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现代汉语除直接用时间名词、时间结构表示将来时态外,还常用“将”、“要”等虚词来限定动词以表明将行事态。“将”、“要”是表将来时制的专用语法标记,它们有固定的句法格式及相关格式,虽然“将”、“要”在句中的句法功能基本相同(充当状语),但二者有明显的句法差异:否定式不同;修饰限制的结构成分不完全相同;出现位置不完全相同等。此外,“将”、“要”同动态助词“了、着、过”有一定的和关系共现规律。  相似文献   

2.
语气词在表达某种语气意义时,与各种句式的组合不是任意的,是受句法结构规则制约的,只有将语气词用于正确句法结构中,才能正确理解其所要传达的语气功能。语气词吧是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的语气词之一,因此也是留学生们掌握的重点。本文就从句法分布(句末、句中)和语法功能(表意、表态、表情)两个方面来浅谈一下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句法位置和语气功能。  相似文献   

3.
从词义、句法位置、重新分析三个方面对“为”的语法化过程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为”的语法化是“为动”双宾语句消失的主要原因。动词“为”在词义泛化的基础上,由于句法位置和组合功能的变化而最终失去其原来的动词意义和在句子的核心谓词地位,虚化成表引进服务对象的介词,从而导致其双宾语结构的消失,形成新的“介·宾·动”结构。  相似文献   

4.
汉语词汇很早就出现实词和虚词的区分。虚词大都是通过实词转变而来,通常是由于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或者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意义。本文对"却"、"了"两个虚词的语法化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描写,并从历时的角度对其演变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5.
辽北方言“嗯呢”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具有不同于普通话叹词“嗯”的用法,具有显著的地域色彩,与同类别的“嗯哪”等“嗯X”系列族词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嗯呢”其语义表示应答,句法功能上主要充当独立句或独立语,有时在句中活用为谓语和定语,语用功能主要是维持会话伦次和接管话轮。  相似文献   

6.
上古汉语时期的语气词“也”是一种语气强化标记,能够强化各种语气,同时也具有篇章功能和人际功能。“也”还能够与其他语气词合用来强化语气。句中语气词“也”和副词“亦”连用形成的跨层结构“也亦”则可能是“也”由句中语气词发展为表示类同意义的副词“也”的句法诱因。  相似文献   

7.
差比标记“比”字经历了从实词到虚词的语法化演变,学界一般将其视作介词,其句法功能为引出比较基准。然而,与“比”字具有同样句法位置和功能的“不比”、“不如”、“没有”等词都被认定为动词,这有违句法特征的判定原则;介宾短语作状语影响小句语义的表达;作为介词的“比”不符合以谓语为中心的否定句法操作和跨语言共性;“比”字为小句谓语遵循汉语句法的“时间顺序原则”。研究发现,现代汉语“比”字句中的“比”应为动词。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的虚词一般都是从实词中演变而来,词义的演变通常会引起词汇功能的改变。诸如句法位置、组合功 能等的改变,最终使其失去原有的词汇意义,在句中只有某种语法意义,变成了虚词。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语法 化”。这些虚词在句中表达什么意义、充当什么成分、与什么词搭配,都与它的义源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虽然……”转折复句中,后续句的关联词语“还是”和“还”,并非一般词典所说的那样可以自由换用。笔者着重比较了二者语法意义的差异,指出:“还是1”表示延续性类同,“还是2”表示事理性类同;而“还”只表示延续。只有“还是1”与“还”才具备换用的前提和基础。即便如此,那还只是一种可能性,实际的换用还要受到语义组合、句法组合以及语气方面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要不是”句式的三维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不是”句式是假设关系内蕴因果关系的一种复句形式。“要不是”组合存在连词与非连词的区分,其词语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要不是”的句法位置;结果的已然、未然对句法结构是否成立具有绝对的制约作用;“要不是”句式的主要语用功能是对既定因果事实的否定推论,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传递新信息。  相似文献   

11.
以学界广为关注的“S(是)AV(())的”句式为例,重点分析“(是)……的”类句式在语境、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所显示的不同已然义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对国内外关于已然义“(是)……的”类句式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使令动词“使”常出现在兼语式中,兼语式中“使”的意义主要有三种:命令义、致使义、容许义。这三种意义形成一个意义逐渐虚化、动作义不断减弱的序列,这种语义变化与其处于兼语式的句法环境密切相关。假设连词“使”是表“容许”义的动词“使”的进一步虚化,它的假设义来自于语境。  相似文献   

