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50篇
社会学   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中 《青岛画报》2015,(4):86-87
3月15日晚,具有西班牙风情的《卡门幻想曲》从吕思清的琴弦上缓缓流淌开来,其精细绚丽的演出风格再次博得了家乡乐迷的热烈追捧。作为岛城音乐艺术领域的双璧,吕思清和王亮联袂献艺,开启了青岛交响乐团2015年音乐季的大幕。同期,青岛话剧院、青岛歌舞剧院等本土艺术院团也公布了全年的演出计划。又一年的演出季大幕开启,好戏连台登场啦!交响乐团,"大师"坐镇2015年青岛交响乐团的演出分为音乐季音乐会和室内乐音乐会两大板  相似文献   
2.
《安提戈涅》堪称戏剧哲学,它通过新国王克瑞翁颁布禁葬令、把葬礼置于政治的监管之下所引起的广泛冲突考察了政治这个属人的事物,从而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古代希腊时期的政治哲学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观察和对殡仪馆工作人员的访谈,描绘了天津市城市内部现有的国家规范框架下葬礼仪式的具体过程以及附着在这个框架下的民间习俗的现状,试图通过对国家规范框架下的“正式”葬礼仪式及与其相对的“非正式”仪式——家庭告别仪式的程序形式的简略描述,展现在城市中普通个人的葬礼基于公共环境和家庭环境不同场景所采用的不同仪式过程。这是民间习俗对规范仪式的补充,同时也是“正式”规范对这种“非正式”实践的通融和消化。在描述现状之外,作者试图讨论蕴含在葬礼仪式中,不同死亡个体的葬礼仪式形式、规模及参与者等方面的区分所展现出的一种社会对死亡个体生前所处社会结构地位的认同,这种认同不仅反映了仪式所处社会背景的秩序和结构,也强化了这个社会的秩序和价值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奉安大典是现代仪式政治的典型案例。为了突出孙中山的独特地位,国民党采用了“党葬”而非“国葬”的名义。典礼的组织架构可谓“党治国家”体制的缩影,典礼的宣传则体现了自上而下系统灌输领袖崇拜的努力。奉安礼节极其繁杂,场面极为盛大,“党葬”气氛空前热烈。典礼本身的成功,显示了国民党人对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和现代宣传手段的谙熟。但普通民众和上层社会的异议,表明“党治国家”的社会凝聚程度还很不够。  相似文献   
5.
自汉迄唐,皇帝死后葬期长短不一,北宋一改旧观,恢复了“天子七月而葬”的儒家礼制;山陵役夫情况,正史中讳莫如深,作者从《金石萃编》等书中找出了有力证据;对山陵耗费,文章特别注意到“间接花费”和“山陵维护”等为常人所忽略的问题;嗣君为什么大建山陵?本文亦有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梅县城北镇月影塘丧葬习俗的调查,在更大的范围内将其与中国丧葬仪式研究联系在一起.丧葬仪式体现的历史连续性及其变迁与传统的再造,体现了国家与地反社会的互动.传统葬礼与主张丧事简化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葬礼本身的程序及仪式的展演上,其基础是特殊的观念或动机.月影塘客家村民将举办葬礼看作维护面子、提高身份和报答恩情的途径,强调葬礼对于村民履行道德义务的重要功能,表明“客家”农村葬礼对于道德、身份及其再生产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7.
1971年,宋子文在美国旧金山去世。当时正值中美外交开始解冻,美国总统尼克松认为,宋子文的去世,恰好可以提供一个将美国的宋霭龄、大陆的宋庆龄和台湾的宋美龄齐聚美国的机会。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尼克松可以大大促进中美两国建交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何以"当大事"--双凤村丧葬个案的人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意义框架和社会互动模式之间的不和谐来解释一些仪式中的矛盾冲突的分析方法是极具启示性的。这种分析是对一味强调文化的平衡系统、社会的内部稳定以及永恒的结构从而难以理解急剧变迁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的功能主义的超越,是人类学话语空间扩展。土家族山寨双凤村的一个充满了种种冲突的葬礼,则凸显了文化以及社会内部的矛盾因素是造成社区生活冲突的更为内在也更为重要的因素。仪式的举行还表明了遵守传统规则的必要性,而作为一种实践活动,遵守规则还意味着制定规则以及改变规则。  相似文献   
9.
在村里,"郝"并不是大姓,只有我们一族,上上下下不到五十口,但我爸在那里算得上一号人物。我妹妹出生后,爸妈都从各自单位辞职出来单干。打了一年多散工后,我爸开始在镇办企业做采购员。1983年,国家经济改革如火如荼,采购正当其时。采购员是个统一的名号,干的活儿里也包括推销。我爸推销的是一种陶瓷配件,他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第一年的业务提成拿回家,吓得我妈以为是在做梦;第二年起了房子,邻居们看着地基说,郝老三是要把镇政府搬到家里来了;第三年建成了自己的工厂。村里人说他有本事,十里八庄都听过他有钱的传言。对找上门来的人,他也都尽心尽力地帮忙。有点奇怪的是,我爸的亲兄弟有5个:大爷、四叔、五叔不太打电话,倒是婶子大娘还有堂哥们联系勤些。老二,就是我的二爷,年轻时和老婆吵架,一气之下留下一纸休书和一句"不得大出息定不归家"的豪言壮语,离家出走,30多年音信全无。二爷走的  相似文献   
10.
失落的版图     
我平生参加的第一个葬礼,竟是母亲的葬礼。今年3月的一个下午,我照例完成了一天的写作,心里莫名地生出一阵微痛的思念。我通常是在这种思念之痛突然发作时,一把抓起电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