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历史"是贯穿于马克思经典著作的重要思想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精髓。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全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推动和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四个维度展现了其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全新的历史方位下,进一步深化对我国发展阶段认识的理论指导、对发展动力、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的认识,从而推进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首次对世界历史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在其中,马克思分析了作为人类本质的自由自觉劳动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推动世界历史形成的现实主体和内在动力;同时,以异化劳动为关键词,马克思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对类本质的压抑与背离,勾勒出世界历史朝着扬弃异化、扬弃私有财产方向发展的未来图景。"人的类本质复归与世界历史进展之间内在的统一"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独特主题,它与马克思成熟时期的世界历史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为当代人探索自身与世界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3.
改造主观世界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在历史观上提出了"改造两个世界"的历史任务,突出了人的自觉能动性在历史规律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践观上具体化了马克思的"改变世界"思想,解决了"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的张力及辩证转化问题;在价值论上把改造主观世界和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本质。  相似文献   

4.
我们普遍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去阐释马克思的"世界文学"理论,但这种阐释方式存在诸多局限。马克思的"世界文学"理论作为诗学理论,与浪漫主义思潮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浪漫主义对差异性、非决定性以及一体化与个体化统一的有机整体原则的尊重,深刻地影响了马克思的"世界文学"理论的知识形成、本质结构和形态特征。"世界文学"本质上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社会生活的一种价值理想,这种世界主义的价值理想与浪漫主义的精神特质内在地融合起来,构成我们所试图理解的马克思"世界文学"理论的本质内涵。浪漫主义的价值理想、有机整体原则以及独特的辩证法思想,是我们理解"世界文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思想资源和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对资产阶级"廉价政府"思想的批判和在巴黎公社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廉价政府"思想,实际上都交织着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家(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思考,或者说国家(政府)的社会关系是马克思构建"廉价政府"理论的一块基石。从这一视角出发审视马克思"廉价政府"思想,会发现它和现实之间存在的明显落差,因此,它所提供的只能是提纲挈领式的预测而非具体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不仅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是唯物史观研究的重要方法。唯物史观的最初创立就是借助"世界历史"的研究而形成的,离开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其唯物史观。今天我们要深化和发展唯物史观,同样必须关注"世界历史"的研究。"世界历史"的研究范式对于推进唯物史观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是通过问题的提出、思维方式的调整和转换、原有理论研究的深化、新研究课题的发现和确立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在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要对社会发展中的现象和问题作出深入的理解、深化社会历史认识,就应当充分挖掘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与社会形态理论密切相关。分析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一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五形态理论"视角;二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三形态理论"视角;三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世界历史理论"视角。同时,对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我们认识现实社会发展阶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哲学的层面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包含着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一种两阶段划分形式.以交往从有限的地域性交往发展为普遍的世界性交往为标志,人类历史进入了"世界历史".在经验上,"世界历史"开始于十五世纪.相比较而言,前"世界历史"时代和"世界历史"时代各有其不同的特征,在诸如生产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范围和变迁、文化的民族特性、人的存在与发展状态等方面,表现出两大历史阶段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及其意义进行了论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不了解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不可能理解他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一系列重大问题所持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19世纪50年代撰写的一系列论鸦片战争的文章,后来曾被奈格里、费彻尔、贡德·弗兰克等学者不同程度地指认其表露出了“欧洲中心主义”的立场。事实上,马克思对“先进的欧洲”与“落后的亚洲”的区分,建立在欧洲资本主义开创世界历史的普遍性向度之上,这一区分的基本性质是“历史的”。同时“落后的亚洲”与“先进的欧洲”之间只能是“暂时的和部分的”从属关系,它提示出在马克思历史思想中互为辩证关系的“普遍性”与“具体化”之两重原则,依循这样的原则,可以描绘出世界历史进程的三个不同的阶段,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与欧洲中心主义之间的本质差别。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的史学思想在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无论当时亦或以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对其历史观进行较深入地分析,着重揭示其关于"新史观"与"活的历史"的史学思想,并对它们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之间的联系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内在价值在于对“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时代特征的伟大概括。一方面通过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扬弃以及对其思维方式所展现的历史感的升华,马克思重新定义了世界历史。另一方面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历史性追溯和本质性批判,马克思将所处时代的特征准确把握为“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时代,并揭示出共产主义的完全的世界历史意义,从而将世界历史思想上升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层面。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集中体现,这一重要思想不但增强了唯物史观的可理解性,而且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视野,同时也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中国美学研究正在经历着一次重要的转换。这一转换与中国已往马克思美学思想研究有着深层的联系,同时也昭示了今后的发展前景。中国20世纪马克思美学思想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力求原汁原味地解读和介绍的阶段;第二阶段是结合中国国情发展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反思阶段。我们应当站在历史的高度,把中国21世纪的美学研究与实践导向健康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并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全球化式的描述,而应该是一个包含诸多思想要素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起源与趋势、动力与向度、价值尺度、发展道路以及世界历史的二重性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考察,从宏观规律和微观机制两个层次建构了他的"世界历史"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5.
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通过对以往哲学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的多重批判,恢复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揭示出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特殊地位,深刻阐释了人民主体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探讨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历史生成与现实意义,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在当今时代所具有的独特现实价值和丰富内涵,也有助于从理论维度透视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之源。  相似文献   

