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美国犹太文学同美国华裔文学、非裔文学一样,是美国文学的重要一支.犹太作家们在犹太与美国的双重语境中,从犹太民族特有的历史传统中汲取养分,创造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美国犹太文学,为美国文学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一个流亡两千多年、并一直生存在异族控制中的民族,犹太人遭受了人类社会所有的苦难.因此,受难、流浪与身份问题成了美国犹太文学特有的创作主题.  相似文献   

2.
自美国犹太文学产生以来,一直备受世人关注,其不仅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犹太民族社会生活的精神产物。在经历了"第一代"和"第二代"美国犹太作家作品的平寂、发展与颠峰时期,"第三代"美国犹太作家更加注重犹太性的特征描写与宣扬犹太的伦理道德观念,进入了犹太性的回归阶段,思考犹太人身份建构的历程,无不体现了新生代美国犹太作家对于犹太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3.
美国犹太文学延续了犹太教的宗教文化精神,因而犹太性是其文学创作的思考核心。然而,作为一个没有家园的民族,美国犹太作家在美国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尤其是受文学全球化因素的影响,将其文学创作的主旨在宗教、社会和政治层面上逐渐由展示犹太民族的犹太性向反映整个人类的普世性转化,进而形成了美国犹太文学创作中的多维思考。基于上述原因,美国犹太文学中出现了三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和一大批世界级的文学大师,为美国文学、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拉比文学主要指由犹太学者撰写、以评注、法典、答问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它产生于中世纪,是犹太文学中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和形式。它的产生与犹太民族的独特历史紧密相连,是中世纪犹太文学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拉比文学首先由巴比伦的加翁开创,随后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5.
提出世界华语文学的概念,将东干文学定位为世界华语文学的一个分支,勾画了东干文学的演变历程,把民间文学与俄罗斯文学视为东干书面文学发展的两大动因,并从拼音文字、语言、文化等不同层面揭示了东干文学独特的研究价值.由于中国文化是东干文化的母体,因此中国学者具有别国学者无法取代的研究优势,中国研究者能破译东干语中的某些文化密码,在对东干语言、文化、文学的看法上,中国学者提出了与其他国家学者不同的观点,预见了世界东干学研究中中国学派形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近来澳门文学的整体风貌展现出都市文学形态日渐成熟的姿态,在创作方面,无论从澳门文学本土创作的规模上还是从题材布局上,无不显示着本土创作力量愈发坚实的趋势;文学研究方面,澳门学者和各地学者一致将目光转向了澳门文学的跨语言特征,以此论证澳门文学与汉语新文学的关系以及澳门文学特殊性所在,显示出较为鲜明的时代特色;澳门文学一贯善于从多元文化背景和丰富多彩的文学周边活动中汲取发展的养分,一年一度的澳门文学节以及各类纷繁的活动,为这座城市不断增添文艺气息。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犹太教、犹太教育和犹太民族性之间三位一体的关系:犹太教是犹太人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核心,它具有教育性的特点;犹太教育是犹太人精神和思想得以形成和保持的根本方法,它具有宗教性的特点;犹太人的民族性是犹太人千百年来将犹太教教育化和将犹太教育宗教化的共同结果.并据此指出,三位一体性是犹太人在历史上一次次地丧失家园而民族性却一次次地加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寻找自我的民族家园"是犹太民族恒定的文化母题之一,伯纳德·马拉默德的小说《伙计》对这一犹太文化母题进行了移位运用和艺术阐释。从犹太文化角度上说,承载马拉默德犹太观的小店是主人公的精神家园:莫里斯的精神隔都(Ghetto)①和弗兰克的迦南圣地。同时,弗兰克的追寻之旅体现了马拉默德在犹太文化影响下的现实主义创作策略。他对全人类追寻精神家园这一主题颇富见地的哲学思考则表明其文学创作主旨衔接了美国犹太文学中的犹太性与普世性。  相似文献   

