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当代的欧洲,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以传统保守著称的英国迎来了离婚时代,英国的离婚率在西欧国家中是最高的,成为了当代英国最为突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纵观20世纪英国婚姻和家庭的社会变迁,之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末爆发"离婚革命"风潮,其内在动因主要在于一个世纪以来英国社会性舆论和性价值观的转向导致传统婚姻价值观改变,性观念和性价值观的变化,直接导致人们婚姻、家庭和生育观的变化,从而使得传统婚姻和家庭遭遇空前的严峻挑战,理解性舆论的变迁有助于我们深层次解读英国离婚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英国传统的两性婚姻和家庭遭遇离婚潮的严峻挑战。二战之后,英国福利国家创建和新离婚法改革对英国的婚姻和家庭影响深远,然而离婚后引发的诸多"社会病"却成为英国严重的社会问题。离婚造成了庞大的单亲家庭群体,而且对离婚后单亲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影响。由于婚姻和家庭的大量解体,社会失去稳定阀作用,当代英国政府在保守党和工党政府的不同时期采取了诸多努力,建立相应机制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负面影响,以重建英国婚姻和家庭。  相似文献   

3.
以湖北省J县J村为个案,以J村的离婚现象为具体分析对象,采用半结构与无结构访谈法,描述了农村离婚现象在J村的具体样态,就农村离婚现象的具体样态展开分析,对农村夫妻关系、婚姻市场、伦理、家庭结构变迁进行讨论。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打工大潮的兴起,婚姻市场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原有的小区域婚姻圈被全国婚姻圈所取代.而妇女在这种婚姻市场中占据了优势地位,这种结构性的变动反映在家庭结构的变动上就是大量离婚现象的出现。伴随越来越多的离婚现象的发生且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理解,人们的家庭观念与伦理开始发生变化.核心家庭本位的观念也逐步为个体本位的观念所取代,而这种观念与伦理的变化又反过来再生产出家庭结构的变动,从而进一步加速了农村的离婚和夫妻关系的解体。  相似文献   

4.
《简爱》以其独特的视角揭示了19世纪英国婚姻制度存在的弊病,对当时的婚姻制度提出了质疑,并由此提出自己的爱情婚姻观。了解了19世纪英国的基督教婚姻制度(包括结婚和离婚制度),就对更好地解读《简爱》这部小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展开,中国社会进入了急剧变革的时期,封建传统的婚姻观念开始裂变,同时对旧有婚姻制度带来了猛烈的冲击,西方先进的婚姻制度和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受。出现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离婚自主的现象,这是中国人追求西方民主、平等、自由的一种体现,也是中国传统婚姻向现代婚姻转变的征兆。这种转变冲破了封建家庭主义的束缚,对于反封建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促使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生活,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了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对于人们思想的解放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展开,中国社会进入了急剧变革的时期,封建传统的婚姻观念开始裂变,同时对旧有婚姻制度带来了猛烈的冲击,西方先进的婚姻制度和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受。出现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离婚自主的现象,这是中国人追求西方民主、平等、自由的一种体现,也是中国传统婚姻向现代婚姻转变的征兆。这种转变冲破了封建家庭主义的束缚,对于反封建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促使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生活,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了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对于人们思想的解放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950年5月颁布实施的婚姻法,将五四以来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等现代观念以立法形式确立了下来。该法对于革除中国乡村传统的婚姻陋习,建立以一夫一妻制为基础的现代婚姻制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其颁布实施的最初两三年里,由于舆论宣传上的临时性与突击性、婚姻法文本本身的不足、组织的缺位等原因,致使广大乡村民众普遍将婚姻法误读为离婚法与妇女法,并导致了大量的自杀与被杀现象。这表明,改变传统婚姻制度,建立现代婚姻制度,实现社会的现代转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实现这个过程有赖于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8.
民国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在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个领域都有着明显体现。随着新思想、新观念的传播和新婚姻法律的颁布,传统的以夫权为中心的离婚制度开始向以男女平权为原则的离婚制度转变,中国传统婚姻制度由此受到猛烈冲击,并出现一些新变化。《大公报》在1927~1930年设立《妇女与家庭》专栏,比较详细地报道了当时天津女性的婚姻家庭状况,尤其在离婚问题方面给予女性更多关注。该报关于女性离婚事件的报道和讨论显示,这一时期天津女性的离婚原因、主动提出者、离婚年龄等方面均与传统婚姻不同。  相似文献   