16.
"改造性批判"和"心理—发生学批判"构成了费尔巴哈"批判"概念的两面,只有由此出发,方可真正领会到费尔巴哈宗教批判(及其对思辨哲学的批判)的真正本质。同样,也只有由此出发,才能更好地领会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批判"概念。费尔巴哈的"批判"概念对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文的"批判"概念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改造性批判"上,也同样体现在作为费尔巴哈"改造性批判"的另一面——"发生学批判"中,而马克思的"历史—发生学批判"其实是源自费尔巴哈的"心理—发生学批判"。从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批判"概念与费尔巴哈的"批判"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可以清晰地看出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之间的思想联系及其未来走向:对费尔巴哈的"改造性批判"的接受和运用表现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接受;对"发生学批判"的接纳和改造则使马克思进一步转向了社会历史领域的研究,从而为日后超越费尔巴哈、创建历史唯物主义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指认和理论思考在阿尔都塞看来普遍缺乏科学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不能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思想进程作出正确的历史界划。通过对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重新考证,阿尔都塞首次提出,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一个由“意识形态”阶段向“科学”阶段的转变,此一转变发生于1845年,标示着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循此脉络,他对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作出了详细的历史分期。阿尔都塞的观点较为准确地揭示了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历史进程的内在逻辑,为正确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和基本特征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西方资产阶级开创的世界历史是马克思世界革命理论的前提和基础。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准备。俄国跨越发展的设想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密不可分,也是马克思世界革命理论在特殊世界历史环境下的特殊运用,更是马克思在世界革命这一大棋盘上情急之下所弈出的精妙之招。  相似文献   

19.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彻底解放,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主线。但是,马克思考察自由问题的视角,并不是一步到位地落脚在实践唯物主义之上,其探索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学界在马克思早期思想理论变化的研究方面,主要有两种研究路径,一是考察马克思早期文本的理论内核,侧重文本与文本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是考察文本内容与马克思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性,即现实对理论的关照。国内学界在第一种路径研究上探索颇多,而针对第二种路径,即现实关照理论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由此,本文结合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背景,以及青年马克思的社会活动和政治实践,分析马克思从"博士论文"阶段到《黑格尔法哲学》阶段的理论重心的变化,探求马克思早期自由观的视角发生的具体改变、以及促成这一改变的现实因素和外部推力。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立足于实践来解释人的生活。在研究人类生活时,马克思选择"劳动"作为切入点,马克思通过对劳动的哲学分析,揭示了人的本质和存在方式,揭开了人类生活世界的奥秘。从生活观理解马克思哲学,既反映了哲学的主题从关注自然世界到理性世界又转向生活世界的历史逻辑,也符合马克思创立新哲学的实际过程和思想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