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京都有一座知名禅院。 禅院建成后,建筑师请天皇来御览。天皇在禅院里边走边赞叹:“这里真美.真是日本最漂亮的庭院。”说着.天皇指着院里池塘边的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是整个庭院里最美的石头。”站在一旁的建筑师听后.马上命人搬走这块最美的石头。天皇诧异地问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块石头得来不易,移走太可惜了?”  相似文献   

2.
日本平成天皇有两个皇子,长子浩宫(皇太子),次子秋筱宫。平成天皇和皇妃美智子对他们的教育非常严格,在日本广泛传为佳话。 1965年,平成天皇的第二个儿子降生,采取了“对长子自由,而对次子严厉”的育子方针,这并不意味着天皇和皇后对皇太子娇生惯养。事实上,在皇室史上,就是由他们提出废除乳母制度。不设置专门的培育人员,而由自己来亲手培养教育子女的。在公务繁忙之时,美智子不在家就用备忘录委托身边的人教育孩子。 这个备忘录中记载的育儿基本方针中说。“自己扔掉的东西尽量让他自己捡回来”,“尽量避免‘不伦不类的…  相似文献   

3.
日本平成天皇有两个皇子,长子浩宫(皇太子),次子秋筱宫.平成天皇和皇妃美智子对他们的教育非常严格,在日本广泛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4.
简讯     
10月25日,日本国明仁天皇和皇后在北京接见了为中国的水稻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日本专家原正市及夫人。天皇和皇后亲切地向原正市询问了他在中国推广旱育稀植水稻秩技术的情况,并对他多年来在中国的辛勤工作给予了  相似文献   

5.
关于孙中山一生的传记、评论等文章资料已有多种问世,其数量之多不胜枚举。然而我对孙中山先生的了解或者说我自以为对他有了真正的认识是从两位日本人的手记和日记开始的,而不是从厚厚的传记作品及繁多的评论文章。这两位日本人对现在的五十岁以下的日本人来说却几乎是陌生的。一南方能捕这个名字所起来好像是南九州山脉中占山为王的山大王的名字似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了解南方熊捕的日本人当中恐怕只有现已谢世的昭林天皇一人,而在亚洲范围内、在中国人当中惟有孙中山先生为其知己,这样讲并非言过其实。南方能捕于明治维新的前一…  相似文献   

6.
平民皇妃美智子与日本明仁天皇的爱情故事,被人们称为“世纪之恋”。根据日刊《微笑》的报道,我们把这段被称为“世纪之恋”的轶闻趣事整理编译如下,以飨读者。1957年8月18日,在日本首都东京以北不远的避暑胜地轻井泽的网球场上,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ABCD网球双打淘汰赛。出场参加比赛的都是在轻井泽别墅避暑的日本上流社会的子弟们。为了使全部人员都能上场,比赛委员会将弱者与强者搭配开来,以使团体赛的各参赛队的力量均衡。委员把上场的人分为ABCD四组。按规定,必须是A组的人与D组的人,B组的人与C组的人结对。…  相似文献   

7.
东西方文化中,其中较大的差异便是东方国家较为重视集体主义,而西方国家更为重视个人主义。同处东方的中国与日本,自古以来便有着集体主义的历史传承,但因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下,也使得两个国家集团主义存在较大差异。
  从中日的集体主义发展的进程来看,两国都以“家族主义”或者说是集团主义为伦理标准。这种家族主义与古代东北亚地区的农耕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农业社会发展的初期,农业生产生活需要农民协作完成,所以在一个区域的人民相互协助,协作生产的互动性活动比较多。从而形成了集体活动的部落进一步发展成为集团。久而久之浓厚的集团意识也逐渐形成了。而日本的集团意识就是典型的起源于稻作文化。日本人的文化在以后的发展的过程的中,逐渐形成了生命-体感,“和”的精神,天皇观念,祭祀礼仪等方方面面,最终直接形成了日本社会所独特具有的集团意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为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以能够耕种的土地为基础形成的“农业共同体”,于是形成这种传统集体理念的根源。中日两国从古至今都是崇尚以国家利益为先、先国后家、先集体后个人的精神,极端鄙视自私自利的个人利己主义。古代7世纪,日本圣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条宪法》中第一条就规定了:“以和为贵,无忤为宗”,强调以天皇为统治中心和精神中心的国家集团意识。1868年日本政府颁布的《五条誓文》中更是要求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大展经伦”,这都足以体现在国家的发展中集团主义的突出重要性。中日两国都推崇个体要融于集体中、个体只有通过对集体的奉献才能最大化的体现个体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自从十六世纪日本大将丰臣秀吉公然狂叫“灭亡中国,天皇居北京”,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出现福泽谕吉、北一辉、大川周明极端皇权主义、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所谓“思想家”,以及日本与袁世凯密订21条和田中亡华奏折以来,日本亡我之心不死,成为国策。明治维新之后,先占我琉球群岛(即现冲绳),继于1894—1895年发动甲午战争,清廷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尤其是1931年“9·18”日本帝国主义霸占东北之后,对我国侵略得寸进尺,步步紧逼,国无宁日。先是满清王朝昏庸腐朽,后是南京政府反共误国,对日屈辱、退让,招致国难空前,大祸临头。这…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因为我们的GDP超越了日本,国内有很多的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就想当然地认为我们不论在哪些方面都已经超过日本了。特别是日本经历了大地震和大海啸的重创,经历了核泄漏的沉重打击,就天真地认为日本真的已经风光不再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川端康成作品的解读,一方面是分析川端康成作品与日本本土文化的内在关系,另一方面探析了在中日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川端康成作品发挥出来的作用:首先,帮助人们更加了解日本语,以便与日交流。其次,川端康成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广为流传也验证了我国与日本文化的不断交融,中日双方对彼此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最后,川端康成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思想表现了日本文学的特点,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川端康成获得的巨大成就,关键是他在刻画和分析日本本土文化时细致周到,情节精心铺垫,将现代的心理刻画以及传统的日本本土文学表现手法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创作手法,给作品赋予了独特的魅力。本文将透过日本本土文化,来深入地解读川端康成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阐述了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日语教学中存在的忽视日本文化教育问题。日语教学不单单是指语言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日本文化意识,同时让学生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课堂上要结合教材内容将相关的日本文化知识教授给学生,调动各种手段、创造各种机会为学生营造一个立体鲜活的日语语言氛围。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对日本语言和日本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日本纵式的社会结构对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日本人的日常表达中,更深深植根于日本人的行为意识里,研究日本社会结构与日本人行为意识的关系对我们了解日本人的行为方式将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因此,从日本社会结构出发,分析日本人在对“内”、对“外”时的不同表现,对深入探讨日本人的行为意识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平松守彦先生在日本长期所从事的“一村一品”运动,是一种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以行政区和地方特色产品为基础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20多年来,“一村一品”运动在平松先生的推动下,走出大分,走向世界。平松守彦先生曾经在日本内阁商工省担任电子政策处长、国土厅长官官房审议官等职,为了家乡大分县的富足,他毅然辞去了京官,回到了大分,担起了日本大分县地方官这副担子。日本大分县位于日本西南部,曾是农业水平低下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平松守彦从1975年任大分县副知事起,直到1979年任知事至今,在长达27年间,平松始终在推广宣传…  相似文献   

