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游客满意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子,并通过回归分析法对游客满意度评价因子与游客游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旅游基础设施、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产品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子;游客对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总体满意度评价不高;游客满意度5个评价因子皆显著正向影响游客的重游意向和推荐意向。基于此,旅游目的地应该针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子,发挥优势,弥补短板,以提升游客游览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笔者经抽样调查发现,辽西走廊旅游的游客以中青年为主,游客的文化水平较高,以散客为主体;但游客对辽西走廊各旅游要素的整体评价不高,特别是娱乐和购物要素的评价较低。通过SPSS统计分析发现,娱乐、购物、住宿、餐饮是影响旅游消费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辽西走廊在旅游开发中,要依据游客个性特征,注重游客的消费感受,优化服务项目和旅游设施。  相似文献   

3.
游客就餐管理是旅游景区管理的重要内容,就餐满意度直接体现景区的服务质量.本文以九寨沟诺日朗餐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诺日朗餐厅游客就餐各时段分配不均,高峰时段就餐拥挤,满意度不高,以及其他时段就餐游客少,就餐设施闲置等问题,结合游客游程安排实际情况,提出了采用RFID技术在不增加就餐设施的前提下,从时间维度上对就餐游客进行分流的策略.通过削峰填谷,均衡游客就餐时段,合理使用就餐设施,实现游客就餐的有序化管理.分流管理既能提高游客就餐的满意度,又能提高餐厅经济效益,还能减少由于增加基础设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域旅游的实施,旅游业从封闭的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型升级,旅游演艺项目游客感知价值、体验感受作为旅游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与旅游总体满意度密切相关,受到越来越多旅游经营者和研究者的重视。文章基于游客感知的视角,以广东巴伐利亚庄园国内首创的土楼全景剧场秀《家·源》的游客满意度问卷调查为数据源,以较高的信度分析为基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IPA分析法对旅游演艺形式、内容及服务等指标层进行重要程度、满意度方面的实证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可知,所有指标因子对总体满意度都有极强影响;满意度测评中,有3项指标未达到满意水平,需要从舞蹈编排、地方元素、交通状况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以迎合游客感知、体验感受的价值曲线,从而提升游客的总体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基础上构建智慧旅游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来洛游客智慧旅游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洛阳市智慧旅游满意度的实际值高于模型评价理论值。在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三个潜变量中,游客感知价值对智慧旅游满意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感知质量和游客预期。在影响游客感知价值的观测变量中,服务质量和成本节约对其影响最为显著。洛阳应从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电子导游建设和智慧交通管理入手促进洛阳市智慧旅游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郊型农家乐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衣家乐飞速发展,但大多数城郊型农家乐的运营状况不容乐观的实际,在归纳总结一般农家乐概念和城郊型农家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郊型农家乐的概念;进一步分析了城郊型农家乐游客满意度的构成因素及影响因素,由此建立了城郊型农家乐游客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认为,城郊型农家乐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包括“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七要素,它们是构成旅游产业结构的主体和核心,游客满意度应从这7个测量维度、22个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对提高农家乐旅游的服务质量和知名度,促进农家乐的健康长远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马蜂窝旅游网的游客游记数据为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法对碛口古镇游客感知形象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碛口古镇游客感知形象高频词以名词为主,主要反映旅游吸引物、地方、特产及当地特征等,可归纳为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氛围、旅游服务与设施及旅游体验与评价4个维度,其中旅游吸引物高频词频次数占比最高,旅游环境氛围高频词频次数占比次之,游客对旅游服务与设施的感知主要体现在住宿上,对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了深度了解和正面评价。高频词语义网络中,“碛口”和“碛口古镇”形成核心聚集区域,“李家山村”和“黄河”形成次核心聚集,外围词汇主要涉及旅游吸引物、游客评价及地方等。情感分析中,游客积极情绪占比最大,消极情绪占比次之,且主要来自旅游服务与设施、旅游吸引物及旅游环境氛围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出境游市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在世界的出境游市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途牛旅游网专注于出境游,在出境网络旅游市场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扎根理论作为质性研究中最科学的方法论,适用于研究分析出境游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在研究分析途牛旅游网游客评论的基础上,把影响出境游游客的影响因素构建为“出境前的准备阶段—旅游城市体验—旅游景区体验—配套设施与服务—游后评价”这五个维度的理论模型。同时进一步分析自助游和跟团游的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为研究中国出境游市场和提高我国入境游服务质量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旅游体验过程的游客感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客感知评价不同于一般服务业或其他行业的顾客满意度测评.按照游客参与旅游的动态体验过程,从景观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三大方面构建了游客感知(Tourists'Feedback Index,TFI)评价的概念模型和含有11个测评变量37个测评指标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定量测评方法,并在武汉木兰山景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游客感知受旅游体验全过程的影响,随游客人文特征、游览时间、游览内容和环境条件等的不同而不同.该指标体系覆盖了旅游体验的全过程,测评方法为旅游经营管理者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提升产品品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北京郊区乡村旅游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乡村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对改变乡村贫穷落后的面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只处于初期阶段。怎样使我国的乡村旅游持续、深入地发展,成为学界和业界的热点话题。以北京为例,通过游客调查,对乡村旅游服务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20~50年龄段的游客是乡村旅游的主体;2)游客对北京市乡村旅游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不高;3)影响满意度的主要要素依次是服务质量、食宿质量、交通状况;4)只要保证服务质量,游客对乡村旅游会有持续的兴趣和较高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11.
