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目前,全球化的浪潮正迅猛地席卷整个地球村。当我们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置于全球化的语境下,用“星球意识”重新观照,会有许多新发现:过去我们由于过分强调世界各国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而忽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世界各国文学的影响;中国 20世纪文学发展流变的轨迹是在现代化与民族化、自律与他律的合力场中进行的;关于重写文学史,在综合中西方文学史写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还原历史”的新文学史观。对于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应综合中西阐释学的智慧,以中国的评点法为主辅之以西方各种分析方法解读文本;现当代文学教改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文学的人文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2.
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是在新时期以来30多年的教学和教材编撰的经验及科学研究成果积累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部具有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总结性的教科书和研究专著。它以现代性为选取史料、描述历史和理论阐述的基本价值参照,对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在史料的发掘、新的研究成果的吸收和理论观点的创新等方面均有突出贡献,尽管由于编写者的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学术研究的态度使其作为本、专科学生的教材而显得偏难或不适用,但其对整个现当代文学学科总结性的把握和丰厚的学术原创性带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上的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3.
为了弘扬东方文化 ,总结和汲取 2 0世纪以来全球东方学研究的理论财富 ,推动中国东方学研究在新世纪的发展 ,促进中外东方学界的交流和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与互补 ,北京大学于 2 0 0 1年 5月 16日至 18日举行“东方文学与东方文化———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1〕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围绕这个主题分别就以下议题进行研讨。  一、关于东方文化   (一 )东方文化综合研究 北京大学赵杰教授在《东方文化的魅力和东亚文化的精髓》一文中认为 ,面对人类千年嬗变和东西交流时空交叉点上研究东方学和东方文化 ,确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  相似文献   

4.
从欧洲大学及学术研究机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现状看,他们更加注重凝聚着东方哲学和美学精髓、体现汉民族文化本真语言特性的作品,同时把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世界社会主义文学的一部分,关注其历时性的发展进程以及东西方文学理论和现象的相互影响和差异。但是欧洲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系统的研究体系。欧洲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在理论视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在高校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一席,在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校园里甚至掀起了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热潮。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变化,现在作为基础学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日益受到冷落。一方面,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时不断被压缩,由于各种公共课、通识课增加,加上双休日等因素,各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大都只剩下100课时左右,约等于80年代的一半。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21世纪10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代表性著述的调查,探讨了目前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的得与失。文学发生学与文学的现代性辨认、向左翼回归以及知识分子研究与文化研究是目前学界的三大研究范式。这些研究范式表现出与西方思想资源译介的对应关系和与中国现实的紧密顒合两大特点。学科的自觉与研究边界的自省当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俄两国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苏联及俄罗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与传播却鲜为人知。文中将对俄罗斯在这一领域里的翻译与研究给予介绍,其中的一些观点以及他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特点及其评价,对国内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老舍的创作面及作品数量,老舍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矛盾的集中表现;生活创作经历、与其他类型作家的比较、老舍创造的人物形象;老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独特性的进一步挖掘等三个大部分的综合,彰显了老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文化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成为主要的话语资源之一,与文学地位的日益边缘化、西方主题的中国语境化、文学批评的自我封闭以及知识分子批判精神的回归有关。"文化研究"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它突破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科意识,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主动权;它开拓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惯性视域,强化了文学研究的开放性和伸展性;它淡化了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经典观念,把非经典、非精英文化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当然,"文化研究"也还存在着如何转化、如何批判和如何深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何建构具有民族特性,又能有效阐释当代文学实践的理论话语,是文艺理论领域至今仍未解决的课题。本文论证了"现代性"追求对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深刻影响,认为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主要资源应是当代中国与西方业已形成的各种理论话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是直面当代中国文化的变化发展,确立强大的实践性品格;二是超越狭隘封闭的本土主义立场,拥有更为开放的现代性视野;三是立足于现当代文艺理论,有机吸纳并改造民族的传统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东方儒学成为东、西方共同瞩目的研究对象是在当代的事 ,然而东方儒学作为东方学的一个概念的成立 ,却是有着深厚的全球文化背景和久远的历史文化渊源。无论从东、西文化的差别 ,东方文化的不同类型 ,以及东方文化的中国文化圈内各国所受到儒学的影响来讲 ,儒学都应该成为东方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今日的儒学 ,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种古老的学术文化层面 ,它经历了近代以后东西文化的碰撞、冲突、融和 ,经历了东亚一些民族国家的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 ,以及文化的觉醒而得到新生 ;在内容上 ,它包容了东方以及东方学在地理、政治、经济 ,乃至民族、文化、文明、社会发展、经济活动等多方面的内涵。当代东方儒学的复兴 ,给我们作为儒学原发地的中国 ,对于儒学的重新认识和定位 ,及儒学研究的发展 ,都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走向成为当今学术界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中国写作问题的语境出发 ,分析当代中国写作基本特点和发展形态。主要讨论了白色写作与零度写作观 ,文本间性的写作观 ,消费时代的身体写作 ,最后探讨全球化时代中国身份的“重新书写”。认为当代中国写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为谁写、怎样写、写什么 ,应该在“发现东方”的文化策略中坚持“中国写作立场”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使中国当代写作话语成为可以同西方中心主义写作话语对话和互动的东方话语代表。  相似文献   

13.
