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伴随着市场因素的渗入,现代性的社会图景突破了传统村落社区的边界,乡村地域的社会结构、文化观念、价值准则均发生了巨大转型,解构了原本传统的乡土文化,亦间接地削弱了村民对乡村社会的文化理解力和价值认同感,乡村文化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由此凸显。在乡村社会的现代性转型进程中,村民个体与村落社区的社会关联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村民个体参与社会互动的公共空间萎缩,私人生活领域扩展,社会成员对村落公共事件的关注大大削减。正确把握乡土文化对村落地域变迁的意义,重新整合乡土公共精神,对进一步深化乡村治理尤其是文化治理研究极富重大意蕴。  相似文献   

2.
文化下乡隶属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整体,构成了我国中央顶层设计的重要价值面向。公共文化服务既是文化治理的存在形态,亦是文化扬弃的过程。新型城镇化布局昭示了乡村人口离土时代的到来,随着乡村精英与文化断裂的共荣共生,文化脉络的续延面临着秩序危机和公共性消解的窘境。从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演变过程来看,存在从人情文化到契约文化、臣民文化到公民文化,专制文化到民主文化,个体文化到集体文化四重价值赓续理路。因此,要不断消解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的惯性认知,建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层工程。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重塑,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治理机制的内在需要。桂西南壮族地区传统文化与乡村治理的多维耦合空间,表征出“文化空间”“空间表征”“象征秩序”三个维度的空间生产特性。在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自治法治德治”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中,乡村治理中的个体实践能动性、内在价值动能性和社会互动礼俗性,诠释出了地方传统在乡村治理中的价值重塑效能。  相似文献   

4.
柔性治理因契合了乡土社会的运行逻辑,成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不可或缺的一种治理方式。通过空间、文化和制度三个维度的检视,发现当前乡村柔性治理仍面临公共空间阙如、文化支撑式微、制度环境缺失等问题。搭建乡村柔性治理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重建乡土文化价值认同、融合乡村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是推动柔性治理有效运转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美好乡村视角下安徽农村乡土文化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美好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一定程度上存在乡土文化特征不明的问题,表现为同质化建设明显,多元丰富的民间文化逐步消失,社会文化空间弱化等.确立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农村新型文化样态,有以下几条对策可供参考:一是突出农村“乡土文化”建设中农民的主体性,二是促进传统礼俗文化的现代转化,三是提升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检视与理论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推动的乡村治理现代化实践已经全面铺开。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中呈现出治理体制“类”科层化、治理过程规范化、治理方式技术化的逻辑;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中呈现出领导能力精英化、服务能力社区化、公共管理能力专业化的逻辑。但我国存在东中西区域差异和不同发展阶段两个层面的限制,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基础的匹配存在一定的张力,并会产生一些“意外的后果”。基于这一客观现实,需要对当前的国家政权建设理论进行反思,并重视简约治理传统。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治理的转型,有必要从改革乡村关系、推动自治下沉、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等多个方面达成国家政权建设与简约治理传统的协同。  相似文献   

