“三大”,中共对知识分子群体尚处于认识阶段,对从中国式环境和“欧风美雨”中产生的知识分子进行了认真分析,并首次提出了吸收知识分子的主张。从1924—1925年,中共知识分子政策已发展至初步完善阶段,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第一次把知识分子划分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并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了他们对革命的态度,标志着中共知识分子理论的初步形成。另外,中共在组织发展和建设中基本实践了知识分子理论,从而使许多知识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党的领导岗位,在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斗争中起到了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8.
知识分子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政策。本文通过对十年建设期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中“左”倾错误的回顾,揭示了党在对待知识分子政策问题上发生“左”的错误的原因,从中总结了经验、教训。回顾这段历史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中“左”的错误,对于党在新时期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正确解决知识分子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推进农村社会良性发展的视角分析资本下乡对“三农”发展的影响机制,资本下乡存在政策推力、农村拉力和内生动力三重生成机制。政府层面对工商资本的角色期待是促进农村发展,但研究发现遭遇资本下乡的村庄却出现阶层再造、农业质变、村庄虚化以及“三农”发展“内卷化”的意外后果。资本下乡的实践运作逻辑背离政策文本愿景的根本原因在于工商资本作为一种外来的组织方式侵入村庄,排斥了结构松散的农民,消解了村庄内生力量,因此要摆脱“三农”发展的结构性困境,必须建立多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组织,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将工商资本纳入农村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0.
政权下乡与知识下乡是民国乡村两种有代表性的、不同以往的发展路径,也是中国乡村治理前所未有的变动。政权下乡是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进行的全面改造,以国民党政权发动的县自治运动为代表;知识下乡主要指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社会力量所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政权下乡与知识下乡各有其局限,在实践中需要发挥各自优势,处理好下乡过程中的制度与政策设计、对权力的监控以及向基础型权力的转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远柱在《理论月刊》2007年第11期发表“毛泽东知识分子观的科学内涵”一文认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知识分子观,从而开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局面。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以及知识分子的团结、利用、改造政策等方面的思想构成了毛泽东知识分子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的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中国“两会”将建设中国新农村作为未来十数年国家新发展的重大方略,这是自1982年党中央提出解决农村问题以来的一次重大飞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性的科学措施,只有通过实施三项机制、实现“一稳双增”、落实支农政策、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以及分类指导等具体行动,才能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别扩大、农村社会发展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知识和人才问题,实际上就是知识分子问题。我们党历来重视知识分子问题。早在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一文中指出:中国革命“没有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并制定了一系列争取、团结知识分子的政策,因而吸引了大批知识分子直接参加到革命队伍中来。他们在困难的年代里艰苦奋斗、浴血奋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2006年8月6日,温家宝总理为季羡林先生庆寿,称季先生“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和良知”。温总理此举,体现出对知识分子的尊重,然而,由此而引发人们更多思考的是:中国现在到底还有多少这样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是以“士大夫”状态存在的 ,一身二任 :既为政治负责 ,又为文化考虑。随着近代社会的专业化 ,近代知识分子转型的历史任务之一即是与政治分离 ,回归文化本位。本文主要考察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现状对这一过程的影响以及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角色认同”过程  相似文献   

16.
2006年8月6日,温家宝总理为季羡林先生庆寿,称季先生“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和良知”。温总理此举,体现出对知识分子的尊重,然而,由此而引发人们更多思考的是:中国现在到底还有多少这样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一贯重视知识分子问题,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多次就知识分子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恢复、制定和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解决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主要表现在:一、否定“两个估计”,平反昭雪知识分子中的冤、假、错案,为确定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铺平道路。1971年,姚文元和张春桥在起草《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时塞进了如下两句话: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  相似文献   

18.
培训团队建设是实施“国培计划”的基础工程,是保证“国培计划”实施质量的关键所在。“国培计划”培训团队建设政策是引领“国培计划”培训团队建设实践的重要依据。以2010-2019年“国培计划”培训团队建设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工具与政策要素的二维分析框架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国培计划”培训团队建设政策经历了“建章立制”(2010-2012年)、“稳步发展”(2013-2014年)、“精准推进”(2015-2019年)三个阶段,呈现出政策工具差异化、团队成员多元化、运行机制精准化等特征,同时也暴露出政策工具运用失衡、团队建设目标不清晰、相关政策难以有效落地等问题。因此,“国培计划”培训团队建设要注重优化政策工具结构、明确团队建设目标、坚持因地因时制宜,进一步提升政策的长效性、持续性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必须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这就要大力发展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造就一支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并充分发挥现有知识分子的积极作用。为此,中央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大力落实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然而,至今在一些同志的头脑里,对知识分子仍存在一些糊涂观念和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是我党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之一,他在五十年代初期至六十年代初期发表的三篇关于统战与知识分子问题的重要文章,为知识分子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首先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份”的著名论断,深刻论证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科学技术、科学知识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作了充分肯定,对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有“导夫先路”、开启先河的作用。周恩来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始终关心、爱护、信任知识子,满腔热情地支持和帮助知识分子的进步和提高,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为我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