14.
《阴翳礼赞》是谷崎润一郎的随笔代表作,也是谷崎论日本文化的名作。《阴翳礼赞》从日本建筑美中的阴翳美出发,衍生探讨了家居、艺术等与文化的关系。谷崎在《阴翳礼赞》中强烈表现出回归传统的审美意识的愿望。他在文章中强调了日本民族审美的独特性,主张礼赞阴翳和日本的传统美。《阴翳礼赞》体现了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美学观点,而审美情趣与文化又有着紧密的关联。本文从《阴翳礼赞》出发,通过分析形成阴翳美这一日本传统审美情趣的原因,试探究从中反映出的日本人的传统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明治政府继承幕府时期海军发展的思想,又经历了明治维新,在富国强兵指引下,日本以制海权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改变了日本在海权认识、海军战争观念及海军近代化体制上的诸多弊端,走上了近代海军强盛之路,同时不可否认的是马汉“海权论”也为日本走上扩张、军国主义的道路提供了某种支撑。  相似文献   

16.
日本人的羞耻意识是封建社会的产物,美国人类学者鲁丝?本尼迪克特所编著的书《菊与刀》中第一次对这种文化进行了定义。通过其说法,日本被看作是以羞耻的文化为基调的国家,日本人的意识中羞耻的意识是最为重要的。日语的惯用语是日本民众在漫长的语言文化生活中逐渐创造并丰富起来的。不仅在表达上生动、活泼,而且也形象地反映出日本民众的生活情趣、时尚他们的思维习惯,是日本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而羞耻意识作为日本人行为举止的道德准绳,烙印于日本人的生活之中,那么二者如何相互联系进而对日本人的日常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列举说明予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对日本游戏孤岛化的追根溯源,实际上就是对日本文化的一次探寻。日本游戏厂商对日本本土市场的固守,暴露了其思维上的桀骜顽固与守旧。含蓄唯美的审美情趣成就了日本游戏独特的魅力,却也导致了作品的千篇一律。日本玩家孤立封闭的游戏方式源于“服从集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深远持久、潜移默化。日本游戏业凋零的背后,其文化的复杂性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
采访毛丹青是我酝酿已久的心愿。毛丹青旅日已经10多年了,他近8年来的职业是商业,在紧张的公务之余,他竟成功地译注了日本古代佛教净土宗的经典《叹异抄》在中国大陆出版,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他写出了一篇篇清丽的散文,对日本民族文化和心理做出了细致深刻的揭示,这种揭示不是书斋里的学理分析,而是作者踏遍日本山山水水,接触到日本社会的各个阶层后的鲜活体验。他把这些文章辑为《发现日本虫》一书,在1996年底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后,短短一年半时间,就有10余篇书评在海内外发表。我们总是习惯于在书斋里皓首穷经,然后白纸黑…  相似文献   

19.
今年4月26日, 日本自民党总裁、日本新首相小泉纯一郎委任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的女儿田中真纪子为外务大臣,由此田中真纪子成了日本第一位女外相,也是日本政坛有史以来女性所担任的最高政府职位。英国《金融时报》对此发表专题文章称,“‘田中’重现江湖,在日本政坛掀起涟漪”。一 田中真纪子言辞犀利,素有“铁嘴”之称。她的父亲田中角荣曾于1972年至1974年任日本首相。田中再通过自己的奋斗、挣扎和努力,在七八十年代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田中军团”。只是由于洛克希德案后,“田中军团”内部派系间斗争、田中角荣身体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日本出现了少子高龄化问题,该问题的出现对日本社会诸多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日本少子高龄化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日本的少子高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