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综合类   8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计量的方式从微观层面来研究多义词,即多义复合词的词义与其构成成分——语素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语素的多义性使复合词也具有多义性。或者说复合词的多义性来源于构词语素的多义性。由语素的多义性产生的多义复合词,其词义基本上可以由语素的字面意义获得。  相似文献   
2.
杨振兰 《文史哲》2007,(4):141-146
新时期汉语新词新义项的形成出现了由既有词派生和新词派生两种并存的情形,并进而形成了旧词多义和新词多义两种多义现象。新义衍生的主要模式引申和比喻在两种多义词中呈现出不平衡性,显示出新时期新义产生的某种特点和规律。有必要在定量统计的基础上对该种现象进行分析,并对其形成的原因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3.
马若飞  周清 《云梦学刊》2007,28(3):151-152
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简短的诗中往往深含哲理的复杂性和所指的丰富性。运用概念图式和空间合成理论,对弗罗斯特的短诗《雪夜林边驻足》进行探讨,可了解此诗的多义性阐释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任意观”认为,介词的不同义项之间毫无联系,介词的多个义项是一堆分散的语义项集合。通过对介词in的原型意义确定,到各义项的派生形成过程,再到各义项之间的关系的逐一解释,发现:介词in的多个义项是有联系的,其多个义项由原型意义派生形成,相互之间以原型意义为中心呈辐射分布。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分析介词多义现象更具理据性。  相似文献   
5.
多种不同的语义关系都可以进入if条件句,Sweetser提出三域进行分析;这一分析细致深入,但略嫌共性概括不足.充分条件性是if构块式大家族的背后同一理据的假设;据此,if条件句大家族分为两大构块式群,下分四小类.这个大家族是一个典型范畴,第一小类典型条件句作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语言表达形式是最典型的成员,以下各小类向着边缘成员演变,构成了一个连续统.对if条件句的理解,要通过常规推理,将从句一主句的关系补足为充分条件同其结果的关系.if条件句的多种意义最后都可回归到充分条件性,这就是各类if条件句最后都可归入if构块式大家族的同一理据.这一研究再一次表明了含意本体论的常规关系和常规推理理论在研究构块式的理据方面可能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解释多义现象的指导作用,重点论述了多义现象与 语义范畴之间的关系,隐喻、转喻对词语多义形成的作用,以及对当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作 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截取<红楼梦>中的一段较典型的对话,对其特指疑问话语的预设进行初步分析,浅论预设多义化倾向的前提下语境及词的内部语义形式的理解在话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语义歧义与语用歧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诸家学说的基础上,将歧义分割为语义歧义和语用歧义两个范畴。对二者的分割原则以及各自的定义、分类、产生条件等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由于边疆地区距离内陆较远,边疆地区人民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比例仍然较高,从而使得汉语成为他们的第二语言。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依靠彼此的有效沟通,而就沟通能力而言,词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于边疆地区的学生来说,汉语词汇的学习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学习起来也相对困难很多。在汉语的词汇系统中,多义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边疆地区学生的汉语多义词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汉语多义词具有数量庞大、系统繁复、容易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等特点,汉语多义词教学逐渐成为边疆地区学生语言教学中最困难的一个环节,因此试图从提高边疆地区学生的认知能力入手,研究一套适用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无意歧义和蓄意歧义。前者是语言结构矛盾的自然显露;后者是说话人对于语言结构矛盾的积极利用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这样的分类,能显示语言消极的一面和积极的一面,在交流中区别对待,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还从语音、词、句法、语感、情理诸方面论述英语和汉语歧义现象,说明其对交流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