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航海过失免责的沿革,集中反映了承运人对其所承运的货物应承担的责任的归责原则或者基础。在国际海事委员会制定运输法草案的过程中,各国代表团对是否应该取消航海过失免责的意见并不统一。针对是否应该取消航海过失免责的争论,论述了取消航海过失免责对承运人的责任和义务、保险制度、共同海损制度等海事法律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立法的历史回顾和体系化角度认识航海过失免责,对航海过失免责存废的理论、实践进行探析.在目前海运格局下,航海过失免责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决定了对航海过失免责的存废要持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海商法》是否应该取消航海过失免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我国《海商法》是否应该取消航海过失免责问题 ,我国各界的观点并不统一 ,本文对取消航海过失免责对船方和货方的利益平衡、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国际的统一性和前瞻性以及我国整体利益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认为在目前条件下 ,我国的《海商法》应该保留航海过失免责 ,但从长远看 ,我国《海商法》应当取消航海过失免责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商法第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了承运人的12项免责事由,其中最后一项为概括性免责,即"非由于承运人或者承运人的受雇人、代理人的过失造成的其他原因",立法规定的抽象和理论研究的不足,使实践中出现许多争议.  相似文献   

5.
当承运人不能将一个是承运人要负责的和一个是承运人可免责的两种原因所造成的同一损失分开时,承运人赔偿责任承担原则依次经历了"瓦里斯库拉原则"、"平均分摊损失原则"的实施过程. 2009年9月由联合国成员国签署的<鹿特丹规则>确立了不同的赔偿责任分担规则--过失责任原则.<鹿特丹规则>对船舶不适航、承运人未履行管货义务与免责事项混合致货损时赔偿责任分担作了更为合理规定,这对于法官获得更为充分的自由裁量权,船货双方积极举证产生了更为有效的法律效果,同时,对于我国海商法的修订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政治、经济和历史的差异,海峡两岸对承运人航班延误的规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两岸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存在问题,航班延误内涵模糊,承运人责任限额不明确,航空延误险存在立法空白,中国大陆地区承运人的免责事由过于宽泛,承运人的附随义务模糊。对此,应明确延误的认定标准和承运人的责任限额,增加航班延误险的规定,减少中国大陆地区承运人免责事由,规范中国大陆地区承运人的附随义务。  相似文献   

