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艺术批评不仅是艺术品与大众鉴赏之间交流的平台,也为艺术家创作提供了灵感与建议。然而,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介入了艺术领域,商业化的自媒体艺术批评偏离了对艺术本质的探索和研究。以艺术批评在网络自媒体环境中的现状出发,通过对比研究、理论分析等手段梳理自媒体对艺术批评的影响和自媒体环境中艺术批评的渐变发展,总结艺术批评在网络自媒体环境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提高网络大众的审美判断,引导网络自媒体积极客观地构建艺术批评环境,为网络自媒体艺术批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大众传播媒介是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领域,其自身的发展壮大和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媒体管理体制。本文从分析我国现时代的媒介环境入手,即通过对媒体属性和传媒产业功能的界定以及对我国传媒所处的政治、经济和国际环境的分析,指出应从进一步明确政府媒体管理的指导思想、深化媒体管理体制的改革、积极推进政府媒体管理的法制化等三方面积极推进政府媒体管理改革;特别强调在媒体管理体制改革中要进行媒体的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调整媒体的规划布局、深化媒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党管媒体是党领导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随着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媒体市场化、网络化、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党管媒体的内外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在坚持党管媒体原则的前提下,增强党管媒体的环境适应性,切实改善党管媒体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在变化了的环境下进一步把握舆论导向的主动权,真正实现党管媒体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
社会化媒体发展日渐迅猛,在这一媒体环境下,每一位普通的网友和手机用户,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披露者和意见的表达者。社会化媒体为公众的自由表达和更充分地享有知情权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舆论引导工作因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社会化媒体时代,舆情热点层出不穷,覆盖领域异常广泛,舆论引导呈现出新的变化。面对新的媒体环境,必须创新舆论引导方式方法,从技术掌控、生态营造、螺旋控制和议程设置上寻求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之策。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时代,随着数码复制技术的发展,旧媒体艺术的光晕被新媒体造成的冗余环境所遮蔽。在相当程度上,冗余环境会造成人们的审美疲劳,而冗余对光晕的遮蔽会造成旧媒体艺术的萧条景象。但旧媒体艺术并没有消亡,旧媒体艺术的光晕并没有消失,它依旧以其母本价值捍卫着其生存的合理性。另外,旧媒体艺术还在新媒体环境中产生种种改变,增加了对新环境的适应性,获得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微博、微信、推特等自媒体的出现,为网民提供了自由表达意见和舆论聚集的场所。同时,由于自媒体的草根性、自主性、 匿名性等特点,也为网民情绪的集中及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平台。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不仅伤害了当事人,也对自媒体舆 论环境的营造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从传播学的视角对自媒体环境下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及过程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群体性事件对自媒体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进行舆论引导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样式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媒体格局,而且也极大地改变了消费者的媒体接触习惯、消费观念以及企业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等.面临媒体环境和营销环境的急剧转变,我国传统电视媒体长期积累起来的扩张冲动和力量日益增长,媒体间、节目间的整合成为电视媒体规模发展、整合营销的不二选择.笔者简要分析了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整合营销的现状、模式、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媒体作为重要的社会监督主体,在政府监管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较低的问题,从理论层面分析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外界因素;立足媒体监督视角,建立政府与企业在环境信息披露中的演化博弈模型,对政府与企业的策略选择和演化稳定策略进行分析;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研究,分析各参数的变化对政企策略选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加大媒体监督力度可以督促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和提高政府监管效率,但媒体监督力度过大会弱化政府监管效力。因此,政府在完善媒体监督机制,加大媒体监督力度的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9.
[提要]县级融媒体是打通媒体融合“最后一公里”的枢纽平台,是打破乡村社会治理结构性困境、实现乡村“善治”的重要引擎。县级融媒体在坚守媒体属性边界上拓展服务功能,实现引导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功能平衡。本文依据“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探析了基于乡村社会治理的县级融媒体建设的内涵、平台定位及其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县级融媒体的底色是“媒体”,既是参与主体,也是互动平台,在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应充分释放其媒体效能,实现“媒体平台+”政务、商务、服务三足鼎立的平台型融媒架构,通过技术的培养、组织的保障、环境的支撑,建构政府、媒体、社会、市场多元要素聚合联动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的内部环境问题至今还没有受到媒体和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部分媒体舆论监督的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进行考察后认为:媒体舆论监督的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是否科学,内部环境是否适宜将会直接影响到新闻舆论监督的效果。要促进舆论监督的良性发展,在良好的外部环境构建尚需时日的情况之下,媒体更应该重视内部环境的改造。  相似文献   

11.