7.
乡贤治村在中国国家治理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其浓厚的乡土情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新乡贤入场乡村治理提供了内生性依据。在经历传统乡贤与乡土文化的深度互嵌以及近代乡贤与乡村社会的多维脱嵌后,新乡贤现已发展成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力量。新乡贤在乡村治理实践中汲取了传统乡贤治村的丰富经验和卓越智慧,并结合新时代乡村的发展现实,深入挖掘乡土新文化、嵌入治理新因子的逻辑理路,为乡村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振兴范式。在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耦合逻辑不仅能够拓展乡村文化发展空间,淬炼乡村文化特色品牌,而且可以通过文化治理的“软”手段,激发乡村主体的内生发展动力,助力乡村文化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8.
构建乡村公共文明语言景观对乡村语言治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比较缺乏对传统村落语言文明的实证调查,故以语言景观理论为视角,以家风家训、敬惜字纸等传统形式,展现传统村落礼仪文明语言景观的历史风貌,同时通过解读文化墙、公示栏、数字技术与语言景观的交互关系,呈现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传统村落公共语言文明。乡村公共场所语言文字规范性不足、村民语言文明素养不强、乡土语言文明资源传承乏力等现实问题依然存在。可通过加强对国家语言政策的宣传引导,重视提升语言文明素养和语言服务,传承保护优秀乡土语言文化遗产等路径切实推进乡村语言治理进程,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乡土文化自信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自信的底气,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支撑。新时代重塑乡土文化自信,发挥着乡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乡风文明建设的“导航灯”、和美乡村社会构建的“黏合剂”、城乡融合发展的“连心桥”的重要价值作用。目前乡土文化生成载体的缩减、多元文化价值的角逐、传承主体的断代等困境,使重塑乡土文化自信面临严重挑战。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乡土文化多样性生成,深度挖掘优秀乡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引育结合壮大乡土文化传承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重塑乡土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新指针和整体性治理的新方略,而乡村文化振兴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在文化治理视角下阐述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的多重价值目标耦合,发现乡村文化产业振兴与产业兴旺目标耦合、乡村伦理文化复兴与乡风文明目标耦合、乡村自治文化重建与治理有效目标耦合、乡村农耕文化复兴与生态文明目标耦合。进而提出,应通过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乡村农耕文化传承体系,建构乡村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创新乡村现代文化治理体系,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文化推力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觉要求人们正确认知、理解和解释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和谐文化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自觉。因此,必须从文化自觉的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武云 《东方论坛》2007,(4):110-113,123
对文化及其本质的理解应用到文化史研究时,往往导致两种理论和研究误区,一是将人类所创造的一切都归入文化范畴,形成了包罗万象、无所不涉的大文化史观,造成研究对象的极端泛化;二是难免陷入用人来解释文化、用文化来解释人的循环怪圈,易于形成抽象的唯心主义的文化观.针对这两种误区给文化史造成的困境,本文提出文化史的研究应该沿着两种理路拓展和深化:"历史的文化"和"文化的历史"."历史的文化",即研究在历史的流程中民族的文化传统、民族性,包括心理结构、性格趋向、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等若干稳定的观念形态是如何生成、嬗变、整合、积淀、定型的,从而探寻民族的心路历程,揭示民族文化的历史个性和特质."文化的历史"即以文化为切入点,揭示在纷繁复杂的历史变迁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是怎样互相渗透、彼此推引的真相.这两种理路的文化史研究都要求弱化狭隘的学科意识,增强开放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主体承担者的角度看,文化是主体对客体的注意和理解的过程、结果及其外在表现形态;大学文化是大学文化主体对大学文化客体的注意和理解的过程、结果及其表现形态。大学文化主体有自己文化的特殊客体,大学文化主体的不当关注会导致文化客体的"缺位"或"错位"。大学文化是学术性与育人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独立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文化多样性的持续推进,多元文化场域的存在是客观现实。在多元文化场域下,传统文化场域与主流文化场域、现代文化场域、域外文化场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明晰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文化、域外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国人坚定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前提与基础。然而,文化复古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文化中心主义机械、片面、静止地认识传统文化与其他三者间的关系,破坏了多元文化场域共生共荣的格局,阻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影响了国人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形成与确立。因此,唯有厘清关涉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三大关系,纠正其中的思想偏向,化解人们对于多元文化场域的分歧,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彰显时代风采,成为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15.
由主导文化与青年文化构成的矛盾统一体中,主导文化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要促进青年文化的健康发展,主导文化必须用科学的标准评价青年文化,充分考虑青年文化的特质;要科学估量青年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其思想性质、危害程度、发展趋势要准确把握;要以科学的态度接受青年文化的反哺,实现反哺效益的最大化。主导文化导控青年文化的出发点要定位于信任和鼓励,立足点要定位于示范,关键点在于保持适度的张力。  相似文献   

16.
文化历史学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历史学是从文化视角认识历史的学科。具体说,文化历史学就是对人类各个领域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所有领域,进行文化反思、文化分析和文化定位。文化历史学就是要从传统的历史编撰学和历史哲学中走出来,适应新时代文化研究的步伐,满足新世纪人类文化进程的需求,研究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文化根基、历程、特点和归宿。文化历史学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既是文化历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史学研究追求的目标之一;既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根基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信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部分,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重要意义,对文化自信的深层内涵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途径进行讨论。研究认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其中包括文化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要求文化自信,文化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对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要求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立场要求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革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的根本价值;要加强文化自信,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要倍加珍惜和弘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革命文化,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主动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对外来文化要在辩证取舍后消化再造,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服务于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还应科学地把握中国文化的发展走势,把握文化发展的有利机遇,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不断推进文化的创造,要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新成就,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建设网络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8.
从《红高粱》到《英雄》,张艺谋的文化电影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展现,明显地表现出从俗文化到雅文化,从传递负面信息到正面信息,从批判到赞赏的转变。而造成这些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全球化语境中中国电影为生存而求变;二是张艺谋本人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9.
徐建 《东方论坛》2007,(6):22-26
文化多样性是关于文化形态的概念。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得以延续和保存的重要前提,也是人类文化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对文化多样性的考察十分必要。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可以对文化多样性进行深刻的透析。文化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多样性文化的分类及其生态关联就是在这种透析过程中的理论拓展。这种分析对于我国目前和谐文化生态的培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进行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分析了我国文化强国战略实施的现实境遇和挑战,探讨了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