利用赫芬达尔指数和空间基尼系数,测量湖北省2005—2012年旅游产业的集聚水平,对比高铁开通前后其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的发展变化,分析高铁对旅游及相关行业的差异化影响。结果表明:2009年高铁开通以后,湖北省旅游产业的集聚水平显著提高;高铁对湖北省各旅游行业集聚水平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商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的影响程度最大;在全国范围内,湖北省旅游产业的集聚程度相对较低,且增长速度缓慢;湖北省内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不均衡,武汉、宜昌等交通枢纽城市旅游产业的集聚水平不断增强。针对目前湖北省旅游产业的集聚状况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提升城市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不仅是提高城市化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民生和增强居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以河北省实地调研为例,在考察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情况,并实证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因素后,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对商业设施、公共交通以及城市信息化的满意度较高,但对就业和创业机会、市场秩序以及经济环境的满意度较低。同时,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以及家庭特征是影响城市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要加大对三、四线城市公共服务投资力度,加快交通设施建设,鼓励绿色出行方式,稳定物价水平,扩大市场开放,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辽宁农村消费者满意度的调查,可以有效评价农村现行四种典型零售业态——杂货店、集贸市场、超市、专业店——的成长性。选址因素、商品因素、价格因素、服务因素和环境因素在不同业态中对农村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价格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大,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小。杂货店和集贸市场具有不可替代的价格优势,在农村具有一定发展空间,而超市和专业店这两种新型业态从长远看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备明显的区位、科技与劳动力、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势,但是,行政服务的高成本与政策环境的低效率、产业配套能力不强、企业体制和中介服务落后和城市知名度不高等问题,都制约着湖北承接制造业转移的进程。因此,湖北省在制造业转移的步伐和质量方面应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世界遗产珍贵而珍稀,以世界遗产为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在全国迅猛发展.然而在世界遗产地发展旅游,为遗产地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旅游者的增长迅速,旅游设施的修建扩建给遗产地的资源环境、自然环境都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以张家界为例,世界遗产地的旅游业发展对世界遗产保护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心理定位理论的三峡旅游定位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定位是对AlRise和Jack Trout市场定位理论的拓展和创新。心理定位以客户为出发点,通过直接改变客户的认知和态度,使产品在预期客户的心理上占据独特的地位。心理定位主要是改变客户而不仅仅是具体产品,指出比产品品质、特点和属性更重要的是客户对产品的感觉和印象。旅游产品因为其无形性的特点,非常适合应用心理定位的策略。根据旅游产品开发的客观规律、三峡旅游的资源条件和游客的心理预期,在三峡旅游的开发中应该采用突出三峡文化、强化三峡的景观特色和打造中国第一品牌等策略进行科学的心理定位,促进三峡旅游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地区间竞争愈演愈烈,而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其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适应能力,因此,了解现阶段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特点是乡村景区适应市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以重渡沟景区为例,对乡村旅游动机、消费行为特征、游后满意度等旅游者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乡村旅游动机有健康休闲动机、社会动机、寻求乐趣动机和业务动机;出游特点以夏季省内自驾游为主,多与亲朋好友结伴出行;消费特点为人均花费较低,停留时间较短;总体满意度和重游意愿较高;满意度影响因素主要有景区核心吸引力、旅游环境、旅游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等。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找出重渡沟景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过程中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具体管理建议,这对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乡村旅游消费者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消费情感在服务质量对顾客忠诚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服务质量通过消费情感对顾客忠诚主要有四条影响路径:一是服务质量—正面情感—口碑宣传;二是服务质量—负面情感—寻找替代物;三是服务质量—正面情感—负面情感—寻找替代物;四是服务质量—正面情感—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同时发现,正面消费情感对负面消费情感存在直接负向影响,对顾客满意、口碑宣传存在直接正向影响;负面消费情感对寻找替代物有直接正向影响;顾客满意是顾客忠诚的最重要前因变量,对重游倾向、口碑宣传、寻找替代物均具有直接影响,顾客忠诚的重游倾向与口碑宣传两变量之间存在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双低油菜产业的社会化服务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两个方面研究了湖北双低油菜社会化服务现状,首先对现有提供服务的经济主体体系进行分析,然后对各经济主体所提供的服务质量进行了量化判断,并指出目前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服务体系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