2014.10.23全媒体时代图书馆文献采访面临读者个性化和馆藏内容多元化的挑战,从分析全媒体信息环境下对图书馆文献采访的影响,图书馆采访利用全媒体工具的作用,在全媒体信息环境下对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众传媒的高度发达,对纯文学而言既有危机也有生机。其危机表现为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上纯文学生存空间的变化:纯文学自身阵地的缩减,一些依托于大众报刊的文学副刊消失,没取消的报纸副刊由过去的文学性向新闻性、消闲性转化。新的机遇则是:以数字化网络为核心的媒介融合,特别是网络和手机短信与传统纸质大众传媒的融合,使纯文学的生存和发展获得了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媒体时代的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批评样式,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从其产生之初,便引发学界对其存在价值与意义的质疑,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但媒体批评是顺应信息社会快速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兴的批评类别,无论对其持否定意见还是肯定性的认可,都值得当下文学批评家所关注并思考。文章试图对媒体批评进行学术性界定,并将其置于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对其价值作了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在交互性较强的新媒介环境下,任何社会公众既是媒介信息的传播者,又是媒介信息的受众,其参与媒介素养教育具有直接性、较强的时效性、便利性特点。社会公众参与媒介素养的可能路径包括碎片化的直接参与和组织化的间接参与两种形式。两种形式效能的发挥与拓展总是受制于特定的抑制性因素:缺位的保障制度、低位的公众教育素养、短缺的资源、缺失的媒介素养教育组织。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相关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网络环境下 ,资源共享成了网络时代图书馆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取向 ,与资源共享相关的一些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 ,如网络环境建设、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文献保障体系等 ,只要解决好这些问题 ,才能真正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16.
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儿童信息世界中的信息内容、信息建构及信息差异发生了变化。其作用原理在于电子媒介改变了儿童的信息表征、信息解读、信息互动。为此,可以从两个方面给予回应:一方面,明确并保障儿童的媒介权利,发挥儿童生命张力;另一方面,学校、家庭、社区三主体共同开展儿童媒介教育,三者合理分工形成教育合力,让儿童在真实的媒介环境中学会生存、发展自我,从而做到对电子媒介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学思想着眼于媒介方式与整体社会文化走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对电子媒介信息的批判是其重要内容。本文以电子环境中的信息为对象,从"条件"、"载体"、"后果"与"性质"四个方面进行审视,阐述波兹曼的电子媒介批判观,揭示电子媒介信息对社会文化倾向的深远影响。波兹曼的电子媒介信息批判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政治传播是政府发布公共信息、传播意识形态和引导公共舆论的重要手段。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媒体被简单地当作“工具”和“喉舌”,新闻事业唯一的任务就是宣传意识形态。改革开放后,媒体的主体性得到承认,媒体的功能变得更加多元,舆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面对新闻体制出现的重大变化,政府的政治传播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缩小媒体行政管理的范围,主动公开公众需要的政务信息,习惯在舆论随机监督下行政,并为公民直接的政治参与打开制度性渠道。政府只有转变了政治传播的思路,才能更好地与群众沟通,营造出一个健康、有序、和谐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9.
信息时代大众传媒高速发展,媒介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农村大众媒介的接触情况仍不乐观,农村传媒生态的良性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建设。本课题通过对吉林省四平地区农村传媒受众接触情况及传媒环境的抽样调查分析和研究,总结农村传媒生态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有益于优化农村传媒生态,使大众传媒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智媒趋势下,内容科技推动了信息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全流程的智能化深度变革,催生了新的业态、新的应用和新的服务。与此同时,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从人机协同向人机共生和人机融合演化,从“二元对立主体”向“复合型共同主体”转变。由此衍生出的智能传播的伦理问题,为人类社会新的生存形态的有序发展提出了挑战。对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