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武汉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武汉公共交通的发展状况与当前武汉人口密集、车辆高速增长、交通拥堵问题目益严重的现状,列举武汉公共交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的从公共政策角度提出了具体解决对策,以进一步构建和谐武汉公共交通,促进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与武汉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彭升  刘媛 《中南论坛》2010,5(1):126-128
本文结合武汉公共交通的发展状况与当前武汉人口密集、车辆高速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列举了武汉公共交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地从公共政策角度提出了具体解决对策,以进一步构建和谐武汉公共交通,促进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与武汉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城市公共交通大体经历了兴起、繁荣和衰落三个阶段.1830-1890年为“马拉街车”时代,是公共交通起步阶段,同一时期,地铁、缆车和通勤铁路也发展起来;1890-1920年为“有轨电车”时代,是公共交通的繁荣阶段,有轨电车成为这一时期城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而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由于公交行业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以有轨电车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开始衰落,美国逐步进入“汽车时代”.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佛山市公共交通客流和公共交通设施现状的调查,掌握了居民出行规律和客运交通特征指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了公共交通现状的水平.在分析佛山市未来社会经济、城市发展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客流分布特点、发展态势及客流交通的生成变化特征,采用经验加模型系统方法,科学地预测发展需求.结合佛山市的实际,分析了公共交通的优劣势,确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方针与目标.对公共交通政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确保实施公共交通目标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公共资源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源泉,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和崛起源于对区域内公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关键在于对区域内公共资源的整合和高效利用。通过阐述长株潭城市群公共交通资源整合发展的必要性,对长株潭城市群交通现状分析与把握的基础上,揭示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公共交通资源实现有效整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钱炎 《金陵瞭望》2008,(8):63-63
关注民生,“公交优先”成为时下热门词汇,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决策部署,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政府为市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理念已成为各方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城市一体化与出行方式的多样化,要求建立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系统。一体化的公共交通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本文侧重从公交运营整合的角度出发,探讨深圳市公交运营一体化发展中的经营整合问题和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圳市公交运营一体化发展的阶段目标。  相似文献   

8.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被认为是缓解当前交通拥堵与空气污染的一项有效措施。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与国外发达城市相比,我国公共交通发展并不完善,对于探讨公共交通与空气质量关系的研究不够深入和全面,主要是针对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系统。因此,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应符合我国实际国情,并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9.
解决好城市出行问题,地面公共交通占有重要地位.在改革发展中应将“互联网+班车”新业态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统筹考虑,完善公共交通地方性法规和相关配套文件体系.在法规政策等方面,借鉴香港在市场化运作、专营权制度及运营监管中的有关经验和教训,在法规制定上确立地面公共交通运行的基本制度,开展长期政策研究,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完善监管,并在具体政策法规中对线路规划调整制定客观科学的方法,从而构建起满足新时代城市居民需要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地面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各种交通工具的比较发现,只有按照以人为本、人车路协调、区域差别的原则对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进行人性化的规划和建设,才能够满足以“舒适、畅达、安全、环保”为目标的城市公共交通需求;城市道路公交人性化的规划要点包括确立道路公交的优先发展,合理设计城市道路公交换乘系统;保障措施包括从资金上保证公交的发展,保障公交车辆优先通行,立法为公交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郑洁 《金陵瞭望》2011,(6):81-81
建立公共交通文化体系是公共交通行业信奉和倡导的.并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的价值理念。近年来,公共交通事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孕育了新的思想和理念.创造了颇具现代意识和行业特色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公交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公交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阻碍了公共交通重要作用的发挥。解决好城市公共交通问题刻不容缓。就此提出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大陆公共交通企业目前因为主要由国企垄断经营,在成本上升、客源下降的情况下,正逐渐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如公共交通线路的招标与竞拍等。接着探讨和归纳了欧洲几个典型国家公共交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同模式和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及它们走入误区的教训。最后在分析和借鉴中国香港公共交通经济体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大陆公共交通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措施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4.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战略,而公共交通的定价和财政补贴问题一直是公共交通发展的难点。文章通过分析公共交通票价与居民收入水平、企业经营成本和政府财政补贴等的关系,剖析居民乘坐公共交通的弹性特性,指出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企业化定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效用函数研究了政府价格补贴对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和企业制定公交票价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政府价格补贴的优缺点,提出分类财政补贴和建立票价补贴联动机制的建议,为城市交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中国城市交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对几种公共交通方式的比较优势研究,并借鉴美国和香港城市交通的经验与教训,提出解决中国城市产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公交客流预测对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和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调查重庆市南岸区公共交通现状的基础上,以南岸区目前公共交通出行量、社会经济和城市人口数据为基础,采用“四阶段”法对南岸区公交客流出行生成量、出行方式分担率、出行分布进行预测,得到2020年南岸区各交通小区公交出行分布矩阵、公交客流通道客流预测和2020年南岸区公交通道客流分布图,为南岸区公共交通的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共交通优先已成为中国政府的城市发展策略之一。探讨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新模式以及具体措施,客观地评估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仅在政府执行公共交通优先计划中越来越重要,还可以为提高公共交通服务的载运能力和服务质量提供决策依据。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应体现在法律和规章的框架上,通过授权法建立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和大容量快速交通项目。借鉴国际社会的经验,从出行者选择交通出行方式的行为决策角度出发,确定影响人们选择公共交通方式的主要因素,建立公共交通载运能力与服务水平指标体系,引导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面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8.
公共交通优先已成为中国政府的城市发展策略之一.探讨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新模式以及具体措施,客观地评估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仅在政府执行公共交通优先计划中越来越重要,还可以为提高公共交通服务的载运能力和服务质量提供决策依据.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应体现在法律和规章的框架上,通过授权法建立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和大容量快速交通项目.借鉴国际社会的经验,从出行者选择交通出行方式的行为决策角度出发,确定影响人们选择公共交通方式的主要因素,建立公共交通载运能力与服务水平指标体系,引导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面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私人小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突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成共识。但对发展公共交通的探讨通常过于注重如何降低居民出行的经济成本,片面强调公交优先是对工薪阶层和低收入人群的优先。为了引起人们对私人小汽车与公共交通竞争发展条件下被忽视的"公共理念"的关注,使公共交通真正成为所有人的选择,必须在"公共理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一系列发展公共交通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快速公共交通网络,包括地铁、快速公交车(BRT)和快速路公交车系统在内,是北京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承载了全市每日超过50%的出行流量.然而,快速公共交通网络的优势往往被出发地/目的地与快速公共交通网络节点之间低效率的接驳机制所抵消,这直接导致了北京市快速公共交通网络的“最后一公里”困境.作者在2010年提出了区域微循环公交系统理念,通过环状短程公交线路将乘客的出发地/目的地与快速公共交通网络节点连接起来,为交通网络末端接驳问题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解决方案,并在北京市公共交通优化工作中得以实施.基于作者的研究成果,北京市于2010年起开始在试点区域开通区域微循环公交线路.但是,在微循环公交方案的推广过程中,由于车辆购置成本的原因,线路未使用方案中设计的中小型公交车进行运营,而是继续使用已有的大型公交车,也未采取公交停车场分时段复用等机制,从而导致微循环线路难以较为理想地发挥作用.作者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包括引入中小型新能源公交车等一系列北京市区域微循环公交系统优化方案,并根据应用实例,对实施优化前后的线路运营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证明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进一步提高了北京市区域微循环公交系统的适用范围与运行效率,并有效降低其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