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内贸易是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的国际贸易现象 ,正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各国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应用 Grubel Lioyd指数和竞争力指数对我国九十年代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实证分析 ,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产业内贸易理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所产生的产业内贸易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是增强一国外贸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 ,并且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外贸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应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发展取向 ,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引资质量和大力发展差异产品来提高我国外贸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量分析表明,江苏的工业制成品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但整体上存在向产业间贸易偏离的倾向,江苏产业内贸易的趋势与产业的竞争力不吻合,竞争力稍强的产品产业内贸易正在弱化,而产业内贸易稳定的产品竞争力又不强。只有提升产业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江苏产业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GL、MIIT、HIIT与VIIT指数测度中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并基于引力模型对影响其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俄服务贸易总体上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模式发展的,并已处于较高发展阶段,但产业内贸易对新增贸易额的贡献度不足;在影响中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市场规模、市场开放度、贸易不均衡度及贸易政策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是中国农业大省,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连续十二年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以水产品、蔬菜、水果、畜产品和食用油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市场主要有日本、东盟、韩国、美国和欧盟.出口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山东省农产品整体具有较强竞争力,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贸易互补性强.在山东省五大主要出口农产品中,水产品和畜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水果和食用油籽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水果、蔬菜、水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畜产品和食用油籽国际竞争力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服务业、服务贸易的规模发展迅速,服务贸易已逐步由产业间向产业内贸易模式转变。目前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服务贸易的发展呈现出产业内贸易的特点,菲律宾服务贸易在向产业内贸易过渡,东盟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则还是产业间贸易类型。而对中国-东盟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服务业的规模和贸易壁垒的高低,其次是人均GDP和FDI,货物贸易对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影响最小。因此,加快中国-东盟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各国要降低国内企业的垄断经营地位;加强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适度引导外资流向金融、保险、通讯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度较高行业。  相似文献   

7.
世界贸易格局日益出现深刻变化,产业内贸易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为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贸易的发展为我国产业内贸易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我国贸易格局还基本上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总体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应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与经济动态发展相一致的产业内贸易,通过产业内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借以获取动态的国际贸易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主导出口产业,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要比产业间贸易重要得多。产业内贸易不仅可以使机电产品规避或减轻国际上日益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抵制,还可以使机电工业在技术进步、产品高度差异性和显著的规模经济中获得更多的贸易收益。本文试图从实证角度,通过对机电类各产业部门外贸显性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水平状况和变动趋势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索机电产品出口实质性增长的潜力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采用G-L指数、BI指数、MIIT指数和VIIT指数,测算了2000-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并实证分析了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整体上较低,但双方半数类别农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量主要源自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的作用也在加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增量的主要源泉,其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明显增强;中国与沿线各地区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与东南亚、南亚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与西亚及埃及、中亚及蒙古、中东欧及西欧则一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相对经济规模、贸易距离、产品差异度、市场对外开放度、外商投资、贸易不均衡、收入不平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和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均显著影响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10.
通过2001-2007年部分类别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分析,得出中日产业内贸易指数朝向高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产品质量上,中日两国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使之从低质量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向高质量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过渡发展,是促进中日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对中韩文化创意产业各类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中国文化创意产品对韩竞争力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证明:中韩各类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还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为主;与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相比,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明显偏弱。  相似文献   

12.
中韩钢铁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韩钢铁产业的总产业内贸易、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和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汇总水平上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是中韩钢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而具体贸易产品组的产业内贸易模式却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对中韩钢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总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与平均市场规模、人均国民收入差距、中国实际利用韩国的直接投资额以及中韩钢铁产业的贸易总额均有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而与中国钢铁产业的规模经济以及中韩两国钢铁产业的技术差距负相关;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除了与规模经济的相关关系为负之外,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协整关系均是正向的.这种研究结论对我们的政策制订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及组成是衡量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为了准确评价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对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服装业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整体产业内贸易发展比较缓慢且水平较低,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纺织业各子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产业竞争力高低不一,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其中纺织原料产品竞争力较弱,产业内贸易程度相对较高;服装类产品比较优势稳定且显著,但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纺织机械产品处于比较弱势,产业内贸易水平也较低,但呈上升趋势。最后就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服务贸易对服务业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的贸易和就业格局发现,服务贸易与服务业就业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协调。采用面板数据模型从多视角实证分析了我国1997—2007年间的服务贸易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导向率和工资水平与服务业总体就业呈负相关,而进口渗透率和产出与总体就业呈正相关,不同经济类型的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存在差异,集中表现为对国有经济单位和城镇集体经济单位的影响相似,而对其他经济单位的影响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美电子信息产品贸易得到快速发展,作为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在中美贸易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利用SITC第三版分类下三位数的中方数据,借助G-L指数修正后的G-L指数和Aquino矫正指数分析了中美1992—2007年间电子信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情况,并采用GHM方法测算其产业内贸易类型。结果显示:中美电子信息产品从较低水平的产业内贸易转移为产业间贸易,且仍呈下降趋势;产业内贸易类型呈现以低水平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的格局。分类考察中,各产品的比重和G-L指数都存在较大差异,中间产品贸易占了较大比例;中美电子信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结构不稳定,中国仍处于电子信息产品国际产业链的下游。因此,重视加工贸易的结构转型,并逐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将是后期中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产业内贸易理论与台海两岸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台海两岸机电产业内贸易为例,对克鲁格曼产业内贸易关系理论进行论证。根据克鲁格曼提出的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成因观点,对比克鲁格曼产业内贸易与要素比例关系的发生条件,结合台海两岸现实数据,对这一理论的局限性作了分析。通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参数估计,判定两岸机电产业的规模经济发展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平均成本比较分析台海两岸的机电产业规模,建立产业内贸易指数与平均成本的相关分析,以此判断二者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规模经济确实影响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不过,与克鲁格曼理论不同的是,在要素比例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之间仍然可以发生产业内贸易。本文的分析扩展了产业内贸易成因的解释范围。  相似文献   

17.
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标志着当代国际贸易的内涵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多边贸易体制日臻完善。服务贸易自由化被纳入了多边贸易体制管辖之内 ,意味着中国和世界各国一样 ,将在一种新的多边规则下进行服务业市场开放和服务贸易活动。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应根据当代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研究制定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服务贸易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部分新兴服务贸易领域加快发展,出口增速正在赶超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已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但同时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总体仍比较落后,存在着服务贸易部门结构不平衡等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针对当前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加快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仅是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也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和提高我国出口竞争力的需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必须加快服务业发展,因为服务业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尤其是从我国现实看,当前我国服务业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采取对策,化解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加快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