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唯物史观与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之间密切相关,新时代挖掘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应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特别的着力点。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预示了民族史向世界史的转变,今天全球的现代化进程证明世界历史的趋势已经形成。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相比,无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纵向脉络中还是在人类社会整体格局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面临新的境遇,既面临定位中国式现代化在历史脉络中所处阶段的新问题,又面临应对不同文明在同一历史平台竞技的新局面。社会历史境况的转变要求唯物史观自觉应对今天的社会历史现实,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的提出是继“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之后又一重要论断,以唯物史观的共时性展开回应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新境况,同时,唯物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彼此契合、互相成就,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以独特内蕴。故而,只有立足于唯物史观,才能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文明观的深层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化百年进阶史。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在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洞察时代大势,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了领导力量和根本方向,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前提;探索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路径,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布局基础;注重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责任,致力于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科学认识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性探索,对新时代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不同于“中国的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之“式”,可以说是某种逻辑的“式”。事物之“式”使此事物不同于他事物,具有某类事物质的规定性,即事物的某种典型性。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长期、曲折和迅速的发展,我们现在正处于中国现代化历史发展中渐趋成熟的具有某种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在这样的发展点上,普遍意义上的“中国的现代化”,正在向特殊意义上的“中国式现代化”转型。中国式现代化之“式”,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关系中加以考察,就其基本涵义而言,大致有六个层面应该加以思考和讨论:(1)中国现代化的形态即形式之“式”;(2)中国现代化的活动即方式之“式”;(3)中国现代化的样态即模式之“式”;(4)中国现代化的结构即构式之“式”;(5)中国现代化的程序即程式之“式”;(6)中国现代化的规则即法式之“式”。贯穿所有这些层面的“式”之中的,是作为主体即人的目的、价值和取向。由此就形成了纵横贯通于其中的历史和逻辑的关系,需要各门科学,包括哲学的研究来揭示和把握,从而有助于引导中国式现代化主体人的认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本质上是坚持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是“走自己的路”的必然结果。独立自主作为民族精神之魂,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底色与经验总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坚持独立自主中实现“理论-历史-实践”的内涵升级和深化拓展。在独立自主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逻辑中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探索精神的历史逻辑中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在独立自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逻辑中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有利于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如何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涵盖了现代化的领导主体、发展道路、价值立场、核心主题、基本构成、文明形态等领域,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构成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到“小康社会”,再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昭示着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和世界影响。  相似文献   

6.
《全球文明史》与"世界史"概念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皮特.斯特恩斯等所著《全球文明史》中体现出来的世界史方法论和体系思想,笔者认为,“世界史”与中国史不应是对应关系,中国以外国家、地区史不是世界史,只有从总体把握世界历史宏观进程的研究才是世界史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历史学内部学科分支类目重新斟酌的建议,并结合《全球文明史》就具有整体观念的世界史的编纂学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演进历经了建设时期的早期探索、改革时期的开创发展、新时代的创新突破的历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进步所积淀的“独特的文化传统”根脉相连,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从沉沦到复兴进行浴血斗争的“独特的历史命运”密不可分,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独特的基本国情”息息相关。从概念史视角看,改革时期经历了从“中国式现代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共领导人对“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界定,既采取了排除法,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式资本主义现代化,不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不是林彪、“四人帮”所推行的贫穷社会主义;又从正面立论,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清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新时代则经历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建构和创新过程,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道路”四个关键词出发,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涵进行分析,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对现代化内涵的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对“老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对百年奋斗历史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的基础上提炼得出的重大论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目标、具体内涵、实现路径等认识的深化中不断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始终坚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在“两个结合”中塑造中国特色、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推进路径、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统一。在历史与现实、本土与世界的贯通中来理解和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内涵、新特征,对于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全景式考察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发展,既要看到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序延展,也要回望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到新中国成立期间的现代化走向。把中国式现代化置于近代以来承续衔接的整个历史进程之中,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源出于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华民族为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进行的艰苦抗争和曲折历程,肇始于新中国的诞生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朝向“四个现代化”目标探索前进,崛起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足发展,成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路径遵循与世界影响得以充分彰显。