7.
达标排放致污是否承担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根据不同的过失理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旧过失论强调结果预见义务,入罪门槛相对较低,达标排放致污可能成立过失犯罪;新过失论突出结果回避义务,入罪门槛相对较高,达标排放致污不成立过失犯罪。新过失论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利显著大于弊,且不会威胁到众多人的生命,不会造成生态浩劫或社会灾难的现代风险行为,才能适用新过失论。企业的排污行为基本不符合新过失论的适用条件。适用新过失论将会给司法造成困难,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企业的排污行为应适用旧过失论,达标排放致污也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民事赔偿责任的立法需要明确归责原则、免责事由以及过失相抵等问题。为保护受害人利益,交通事故中的归责原则应采无过错责任原则,但对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应采过错责任原则。在过失相抵问题上,应充分考虑受害人的年龄、损害的对象之不同予以区别对待。在加害人的免责事由上,应予以严格控制,以受害人故意为唯一免责事由。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存在诸多的疏漏及不足,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9.
火灾免责作为海上承运人享有的一项特殊权利,是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的重要内容。我国《海商法》中火灾免责条款的规定很不完善,应该对火灾免责的地点范围问题、火灾免责与承运人适航和管货义务关系问题、火灾免责的举证责任问题以及承运人的受雇人、代理人享受火灾免责的条件问题等加以明确,以弥补法律漏洞,尽快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0.
高度危险作业是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的飞速发展而出现的。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它与一般的侵权诉讼不同。因此,如何合理分配证明责任成为解决高度危险作业侵权案件的要点与难点。论文论述了该类案件中原告、被告的证明责任,论证了对此类案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阐明了加害人对免责事由的证明责任,认为不可抗力不是免责事由,并主张实行过失相抵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结婚权问题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结婚权的问题不只是一个法律问题,其涉及到诸多学科的学术问题。且目前法律条例亦有失简单笼统,操作层面上问题诸多,最主要的是伦理问题、医学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艾滋病防控问题。保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结婚权不仅能得到伦理学、医学的辩护,而且还有助于控制艾滋病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12.
孙顺华 《东方论坛》2004,(6):98-102,120
人类探索理想信息载体的脚步从未停止,文字载体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纸发明以前的"前纸时代"、纸发明以后的"纸的时代"、电子媒介出现以后的"后纸时代".考察中国文字载体的演变史,会发现新、旧载体并用的现象十分突出:"前纸时代"缣帛与简牍持续并用;"纸的时代"纸与简、帛并用了数百年;当今的"后纸时代"又出现了电子媒介与纸的持续并用.新载体之所以不能马上取代旧载体,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来源于新载体本身,新载体虽然有旧载体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但在使用中也有无法克服的缺陷;二是来源于人们的观念,人类似乎有一种共性,抛弃熟悉的东西会感到痛苦,越是文化根基深厚的人越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法律的主要功能在于禁恶,并提供正面激励,使人们积极守法.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适用可以有效的改变经济人的成本-收益结构,使经济人不因侵权而获利,不因受损而得不到赔偿,从而激励经济人作出遵循法律的选择.侵权责任原则的适用实际上是通过侵权双方当事人的责任的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和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4.
德育工作载体建设探析——兼论美国高校德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载体建设是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 ,必须在正确把握德育工作载体特殊内涵的基础上 ,对各类载体进行有效整合 ,借鉴国外德育工作的先进经验 ,充分挖掘德育工作资源 ,形成整体合力 ,推动德育工作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从事实角度而言,过失的心理构造无法容留意志要素;从规范的角度而言,意志要素既无法说明过失行为的不法性,也不能说明过失行为的有责性。因此,在应当预见的前提下,过失的成立要素在于"没有预见",无需意志要素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以来,在大众文化崛起并兴盛的语境下,传记文学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传主形象平民化""传记内容世俗化""传记形式多样化"和"传记载体现代化"等。虽然大众文化有商业化、快餐化的特点,但新时期传记文学出现的这些趋势或倾向对传记文学作品的质量本身不具有负面影响力,反之,只要因势利导,还能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社团的德育载体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 体 育社 团的 兴 起和 繁荣 ,开 辟创 造 了大 学生 思 想政 治工 作 的新 领域 和 新载 体 。高校 体育 社 团作 为德 育 载体 的主 要作用 表 现为 :有利 于 大学 生正 常的 人 际交 往 ;有利 于培 养 大学 生良 好 的心 理素 质 ;有利 于大 学 生的 挫 折教 育和 个性 发 展;有 利于大 学 生的 自我 教育 与 自我 管 理。为 克服 大学 生 体育 社 团目 前存 在的 缺 乏正 确 价值 导向 、活 动开 展 的盲 目 性与 功利 性 、组织 松散等 问 题,应 坚 持正 确的 指 导思 想 、充分 发 挥指 导 教师 的作 用 ;满 足学 生 多元 需求 ,树 立 体育 社团 的 活动 目标 ;正 确 处理 学习 与体育 社 团活 动的 关系 ,确 保 德育 载体 的 有效 性。  相似文献   

18.
历史街区动态保护中模糊美的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街区饱含着从过去时代流传下来的信息,是历史记录的真实载体,具有重大的历史和考古价值。对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是一种因地制宜的、保护与更新相结合的、长期持续的保护方式,可以塑造一种既饱含历史积淀又富有现代化风貌的城市形象。历史街区动态保护的美学价值在于其模糊美,这种模糊美可以通过协调、对比和模糊三种方法来塑造。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后,中国对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将会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国外教育资源登陆中国的惟一获准载体,其作用的发挥应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20.
归责原则问题是国际损害责任的核心内容,从国际损害责任归责原则的历史发展和发展趋向等多种角度观察,严格责任并非且不应为国际损害责任唯一的归责原则,未来的归责原则体系应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单一的归责模式是不可取的,建立一种具有弹性的归责体系不仅有助于跨越预防与国际损害责任联系问题之障碍,而且为国际损害责任制度未来的发展也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