13.
“哕”义衍变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考证,指出"哕"义古今词义有异.先秦至两汉间,"哕"义为声徐有节的声音、呃逆及深暗貌;南北朝当是"哕"字义衍变之始,唐时"哕"既有"呕"义,也有"呃逆"义;宋金元时民间以"哕"为"干呕"义,"哕"之古义"呃逆"为"咳逆、呃"所替代;明清以降,有的医家甚至不知"哕"之古义为"呃"者.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正名"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读。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去观察,我们认为其中涉及三个问题:一是"名"与"实"的关系问题;二是"言"与"事"的关系问题;三是"君子慎言"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孔子关于"名"、"实","事"、"言"关系的观点,都有颠倒主从关系的认识偏颇,但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分析,则亦不乏其合理性的内核。至于"君子慎言"的观点,从现代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看,则具有时代前瞻性的认识价值,在社会实践中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说A就B”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见的一种格式,其常规格式是“说A就A”。一般认为,这个格式有“一想到……马上就”的意思,事实上,它还有“极易发生某事或事态难以预料”和“对事态的肯定,态度坚决”的意思。这些不同的语义特征主要是由副词“就”的不同义项和动词“说”的意义虚化导致的。在句法结构上,变项A、B也不仅限于动词性结构和形容词,也可以是体词性成分。  相似文献   

16.
《吕氏春秋》在成书之后,在汉代流传过程中,篇目次序发生了变化。《吕氏春秋》中的"十二纪"各篇的编排依据,不是按"春生夏养秋收冬藏"的思想而来的,而是按照《序意》篇所说的"天曰顺,顺维生;地曰固,固维宁;人曰信,信维听"的原则编排的。《季秋纪》下属四篇与《孟冬纪》下属四篇之间位置颠倒,这是人为的,性质与《十二纪》"纪首"割为《月令》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印证"春生夏养秋收冬藏"的阴阳家思想。  相似文献   

17.
现代英、汉语判断句变元之间的链接——判断词"be"和"是"的判断功能都是语法化而来的,其语法化历程存在异同。二者相异之处为:存在语义抽象化和人类对比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判断词"be"语法化的机制和动因;古汉语的特殊句法环境和高使用频率是判断词"是"语法化的机制和动因。二者相同之处为:"be"和"是"都是所属语言的唯一标准判断词和判断结构的标志,其语法化根源都与人类存在观有密切关系,体现人类认知发展的共性。  相似文献   

18.
杨荫榆留美回国后不久就担任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的职务,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但她在上任不久就爆发了"女师大风潮"。"女师大风潮"过程可分为爆发、扩大、高潮和余波这样几个阶段。"女师大风潮"的爆发与杨荫榆有直接关系,但决不是杨荫榆个人的因素。政治因素即对女师大校长之职的争夺是学潮爆发的根本原因,学生的政治冲动也是诱发学潮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教员的不作为甚至对学生闹学潮的支持,再加上思想守旧的教育总长张士钊对杨荫榆的支持,所有这些因素都推动了学潮的不断扩大而最终不可收拾。"反动校长"绝不是杨荫榆一生的写照,要客观公正地看待杨荫榆,就必须全面地分析女师大事件和全面地了解杨氏的一生,这才是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9.
对于《尚书·召诰》“越若来三月”一句的含义,历来学者说法不一,最主要有三种见解:(一)“越若来”为“于顺来”之义;(二)“越若”是语词;(三)“来”即是“来年、来月”之“来”.实际上,“越若来”不该解释为“于顺来”,而“越若”于此亦非语辞,“越若来”应是连动结构,“越”为踰越之意,“来”为至之意,而“若”则为承接连词,将两个动词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0.
《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素有"史笔"之称,基因遗传源远流长。这一特殊的叙事模式,艺术创新在于:叙事艺术日臻成熟,提升了文言小说的传统地位;叙事结构统驭连株体故事,拓展了小说的结构章法;记言模式上师承史传,开创了文言小说的新体例。缺陷与不足是:议论过半,喧宾夺主;封建说教,苍白平庸;偏离正文,松散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