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15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54篇
社会学   48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命题,如何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建设新农村,长葛市结合实际,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理念、统筹规划、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张连华 《中华魂》2008,(11):62-63
近几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地方只注重硬件建设和环境的改善,而对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培养、使农民尽快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这一带根本性的问题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水平。因此,着力提高农民的素质,乃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关注三农、关心农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我们创造性地实施了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秀美农村”为主要内容的小康村创建工程,探索了一条在经济欠发达、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我市现代化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区面积从1998年的16.5平方公里扩大到2001年的32平方公里,各镇、街道工业园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都是以征用农村土地为前提,据了解,从1998年至今,全市共征用土地近5万亩。那么,土地被征用后,那些少了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农民,又是怎样地生活和工作呢?为此,我们以问卷的形式走访了1999年以来土地被征用过的10个镇、街道的18个村,共68户农户,以了解土地被征用后农村土地征用费的分配、使用,农民对征地的看法及征地后对其生活…  相似文献   
5.
6.
7.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已颁布实施,其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效用大小标志着该制度成功与否。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在变迁过程中,尽管会发生一系列的变革成本和运行成本,但新制度的效用是无法替代的,它促使了社会总财富的增加。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文化以改善农村制度大环境以及完善该制度的监督机制与惩罚机制是新制度发挥效用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也见证了我国乡村社会的“集体缺失”。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现实需求,呼吁“找回集体”,各地也纷纷在探索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载体的集体再造道路。山东烟台X村推行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是这些探索中比较成功的案例。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虚拟确权”实现土地流转,在保证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前提下,促成经营权向集体回归,以达成农民财产权与集体统筹的平衡,为乡村治理提供了集体经济支撑。山东烟台X村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是新时期众多党建型集体经济中的一种,这一模式为我们全面反思乡村治理中“集体回归”的意义提供了一个新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促进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和难点问题。以山东省代村为例,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解构了新型村集体经济异质行动者网络转译过程,剖析了村集体经济推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发现: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过程,是以乡村政治精英领导的村“两委”班子为关键人类行动者和土地、房屋等非人类行动者,通过行政征召、专家征召、文化征召等方式推动行动者网络形成与发展,并不断破解村民的异议与矛盾,从而达成利益联盟,构建稳定行动者网络的动态发展过程。以村民利益为核心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和村干部说服性治理工作逻辑在矛盾化解、争取村民信任与支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推动了村内民生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公平利益分配、文化权益保障等方式实现了村民物质富裕与精神文化富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一些地方衣村集体经济被忽视,甚至被瓦解。本文以广西百色地区某些县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为例,探讨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发展壮大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