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8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79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394篇
社会学   72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期待可能性理论中的主观动机是特指在异常附随情状下行为人做出某一行为时的动机。期待可能性问题由三部分构成,一是附随情状,二是心理事实即行为人之主观动机,三是在附随情状下对心理事实的价值评价。而构成心理事实的行为人之主观动机则成为期待可能性问题的核心内容。通过对行为人行为时主观动机的逆向思考、该动机"善"与"恶"的评价以及阻断主观动机合理性的分析作为司法实践中处理期待可能性案件的手段,并以此为基础思考与我国刑法体系相结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逮捕作为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其适用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关系到打击犯罪的准确,关系到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正确适用逮捕措施的关键就是确立一个恰当的逮捕证明标准,笔者通过分析域外各国逮捕证明标准的特点及我国逮捕证明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度可能性”的逮捕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3.
集中力量办大事尤其需要把握事之性质是否为公为民,大之判断是否立场正确,办之过程是否平衡兼顾,集之手段是否合理合情,否则就可能出现意愿与效果的偏差。可能性偏差的产生,究其根源是在于私欲干扰下立场有差、私利影响下判断有差、私人立场下效用有差、私心作用下策略有差。要有效纠正偏差,就需确保集中力量办大事之行为与刚性制度相结合,与社会趋势相结合,与民生感受相结合,与严谨程序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没有个性的人》是一部未完成的多卷本长篇小说,但却成就了穆齐尔作为20世纪三大心灵小说家之一的历史地位。如果以作品第三部中主人公乌尔里希与其胞妹阿加特的关系为逻辑主线,梳理作者对个人生命意义富有宗教意味的探索,展开这部“未完成的作品”呈现的所谓没有意义的结尾与没有结尾的意义关系,可以见出,在当代西方社会,科学一定程度上解构了宗教的地位,却没能替代宗教的社会和精神功能,导致现代人深陷时代精神困境。同时穆齐尔在作品中也还试图将哲学和文学这两条路径结合起来,尝试探索现代人走出个体精神困境的某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主要通过对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研究,进一步讨论哲学研究中关于认识可能性问题的何以切中的问题,进而分析出自然思维与哲学思维对于认识可能性问题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8.
自20世纪70年代吉伯德-萨特思韦特防策略不可能性定理确立后,引起了数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和哲学等诸多领域中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国内外文献中,对吉伯德-萨特思韦特防策略不可能性定理的逻辑研究还比较少。基于此,借助公理化的方法探讨吉伯德-萨特思韦特防策略不可能性定理,并形式化地给出定理的内容和证明,力图把精细的逻辑推理应用于复杂的过程分析中,使防策略投票这一过程形式化、清晰化,以期能指导人们进行合理、有效的决策活动。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6,(3):186-191
事后悔罪行为是犯罪行为人实施的一种自我救赎行为。事后悔罪行为制度存在的法理根据需要结合法益的恢复、行为人再犯可能性及刑罚目的实现程度综合衡量。它具有减免刑罚以及出罪化功能。为了能够更好地因应司法实践,结合现有立法之不足,我国可从立法模式、适用范围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伦理叙述都可以被看作伦理表现。伦理表现的道德语言是选择性的,无论何种建制性范式和日常性语言,都不可能是唯一性的。伦理表现的道德事实是建构性的,无论是实在论的客观意义情愫还是非实在论的情绪化指证,都蕴含着道德虚无的逻辑可能。至于伦理表现的道德审美,不管是道德喜剧还是道德悲剧,也都存在着诸如"道德欺骗"或"道德恐怖"的理论可能性。道德教育必须从适恰的辩证实践理性出发,小心翼翼地被当作是基于尊重并通过沟通,然后达成谅解性共识,进而获得各攸关方精神和谐的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