从回顾和展望的长视域看,中国式现代化正历经两个依次联通的“一百年”,已呈现出从盲从到自主、从被动到主动、从后发到引领、从跟进到创新、从自救到利他等一系列规律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是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中国方案,释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越性,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了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走出了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新路。现代化道路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呈现多样性,探索符合自身国情和客观实际的现代化道路是各国的重要课题。日本是“后发赶超型现代化”的典型,也是陷入“赶超后困境”的实例;中东国家很早就开始探寻适合自身的现代化道路,至今却依然面临物质生产、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困境;拉美国家获得独立后随即开启现代化历程,时至今日却仍处于过渡阶段,未能成功实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理论迷信,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模式,虽源于中国,却属于世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国际公共产品,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启发。2023年3月15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学术研讨会,十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意涵和世界意义展开深入交流,会后本刊组织其中六位专家撰稿,以推动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确立的“中国式现代化”命题创造了世界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已经从一种道路实践上升为一种理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具有为全球现代化提供新路径、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塑造中国国际形象的传播价值。为更好地面向国际传播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在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基础之上,讲好“人口规模庞大”“共同富裕”“精神富足”“和谐共生”与“和平发展”的故事。在传播策略上,应以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为指导,鼓励相关学术研究国际化,构建多元、立体的传播网络,推动国际传播与区域国别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一个带有原创性和独特性的命题,具有丰富的内涵意蕴。本文选取中国现代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连续性与阶段性,中国现代化的“问题”与“主义”,以及中国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几个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揭示中国现代化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阐明中国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性,也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条现代化之路体现出历史选择性、人民主体性、实践探索性及世界引领性。现代化路径体现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及主要矛盾,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是中国人结合国情自觉主动选择的结果,更是无数中国人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走自己的路”的重大选择,体现出中国人在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面前的坚韧和执着,也体现出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付出的艰辛探索,最终为人类社会发展、人类文明创造出新形态,引领世界现代化的前进方向,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4.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成功的中国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根据新的历史阶段和历史方位与时俱进地完善现代化的目标与战略,科学认识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并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中国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扬弃西方中心论的现代化模式;以系统性的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破解后发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二元对立难题。中国共产党成功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创造了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人所探索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历了一个从西化到现代化、从非资本主义现代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苏联模式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过程,其中间杂着“古今中西”之争、计划与市场之争、中国模式之争等一系列的重大现代化观念之争。从特定意义上,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观念,就是在对关乎中国现代化道路观念世纪之争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与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其历史演进中遵循特定的逻辑,即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围绕实现民族复兴的主题而展开,为中国现代化问题所驱动,受国内外现代化观念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16.
实现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但由于世界各国的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现代化模式都各具特色,主要形成了“早发式”、“后发式”和苏联模式三种典型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理论。它们有其合理性也有局限性,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理论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应围绕绿色发展理念展开,用绿色绘制“中国特色”蓝图,剖析绿色发展理念与新发展理念的辩证关系、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结构、与农业现代化的辩证意蕴,对绿色发展理念驱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绿色发展理念深蕴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并且唯物辩证法通过辩证思维把绿色发展理念具体化运用于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绿色发展理念坚定历史自信,辉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特色”,照亮世界历史和人类社会的美好前程。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世界历史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战后,实现现代化已成为不发达国家人民所追求的宏伟目标。但如何实现现代化,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非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的现代化开辟了一条生机勃勃的道路。中国的现代化不是一国的孤立事件,而是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邓小平这一理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这一理论也揭示了不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共同问题,它的基本观点、理论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即中国式现代化。那么,中国式现代化能否超越西方模式的现代化,特别是能否规避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陷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西方现代化最大的弊病在于“目中无人”,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是解放人、服务人和发展人的现代化。透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发展的现实和谋划的蓝图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它是跨越西方现代化陷阱的根本所在,保障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化险为夷”、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既面临世界现代化的共同特征“难题”,也面临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难题”。坚持巩固党的领导地位与提升党的领导能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人与自然、人与人、政府与市场的矛盾等世界性“难题”的中国新解,坚持人民民主和自我革命是破解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难题”的密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硬核”,由“硬核”内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等核心理论主张是破解世界共同特征“难题”的中国方案,自我革命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常青”提供了思想指引。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长效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