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随着资本“走出去”战略的推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推动海外投资的高质量发展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2004-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等相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似不相关回归(SUR)模型,对不同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外溢出的先进技术提升了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率,但研发密集型行业和非研发密集型行业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存在显著性差异。应加大对研发密集行业的投资比重,努力增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考虑吸收能力对国际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影响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85—2010年间国际直接投资数据,采用国际技术溢出模型对吸收能力影响下我国接收的国际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技术进步主要源于国内研发资本存量,正向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2)研究创新能力的加入能够提高正向技术溢出效应,而除去金融发展水平外的基础吸收能力均制约着正向技术溢出;(3)吸收能力不足以消化逆向技术溢出,对外直接投资由于占用了国内研发资源反而对技术进步产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CH-LP技术溢出分析框架下使用固定效应模型、Driscoll-Kraay方法、工具变量法、差分广义矩估计和分段估计等方法同时分析了自主研发和4种开放渠道产生的技术溢出以及市场化程度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2004—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自主研发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其他各种开放渠道产生的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各种开放渠道产生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口渠道产生的技术溢出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出口渠道产生的技术溢出降低了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国有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作为反映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指标时发现:在国有企业占经济比重较低时,国有企业占比的上升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当国有企业占经济比重较高时,继续提高国有企业的比重反而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2003-2012年分行业面板数据测算台湾直接投资与大陆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以衡量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加工业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台湾当期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滞后一期投资影响不显著。当期和滞后一期的投资系数均为负值,表明台湾直接投资对大陆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可能存在负面影响。应从引资策略、市场竞争环境、研发投入、人力资本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发挥台湾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以提高大陆农产品加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5.
以技术寻求为目的的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的新课题。通过构建R&D溢出回归模型以验证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在CH和LP模型研究思路的基础上,选取1990—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结果显示全要素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水平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证实我国企业开展以技术寻求为目的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有效地提升本国的技术水平。据此分别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2003-2012年中国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信息通信技术渠道国际R & D溢出效应。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相关性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随机效应模型等计量方法,研究中国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渠道获得的国际R & D溢出与当地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建立Hansen非动态面板门槛模型,采用稳健标准差回归,检验各省份由信息通信技术渠道获得的国际R & D溢出门槛效应,并从产业转型升级和信息化建设角度分析存在门槛效应的原因。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省份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渠道获取的国际R & D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有正相关关系;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渠道获得的国际R & D溢出对当地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境外地区分布,测算了来自不同类型国家(地区)的R&D溢出;然后运用DEA方法计算出中国平均生产率(Malmquist指数)、技术效率(EC指数)和技术进步(TC指数),并与不同类型国家所产生的逆向技术溢出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中国对新兴国家(地区)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果最好,其次是发达国家(地区),最后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地区);中国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与外国研发溢出呈中等关联度,其中,与来自新兴国家(地区)、发达国家(地区)的逆向技术溢出关联度较强,而与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地区)的逆向技术溢出关联度则较低。因此,中国应调整对外直接投资的海外布局,在巩固新兴国家(地区)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始向发达国家(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8.
一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不仅与国内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提高有关系,而且与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有关系。包含在商品中的知识通过进口渠道扩散到进口国,或通过专业人员流动、学术会议、期刊杂志等渠道溢出到进口国,带动进口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步提高。如何定量地研究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对进口国全要素生产的贡献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技术溢出的分类、溢出渠道、技术溢出的测度和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溢出的计量关系四个方面对进口贸易、技术溢出与进口国全要素生产国的关系进行全面的梳理。  相似文献   

9.
韩国在山东省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世界技术进步成果、追赶发达国家的重要途径。首先利用索罗余值法测算了1988-2003年间山东省的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建立回归方程测算了韩资与山东省技术进步的相关关系,得出结论认为韩资的技术溢出是山东省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在此基础上从山东省引进韩国投资的特点与引资的方式方面分析了技术溢出效应较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进口贸易通过利用外部资源对一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本文通过对Coe和Helpman的C-H模型的拓展,从行业的角度采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进口对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表明:虽然国外和国内的R&D资本存量均对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的的促进作用,但通过进口的间接作用国外R&D资本存量的贡献明显大于国内R&D资本存量;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的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存在明显差异: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大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行业。  相似文献   

