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8 毫秒
1.
农村幼教小学化是学前教育实践中一个长期存在但得不到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粤西三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幼儿园设备、环境布置、幼儿一日生活、园所管理等方面具有小学化的倾向。针对小学化现象,从三方面分析了原因:一是用小学资源来办幼儿园是导致幼教小学化的直接原因,二是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水平较低,难以胜任开展与幼儿相适宜的活动,三是家长对孩子知识学习的需求使得幼儿园突出了小学化倾向。本文从提升教育质量、师资培训、监督管理和挖掘农村幼教文化资源方面,提出了去小学化的政策建议和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村幼儿园教师质量是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水平,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距的关键。山西省芮城县作为一个普通的农业县,在推进“四位一体”的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改革中,通过城乡教师交流轮岗机制、一体化培训机制以及城乡教师教研一体化,有效提高了全县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芮城县的经验表明,通过建立城乡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幼儿园学习共同体以及培养农村本土幼儿园教师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质量。  相似文献   

3.
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它们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是幼儿园乡土课程开发的源泉。农村幼儿园应建构适宜幼儿发展的乡土课程模式,可采取以下策略:确立发展性乡土课程目标,筛选生活化乡土课程内容,拓宽多样化乡土课程实施途径,注重过程性乡土课程评价,逐步完善幼儿园乡土课程,推动幼儿园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4.
努力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是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的重中之重。提高保教质量的根本措施,就是要大力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本文分析了课程建设在幼儿园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剖析了当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幼儿园课程建设要成体系,要突出抓好团队建设、资源和环境建设、制度建设、成果物化和信息化等重点工作,要扎根中国大地搞课程建设,要推进保教结合与幼儿生活课程化,要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的支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以辽宁省14个市城镇和农村幼儿园及家庭为研究对象,采取入园入户随机问卷调查和走访方式,深入幼儿园和幼儿家庭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幼儿园规模、环境条件、活动设施、师资状况和课程内容,还是幼儿家庭收入水平、监护人文化程度以及幼儿学前教育投入水平,农村与城镇相比都有很大差距。政府增强城乡统筹发展意识,把学前教育重点放在农村,在教育资源上向农村倾斜;对农村幼儿园建设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办学模式;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指导和管理;对家长开展宣传、培训和业余文化教育活动;幼儿园组织家长会及其经验交流会,提高农村家庭对孩子学前教育的质量,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距,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农村幼儿园-社区互动是推动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当前农村幼儿园-社区互动面临政策保障缺失、资源基础薄弱、思想观念落后、互动能力不高等难题。为化解挑战,应完善相关政策,建立外部监督与评价机制;整合优势资源,促进互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树立科学协同观念,推动双方互动能力提升;借鉴优秀经验,推进园社互动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7.
潜在课程是幼儿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幼儿园潜在课程的实施典范,日本借助完善的制度体系、巧妙的环境设计和雄厚的师资队伍,开发出完备的幼儿园潜在课程,成为提升该国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日本幼儿园潜在课程的开发经验,对完善我国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有极为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2020年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继续按照学前教育特色主题刊定位编辑出版,重点刊发学前教育类论文,适当刊发教师教育类论文,兼顾刊发其他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类论文。现将2020年度各期拟刊发学前教育主题(含专题)公告如下。第1期:婴幼儿照护服务;第2期:幼儿园文化生态;第3期:学前教育伦理建设;第4期:发现儿童与行为支持;第5期:人工智能应用与幼儿园金课建设;第6期:儿童素质与习惯养成;第7期:幼儿园课程叙事;第8期:儿童深度学习与实践;第9期:幼儿园情境课程;第10期:儿童跨界学习与创造;第11期:幼儿园课程发展评价;第12期:学前教育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9.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教法类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五大领域课程。但目前仍面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讲授与实训相 割裂及课时不足与质量提升相矛盾等困境。项目活动以项目任务为驱动较好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的实用性和实效性要求,线上 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其学为中心、深度学习、技术支撑等特点高度契合教法类课程突破的需要。鉴于此,本研究以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为例,以职教云线上教学平台为支撑,基于项目活动的理念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建构并实施 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学前教育教法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经历了历史上力度最大的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和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农村的村庄学校消失,村庄幼儿园兴起,农村幼儿园成了农村社会的文化高地。当前,农村学前教育治理存在治理主体“靠政府”,治理取向“唯城”“唯农”,治理目标“扶贫不扶志”,治理过程“治标不治本”等困境。农村学前教育治理的任务是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均衡,改善农村学前教育公平,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农村学前教育治理的路径在于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主体;建构供给时代发展和符合农村人文的治理取向;心系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治理目标;探索“标本兼治”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2.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3.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技术消费是技术品、技术服务进入消费领域的主体经济行为和个性创造过程。如果把工业遗产看作是工业文明的历史凝固物,那末工业遗产的技术消费遗存编码就构成了他的精神内核和遗存标志符号化系统。从技术消费角度解读工业文明的孑遗,从技术消费价值认知过程探索工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将是一个有学术前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按照党的先进性来建设党 ,从而失去了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 ,削弱乃至丧失了执政的能力 ,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也葬送了党的自身。从党的先进性视角 ,解析苏共亡党的深刻教训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当今我国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已成为构建现代宪政法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运行法治化将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经历了三个前后相继的认识阶段,即毛泽东的"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和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基本矛盾—改革—创新的动力轨迹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历经艰辛,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