9.
<豪门春秋>是美国现代女作家伊迪丝·华顿发表于1905的一部长篇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后纽约上层社会为主要背景,描述了一位年轻女子--丽莉·巴特的种种遭遇.犹太富商西姆·罗西德虽然只是一个次要角色,但由于其身份和民族的特殊性,在小说中却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从历史、文化和社会这三个角度出发来探讨罗西德作为一个犹太人在当时的境遇,并将其与同为犹太民族的、处于16世纪末的另一个文学人物夏洛克作一比较.西姆·罗西德是继夏洛克后又一个犹太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10.
不应忽视的文学形式--美国犹太诗歌鸟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美国犹太文学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学术界对犹太文学的评论也大多集中在小说方面.实际上,犹太诗歌作为美国犹太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圣经>时代),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犹太诗人,而且在艺术和思想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从早期的意第绪语文学传统,到20世纪的实验诗歌、社会责任诗歌、神秘主义诗歌及叙事诗;从客观主义、现代主义到学院派和前卫派,尽管其风格不同、手法各异,但所表现的主题和关注的焦点始终与犹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现实与未来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国内学术界迄今认为,犹太古典文学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即适合舞台演出的戏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本文首次对一部犹太古典戏剧《领出去》予以评介,认为这是一部雄浑、悲壮、自豪而充满自信的历史剧,它艺术地展现了以色列人出埃及事件的历史意义;其戏剧艺术主要得益于典范的古希腊戏剧,尤其是雅典的悲剧,剧作家以西结有意识地遵循舞台演出原则,把《出埃及记》中一些无法搬上舞台的叙述性语言转换成人物独白或对话,在幕、场的设置,诗韵的运用等方面对古希腊戏剧既极力模仿又有所突破,大体做到了“犹太躯体与希腊服饰”的合一。  相似文献   

12.
试图通过对贝娄的《洪堡的礼物》,马拉默德的《基辅怨》和《店员》,辛格的《卢布林的魔术师》四部小说的典型人物的分析,将美国犹太文学纳入犹太移民与宏观的移民世界及微观的美国社会的文化接触这一特定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分析犹太身份着眼于阐述美国犹太文学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异化主题及其世界化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异化是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中的一个核心主题,这与犹太民族独特的民族历史和文化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以索尔@贝娄为代表的犹太裔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对当代美国犹太人的各种各样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表述,他们作品中的异化主题不仅发掘了犹太人一贯的困惑和难题,同时也表现了形而上、世界性的人类境遇,显示了超越种族、国界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方学者对开封犹太社团史研究开始较早 ,也有系统 ,并对有关史料进行过归纳 ,先后出版过这方面的文献目录。到目前为止尚无中国学者对已有的涉及开封犹太社团的史料 ,特别是第一手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梳理 ,致使不少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学者 ,或因对此课题的研究现状不甚了了 ,或因对有关文献情况不明而感到无从下手。开封犹太社团史的主要研究文献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有关的遗留文献 ,如石碑及碑文、经书、牒谱、楹联、匾额、信件 ;二是其他中文史料 ,如正史之记载、地方志、个人著作 ;三是有关来访者的记录 ;四是《圣经》、《塔木德》目录及草图 ;五是中外学者的研究书籍  相似文献   

15.
“纽约文人”是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期活跃在纽约的一群犹太知识分子和文学批评家的统称。这个群体继承了美国左翼知识分子的激进传统,但又摆脱了老左派的布尔什维克主义,立足于文学想象与社会现实的辩证关系,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及美国本土文学进行研究,激活了富有美国特色的社会文化批评的传统。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英法文学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从马克思主义于20世纪初期传入中国以来,其文艺思想也受到国内学者的注意,相关研究持续了百年之久,研究的侧重点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阐释。其中也有学者涉及19世纪英法文学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这一话题,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品中所涉及的19世纪英法文学;19世纪英法文学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产生、形成与发展中所起作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对于19世纪英法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保罗·奥斯特(1947-)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犹太作家之一,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和评论家的注意,而这一风格的形成与其人生经历密不可分.笔者择要从犹太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法国空间理论的作用两个方面,解析了影响奥斯特创作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