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南京市某中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减轻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社会人口学调查表及职业倦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性别?受教育程度?岗位?职称?每周工作时间?所属部门?每周体育锻炼次数?每周睡眠时间等均与职业倦怠有关?结论:医生的职业倦怠状况普遍存在,关注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情况迫在眉睫,特别应该关注门诊医生?年轻医生和在高压状态下长时间工作的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职业倦怠问卷—服务行业版(MBI-SS),从内蒙古东中西部盟市的精神病医院及综合医院共抽取360名精神科在岗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内蒙古精神卫生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平均值分别为:情感衰竭(3.40±1.41)分,去人格化(2.52±1.70)分,个人成就感(3.84±1.43)分;医务人员的社会支持与性别、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年限、职务因素有关;社会支持与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编制、职务、工作年限和社会支持对情感衰竭有显著预测作用,社会支持、性别、职务、职称和年龄对去人格化有显著预测作用,社会支持、职务、职称和年龄对个人成就感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应重视精神卫生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问题,并充分考虑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便利抽样法,以南通市某三甲妇幼保健院769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抑郁情绪在医务人员的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r=0.450,P<0.001),抑郁情绪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r=0.481,P<0.001),工作家庭冲突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r=0.442,P<0.001);抑郁情绪在医务人员工作家庭冲突和职业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35.08%。提示工作家庭冲突可直接影响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也可通过抑郁情绪间接影响职业倦怠,抑郁情绪的缓解,有助于降低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4.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本研究以幼儿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上并不严重,但幼儿教师已经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其中情绪衰竭现象较为严重;教龄长短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发展存在相关;专业发展机会缺乏、待遇低下以及工作中领导的态度和自我角色的混乱和冲突是导致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在办园体制、所教幼儿年龄段上,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医务人员常见亚健康心理及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工作中的压力、风险、强度与节奏容易使医务人员出现焦虑感、心力交瘁、人际关系不协调、职业倦怠等心理亚健康状态,医务人员的亚健康心理如得不到及时纠正势必会影响其工作质量,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引发医患矛盾。鉴于医疗工作的特殊性,纠正医务人员的亚健康心理应从社会、医院等多角度着手,采取加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医院运行机制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国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组织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中国职业倦怠量表(CMBI)?分配和程序公平量表?角色冲突分量表和角色混淆分量表?工作要求和决策自主量表对国内1 098名住院医生进行调查?结果:住院医师轻度以上倦怠达到76.7%;工作负荷?角色冲突和组织公平对住院医师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角色冲突和角色混淆对人格解体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程序公平?工作控制和工作负荷对成就感降低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国内住院医师职业倦怠情况严重,并具有特异性的组织相关影响因素,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职业倦怠对于公务员自身的身心健康、政府行政效能的高效实现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不良影响。本文从组织因素、制度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四个方面进行公务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从组织制度、社会环境以及公务员自身等角度提出改善路径。  相似文献   

8.
选取秦皇岛市部分有代表性的幼儿园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其产生主要原因与幼儿教师自身因素、社会因素、幼儿园管理因素等相关。并从社会、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的角度提出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当前医务人员的主观幸福感现状,结合医务人员在医患伤害事件中的心理状况,探索医患伤害事件背景下医务人员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对南京?上海四家医院的369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性别?收入?职称等因素对医务人员主观幸福感存在影响?医患伤害事件后的宽恕水平可以显著预测幸福感?结论:协助医务人员在医患伤害事件后调试心理状态促进其宽恕水平的提高,既有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也有利于其自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职业倦怠是高校教师面临的严重心理疾患,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及教育教学工作都有很大危害.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既有社会和学校方面的,也有教师个人的问题.缓解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社会要建立良性的支持系统,学校要改进组织管理,教师个人也需要努力.  相似文献   

11.
教师压力、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题研究以616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典型相关方法考察教师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结果显示,教师的社会支持可以缓冲职业压力带来的消极结果,缓解职业倦怠的程度。这一过程中,社会支持主要通过缓冲学生因素、家庭人际、自我发展方面的压力来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职业倦怠是一种精神困惑与身心耗竭状态。高校教师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对教师个体的身心健康、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等各个层面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在分析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特征与消极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影响因素,提出了预防和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使用问卷调查446名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探讨了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关系。结果发现:四川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总体水平并不高;社会因素、职业因素、组织因素和学生因素等压力高于中间值,专业能力压力低于中间值;情绪衰竭严重高于中间值,个人成就感严重高于中间值和非人性化严重低于中间值;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分别不同;此外,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还主要与学历和职称有关。职业因素、组织因素、专业能力、总压力、学校和职称等因素是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4.
职业倦怠是影响少年宫教师职业素质、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其身体的衰竭、认知的扭曲和行为的异常影响着少年宫教师素质的全面发挥。通过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工作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等方面的具体分析,找出其深层次原因,努力寻求解决少年宫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策略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旨在探讨影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人口学因素,为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高校教师呈中度职业倦怠且职业倦怠的发生率偏高;(2)人口学特征中的性别和婚姻因素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3)职称因素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节效应显著;(4)年龄因素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呈现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5)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其他研究特征因素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1)减轻高校教师工作负荷,关注高校教师身心健康;(2)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氛围;(3)关心高校教师的家庭生活;(4)公平地给予高校教师进修机会;(5)平衡"教学"与"科研"的业绩比重,制定科学合理的职称晋级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6.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职业领域。本文首先分析了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接着从个体因素、工作特征因素与组织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会计人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会计人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编辑队伍建设中,职业倦怠现象是影响编辑身心健康、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从生态学的视角对高校期刊编辑职业倦怠现象进行探析,结合个体因素和外界环境分析编辑职业倦怠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利用生态学的理念以及生态链法则、生态平衡理论和生态和谐理论,引导编辑树立动态工作思路理念,创新和谐共生编辑理念,正确认知编辑职业生态稳定机制,建立与社会需求全面协调、相辅互存的编辑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及其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倦怠"是一种在工作重压下的身心耗竭状态.日益突出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中也真实存在而且容易忽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由主客观因素交织形成,对个体身心健康和学校、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负影响.应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组织干预和自我调适来减轻和消除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职业倦怠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心理疾病,而高校教师是职业倦怠易发群体。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是情感枯萎、人格异化、处事消极、自我效能感低等。引发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从相关理论和具体因素两方面进行查找。预防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可采取以下对策:教师应确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和定位,社会和高校应注重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高校应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对教师的扶助力度、关注教师的个人发展等。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及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危害,分析了职业倦怠产生的四个因素,即角色因素、职业因素、组织因素和自身因素。在新形势下,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进行干预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组织干预,即组织支持,改善环境,体现关怀;个体干预,即辅导员要改变认知,不断完善自我,主动应对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