11.
FDI对内资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及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1999~2007年地区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FDI对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内资工业部门工业增加值、劳动生产率和增长方式的影响,重点探讨了FDI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表明,FDI能与各地区的贸易、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对内资工业部门产生正的溢出效应,促进内资工业部门产出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产出增长的方式在全国及西部地区属于粗放式增长,在东部地区属于集约式增长,中部地区的增长方式不确定。  相似文献   

12.
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中国统计年鉴》1 981 - 2 0 0 0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和外国直接投资数据 ,对几种相对显著的溢出效应进行计量分析 ,结果表明 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正向经济效应和溢出效应是明显的 ,应继续实行鼓励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 ,充分利用外国的资金、技术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延边地区FDI的技术传播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资引进必然伴随着技术引进,它通过跨国企业内部的技术转移和区域内产业间的技术传播,使区域产业生产率得到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增长。IreneBertschek的数理模型证明了FDI的增加和进口的增加促进国内企业产品生产工艺的革新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然而,在外资规模小且关联程度低的延边地区,通过Aitken与Harrison模型和IreneBertschek模型的计量分析,得出FDI没有技术传播效果的结果。因此,延边应提高外资引进效益,注重引进适合的高新技术及关联度大的外资,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14.
以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家具企业为样本,运用ACF-OP法测算中国家具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了空间集聚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家具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中国家具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密度图接近正态分布。二,空间集聚不利于促进家具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验证了威廉姆森假说。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促进家具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空间集聚和外商直接投资二者的互动效应显著地促进了集聚经济的正外部性及家具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三,出口对家具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验证了家具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存在。同时,研发创新和企业年龄对家具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存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政府进行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决策依据.文章从工业企业生产率视角识别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和地级市统计数据,考虑城市人力资本变量的内生性后,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研究城市人力资本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本后,城市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比越高,工业企业的产出越高,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显著,且人力资本正外部性主要存在于人口规模300万以上的大城市.从工业内部看,行业内人力资本正外部性随城市规模扩大逐渐增强,而行业外人力资本正外部性随城市规模扩大逐渐减弱.从企业异质性看,高新技术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大企业从城市人力资本提高中获得的正向溢出效应更大.此外,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越高,地理区位距离港口越远,越不利于工业企业产出的提高.文章的研究结论表明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发挥大城市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对新时期经济可持续增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贸易溢出模型的扩展,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建立技术溢出模型,对我国四大区域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揭示出影响各区域技术进步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四大区域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国内研发资本的溢出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国际技术溢出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东部地区技术进步主要依靠自主创新,FDI对中部地区技术进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西部地区技术进步依靠国内外资本的注入和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国内外先进技术溢出都对东北地区技术进步有较大地促进作用。实证研究结果为实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营改增”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中国2000~2017年的上市企业数据建立理论模型,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营改增”政策如何通过减税效应、研发效应和分工效应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依据资本密集度、企业规模与产业关联度差异对企业进行分样本回归,考察“营改增”改革对异质性企业生产率的差异化影响。研究认为,“营改增”改革减轻了中国企业税收负担,同时通过促进企业研发与产业链专业化分工的途径提高了中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营改增”带来的研发创新效应体现出对大企业研发促进更大的熊彼特效应,带来的专业化分工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依赖于产业链的完整度;税制改革增强了高产业关联度行业中的企业专业化分工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对低产业关联度行业的专业化分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着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零售业2005—2011年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零售业FDI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DI的进入确实对我国零售业产生了正向的溢出效应,其影响力的大小为中部&;gt;东部&;gt;西部;资本密集度对我国零售业产生了较小的负面效应,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是影响我国零售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零售企业规模在西部的影响力比在东中部地区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