和谐是中华法律文化传统的基本理念,对东亚一些国家的法律体系产生过深远影响。当代和谐法律理念是东亚法律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内生动力,是对西方传统法治进行反思与超越的结晶,具有对东亚法治甚至人类法治产生一定效用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东亚地区各国的古代文化和文明,存在着诸多共同的特征,构成了世界古文明系的重要一极,同时也是环太平洋文化圈的重要文化策源地。正是基于这种特殊地位,与会专家就“东亚文明和传统文化”、“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中国文化和越文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当代政治哲学和社会学中个人主义与社群主义两分法 ,本文探究了东西方社会制序在近、现代的不同型构和演变路径差异中的深层文化原因。文章指出 ,西方现代市场经济秩序和法治社会有其个人主义文化根源 ,而传统中国社会和东亚诸社会中的 (家族 )社群主义 ,可能是东方尤其是传统中国社会在近代未能自发型构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主要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中国小说大规模传播到了周边的朝鲜、日本、越南,直接促进了东亚地区汉文小说创作的全面兴盛.中国小说在东亚的传播与东亚各国汉语学习的旺盛需求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汉语学习尤其是汉语口语学习便成为明清通俗小说得以在东亚各国广泛流传的重要契机.对中国体制的模仿及文化崇拜,给中国小说在东亚的广泛传播带来了机会,也为东亚汉文小说的创作和发展创造了契机.正是在吸收和改编中国小说的过程中,朝鲜、日本及越南的汉文小说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本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问题主要是文化问题,文化多元主义是当代全球状况的一个构成特征。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在探讨中国文化的命运问题。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民族危亡和中西文化碰撞中发生的,现代文学的这种发生语境决定了现代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有着密切关系,其具体表现和发展趋势主要有两点,一是对文学进行文化批评,一是文学研究走向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白话文运动的出现和展开,不能仅从文学内部或语言内部的演变来看待,在社会时势出现巨大变动的历史语境中,白话文运动是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内容。在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中,欧洲和东亚诸国用民族方言俗语改造书面语言从而抵抗传统帝国的语言宰制,而白话文运动则是用大众化的语言形式来替代文言文这种本就统一的民族传统语言形式。白话文运动的历史推动力来自于打败了中华帝国的西方,在中西文化意识形态的连接和冲突中,民族文化的主体性问题在各派知识分子身上凸现。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主义、台湾文学和全球化趋势对文学体制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主义和台湾文学是我多年关注的课题,两者都在全球化加速的21世纪初受到不小冲击,产生了一些质变,使得许多旧有的研究典范不再适用,鞭策我们去探寻更具诠释力的分析框架.比如说,以东亚为范畴的比较文学框架.全球化和区域整合是一体的两面;近20年来的全球化趋势下,东亚地区茁生了一个强劲的、生气盎然的文化市场,区域内部的文化交易量骤增,学者们也开始用心思索这个地区所呈现的、有别于西方的现代性样貌.全球化趋势下新的文化生态逐渐成形,随之而来的是文类位阶的调整和美学意识的转变.或许回溯一下文学当初被型构成一个现代性体制时的历史状态,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线索,帮助我们透视正在发生的诸多看来颇为陌生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高飞 《国际论坛》2012,(2):51-55,80,81
民族国家的出现推动了近代全球国际社会的形成、规范和发展,然而今天国际政治中围绕民族国家出现了一个政治悖论。一方面,民族国家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另一方面"国家利益至上"的民族国家又阻碍了国家间的合作,加剧了全球矛盾。全球化要求世界各民族在历史的革故鼎新中不断更新转化。解构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以及东亚从中华文明体到近代民族国家体系的变迁过程,有助于我们发现当代东亚地区"领土争端"、"历史问题"矛盾的根源,也有助于我们借助中华传统文化解决当代全球性挑战,构筑以合作为基础的新型世界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