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教师对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关系的认知困惑,是影响第二语言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将教师信念作为从实践层面进入到理论层面的接口,并将教师信念分解为“三观”,即语言能力观、语言学习观和语言教学观,是探讨解决教师实践—理论关系认知困惑或障碍的有效路径。科学的“三观”应分别与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相联系,并以其为支撑,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三观”,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探求与之相联系的理论,从而更容易建立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直接联系,更科学地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2.
施瓦布、巴格莱、杜威都极为重视课程理论与实践问题,每个人都提出了指导当代教育者编制课程应该遵守的类似的建议。施瓦布指出,要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建立更加强有力的关系,必须认识到并尊重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重要性;巴格莱认为,学校的实践者几乎总是要对理论主张进行改进、修剪或完全转变,理论指导也就不决定行动;杜威则相信理论原则含有实践的或实用主义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力的多元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对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崭新的智力观,运用其指导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师、学生、评估专家应一起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尤其是要转变教师的观念。在开发英语资源时,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互联网络。  相似文献   

4.
充分发挥多媒体和计算机的交互能力是网络课程开发的关键。文章认为以建构主义课程观为依据的网络课程开发,是英语网络课程开发的主要路径。以超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网络课程设计,网络课程的界面、网络课程的开发规范以及网络课程的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5.
大学教师是普通高校进行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而大学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课程意识,才能确保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正确的课程意识包括了课程设计意识、课程目标意识、课程实施意识、课程开发意识、课程创新意识、课程评价意识等。介绍了培养大学教师正确的课程意识的途径,以及课程意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学实践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理论新探索和实践新模式,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其精神实质是强调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学术型研学实践作为一种中学研学实践新模式,注重目标导向、过程研究和发展评价,在理论基础上注重五个统一.同时,遵循"以学生为本、学术为基、学风为要、学者为先",以尊重选择、尊重创造、尊重差异、尊重个性为起点,以可选择、个性化、差异化为课程设计标准,以研究型、思辨性、创新化为主要特征.研学实践坚持以课程为中心设计学术型研学课程、以目标为导向创设学术型研学项目、以过程为突破建立学术型研学环节的研学实践模式.学术型研学实践探索研学实践新路径,赋予研学实践新内涵.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由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起步较晚,理论及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本文试就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特点、操作策略等作一些探讨,以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人文引领是对回归教育原点——人和回归人的教育原点——素质的呼唤。目前大学素质教育课程设计有三种模式:2+2模式、公共必修+均衡选修+第二课堂讲座模式、学院书院并行模式,这些模式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大学在课程设计时要处理好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生态学理论为分析和解决教育生态问题提供了新视角.以生态学的联系观、动态观和平衡观来指导课程建设,不仅可以使课程设计生态化,还可以使课程资源管理生态化,从而达到培养出符合社会生态发展规律的人才,实现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多元智能理论在给传统教育观念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为网络课程的设计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要真正承担起职前培训的职责,必须突破传统课程及常规授课方式的局限,运用先进理论,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试图借用多元智能理论,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中融入其理论精髓,突破传统课程观的束缚,最大化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1.
ERP实验课程作为经管类专业的一门综合实践应用性课程,该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高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然而,经调研分析发现:传统的ERP实验教学模式存在实验课时不足、实验形式单一、学生实验团队构建不利、实验灵活性差等缺点。通过增加实验课时、组建理论联系实践教师教学团队、组织跨专业经管类学生实验分组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构建开放式ERP实验实训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观反思——兼谈教学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课程教材的发展史来看,教材观可概括为:知识教材观和智慧教材观,新课程实施中产生唯教材是从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的教材观未能实现由知识教材观向智慧教材观的转变.知识教材观认为:教材是教学的蓝本.规范、控制着教师的教学;教材的关键部分是知识点和练习,且教材是教学的惟一资源。知识教材观导致了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失衡、基础知识与学科整体相矛盾、学术性与实践性相冲突,以及课业负担过重等现象.智慧教材观视教材为发展学生能力的素材,教材的价值不在于“控制”教学,而是为教学提供基础性本,教材的结构具有开放性和创生性?智慧教材观是对教师教学智慧与学生学习智慧的张扬:教学方法的变革必须树立智慧教材观。  相似文献   

13.
从"终身体育"视角谈高职体育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前期阶段的一种特殊形态。为此,要从体育改革基本理念的三个方面,即终身体育观、体育与健康素质教育观和育人为本的课程设计观出发,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职体育课程及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14.
实践的课程范式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复杂科学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非线性的、整体的、混沌的、非机械决定论的世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调整课程开发模式 ,注重课程设计的情境性 ;更新课程内容 ,建构新的课程体系 ;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非线性变化 ;转变评价目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农村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从内涵来看其教育质量并不高,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整体较弱。在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指引下,遵循与乡土文化相适宜、与幼儿生活相适宜、与幼儿园实际条件相适宜的原则,积极探索以班级为单位、与社区相联系、通过专题活动区开发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新途径,是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保证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实现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16.
反思型教师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与传统的技术型教师、胜任为本教师观完全不同的、崭新的教师发展观。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呼唤反思型教师,高师作为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的主要阵地,必须把教育重点放到如何提高师范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学习能力上。依据反思型教师的理念,高师院校的教育类课程可分为教育理论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和教育科研课程三大板块来进行设置。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如何让每一个体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已成为我国发展素质教育的一个首要问题,进而课程与教学公平的问题便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课程与教学公平的基本特点是:积极主动,优质高效;民主公平,尊重差异;参与合作,共同发展。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观和教学观,从多样化课程的设置,通过多元智能而教,以及情景化的评价观来建构课程与教学的公平。  相似文献   

18.
庆阳民间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课程开发的内容从价值取向、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研究;并重视课程开发作为一种课程实践的特性;课程实施和课程教学要和学生美术的特点相适应,形成美术校本课程与民间美术整和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幼儿园主题课程设计主要有主题内容(或概念)相关联导向、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导向、儿童兴趣和经验导向三种常见思路。经实践检验,这些设计都存在一定的局限,要么不能体现儿童的学习主动性和课程决策权力,亦或忽视了教师课程参与的主体性。通过绘制兴趣图、概念图、材料图、活动记录图和发展目标图五步设计策略,不仅能解决当前主题课程设计的困惑,还能实现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动态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20.
传统观认为转喻是在两个相联系的事物中,以一事物名称来指代另一事物名称。从认知理论来看,转喻是一种认知过程,其本质是概念的,因此转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它基于经验基础并受一般的认知原则支配。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有力的认知机制,一种在理想化认知模式下高效的认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