9.
对英国伊丽莎白时代婚姻社会的分析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伊丽莎白时代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人文主义思想和新教观念的传播、贫富差异、人口增长和流动等,引起当时婚姻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并开始具备近代意义上和资本主义婚姻制度的特征。从英国社会婚姻制度的变化中,可以引发出我们对婚姻的基础、婚姻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婚姻的交换价值、婚姻中的妇女地位等问题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0.
家庭历来被视为社会的细胞。古代罗马的家庭制度是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家长制家庭,而作为家庭的基础和家庭父权产生的最重要原因的婚姻,在罗马私法中.就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十二表法前,罗马的婚姻制度纯粹为“有夫权的婚姻”,女子出嫁后即与母亲家脱离关系而加入夫方家庭,完全处于夫权统治之下,此时婚姻与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变革期,行进在全面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离婚的制度实践伴随着婚姻家庭立法的多次修改不断完善,在传统和现代的碰撞中生成的离婚法理也由于《民法典》的出台而沉淀下来。在现代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离婚法理表现在文明、制度和人的三重维度中,离婚自由和离婚权利是社会进步的文明表征,离婚是规范婚姻家庭关系、确认爱情消亡的法律制度,离婚是合法解除婚姻契约、正当调整社会关系的善治程序。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细胞是家庭,家庭的基础是婚姻,因而婚姻关系的变动能折射出社会变迁的节奏。作为社会急剧变化形式的经济危机,除对社会整体造成沉重打击外,对个人及家庭的婚姻关系也有不容忽视的冲击。在上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中,各国的婚姻关系就出现了与寻常不同的变动特征,结婚率与离婚率均呈下降的趋势,这在同时期的上海地区也有明显的体现。这也充分说明了社会经济因素在婚姻变动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英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国际迁移为美国工业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科技骨干;二战后英国实力的整体下滑使其人才流失的趋势不可逆转,而美国的人才智库则不断被充实。英国科技人力资源移民美国的历史体现了英、美两国国力的兴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技人力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已成不可阻挡的趋势。知识创新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实行自给自足的人才政策,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凭人才引进从根本上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出台与改革相关政策、制度以提高本国科技人力资源的素质,吸引国际化高端人才并推动本国人力资源回流,必将成为关系各国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立法原则是立法主体据以进行立法活动的重要准绳,是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实践中的重要体现.婚姻法关系到千家万户,作为其重要内容的离婚制度,在进行立法设计时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指导原则,即保障离婚自由,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子女最佳利益"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坚持明确性原则及坚持一致性原则等.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离婚制度和婚姻法.  相似文献   

15.
婚姻关系是人类生命得以延续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婚姻关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然而,在生活中,第三者破坏他人婚姻的事件屡见不鲜,我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排除了第三者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可能性,因而在多数情况下第三者破坏他人婚姻不用承担责任。这条规定不但不利于保护婚姻关系的稳定,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情杀、仇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增多等。对于破坏他人婚姻的第三者责任,在立法上应予以明确规定,以更好地保护婚姻关系、稳固家庭。  相似文献   

16.
婚姻的充分自由包括结婚的充分自由和离婚的充分自由。根据恩格斯关于婚姻家庭的论断,以历史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1950、1980年颁布的《婚姻法》、2001年修订后的《婚姻法》和2011年《<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认为,建国后,我国婚姻法变迁呈现出以婚姻的充分自由为导向的特征,解释(三)更是恩格斯婚姻家庭论断和婚姻充分自由在现代社会的倡导和实践,是改善妇女地位的催化剂,能促进夫妻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婚姻生活,更好地实现可持续的家庭幸福。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政府通过福利和税收等一系列调控手段缩小了贫富差距,促使阶级矛盾逐步缓和,促进了社会整体和谐发展。对英国政府和谐社会观的探析,有利于全面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规律和社会本质:国家把贫富差距调控到贫富双方均能承受的程度,实际上是为了维持剥削关系的继续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德国法定离婚理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民法的离婚理由修正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修正后的离婚法以婚姻破裂为唯一的离婚理由,以分居时间为基准构建离婚理由体系。其法定离婚理由制度包括婚姻破裂的基本要件、最短分居期限、破裂推定、分居概念、苛刻条款等制度。改革至今几十年来法定离婚理由的实施效果有助于我们从中窥探现代离婚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