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罗尔斯分配正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一是他认为分配正义的核心就是平等;二是提出了分配的差别原则;三是阐述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认为在分配中要加强政府调控。罗尔斯分配正义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美国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罗尔斯通过继承契约主义传统并批判功利主义正义观,建立了自己的正义理论。罗尔斯正义论的核心是平等,他认为正义总是意味着平等。罗尔斯的正义二原则集中体现了罗尔斯的平等观点,第一个原则是对自由权利的平等分配,第二个原则是对机会和利益的平等分配。罗尔斯对正义的论证是从起点的平等到结果的平等。差别原则是罗尔斯正义论核心中的核心。正义二原则试图达到的就是一种普遍的平等。罗尔斯所追求的是一种平等主义而非绝对的平均主义。作为新自由主义的代表,罗尔斯试图融合自由和平等,建立一种自由的平等主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正义如何来分配,尽管罗尔斯和诺齐克都赞同正义首要性,但罗尔斯更为强调平等。他通过设定“原初状态”,在此基础上借助正义的两个原则来解除“无知之幕”,使得最少受惠者得到补偿,从而实现平等;诺齐克认为正义的首要问题不在平等,而在于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他借助“持有正义原则”通过“最弱意义的国家”来反驳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尽管二者对如何分配正义分歧很大,但他们都是围绕经济领域中自由与平等孰更优先的问题展开。罗尔斯和诺齐克的正义观的矛盾反映了西方社会自由与平等观念的矛盾,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与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罗尔斯“分配的正义观”要分配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尔斯的"分配的正义观"从平等的权利出发,主张用"公平正义的两个原则"来取代功利主义,认为除非有充足理由证明应当不平等,否则就应当平等,并根据公平的正义原则分配公共资源和自由体系.考察了罗尔斯的分配的正义,对深入研究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利益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笔者以沃尔泽对社会正义和平等的论述为基本线索,阐述了他与罗尔斯在一系列问题上所持观点的区别,认为在对正义(权利)的不同理解背后,实际隐含着他们对共同体、善、平等概念的不同理解和假设。沃尔泽认同一种价值-意义共同体,而罗尔斯只承认政治共同体;沃尔泽不承认有一个统辖所有社会物品(善)的社会基本结构,认为各领域应该是自主独立的,并因之不承认罗尔斯所谓的“基本善”,进而否定罗尔斯整个理论追求——基本善的分配正义原则——的意义。沃尔泽提出了“复合平等”论,而罗尔斯主张一种发展基础的平等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罗尔斯的社会与正义、法治与自由、万民法与国际正义的思想作了梳理并进行了阐释和分析,认为其正义理念是罗尔斯政治和法律思想的灵魂,无论是作为社会正义的制度安排,民主立宪制的确立与运行,法治与自由的维护与保障,都以其正义理念为出发点和归宿。罗尔斯的政治法律思想,充分张扬了新自由主义和新自然法学派的政治正义和法律理念,表达了他对文明社会和全球化背景下对“正义”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7.
分配正义是当前西方政治哲学论辩的焦点之一,从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分配正义传统到罗尔斯视域中的分配正义,其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审视分配正义的古今之变,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分配正义开始与财产权相关联,以德性为根基的分配正义让位于以规则为核心的分配正义。将分配正义的概念置于西方思想史的总体境遇中,连接分配正义与财产权的关键纽带就是苏格兰启蒙运动。思想史上,苏格兰启蒙思想家最早对现代产权理论进行了系统阐发,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位思想家,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通过将分配正义与财产权相联系,在对传统分配正义德性原则深刻反省的基础上,基于现代社会产权理论,侧重从规则的向度重构了现代分配正义的理论语境,为当代分配正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分配体系,各种社会物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如何使社会成员的利益和负担的分配更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构成了分配正义问题。为了解决分配正义问题,罗尔斯提出了两个原则:最大平等自由原则和差别原则。从作为正义论起点的原初状态的假设,到最大最小值的选择规则,再到两个正义原则的最终得出,罗尔斯对其正义原则进行了系统论证。罗尔斯的正义原则,一方面为社会福利作为社会基本善存在的必要性提供了政治和道德支持,另一方面为社会福利从差等正义向契约伦理的正义观转变提供了理念基础,同时也为社会福利制度订立过程中程序正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正义问题凸显的当代中国,从当代西方正义理论范式中寻求建构正义社会的基本元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罗尔斯等人分配正义观的解析得出,分配正义内在于权利平等自由,权利自由、过程平等是罗尔斯等人分配正义理论共同坚守的底线。分配正义理论范式之争本质上是自由、民主、平等、正义在政治基本价值体系中排序及其正义与善关系之争,争论背后的焦点则是对国家权力正当性的追问。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诺奇克和罗尔斯看待平等、国家的功能和分配问题上的不同观点,指出诺奇克主张的正义是尊重人们选择权的程序性的正义,罗尔斯主张的正义是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实质性的正义。二者揭示了正义的两个性质。  相似文献   

11.
分配正义问题的实质是如何促进社会合作的健全持久,它应该是一个具体的、相对的问题.围绕"公平正义"这一理论命题,梳理政治哲学各流派之论点,通过比较的方法,对罗尔斯<正义论>中分配正义理论进行了进一步论述.认为分配正义的主体应该多元化,除了福利政策之外,公民美德教育和现代慈善事业是缓解分配正义冲突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罗尔斯《正义论》的理论旨趣是建立一个人与人合作的良序社会,这使他在构建正义理论时立基于对人性的深刻分析并将人性作为其分配正义的基础.罗尔斯分配正义的人性基础,可以为当代中国构建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罗尔斯的政治正义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宪政的反映。罗尔斯所致力于达成的目标,是建立一套适合于现代多元民主社会的最基本政治正义原则,寻求在现代多元民主社会条件下建立最起码的社会政治正义秩序。罗尔斯的政治正义思想对确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政思想的价值范畴、寻找中国宪政建设的现实基础,提供了真理式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罗尔斯政治哲学在德国古典哲学、英美分析哲学、社会契约论、功利主义政治学、当代经济学等众多领域有不同的思想来源,呈现出从洛克、休谟、卢梭、康德、黑格尔(斯退士)、马克思到维特根斯坦(马尔柯姆)、伯林、哈特的多重来源。在斯退士的直接影响下,摆脱基督教成为罗尔斯思考社会正义问题的逻辑起点,黑格尔哲学为罗尔斯构思正义理论提供了体系框架,分析哲学为他论证正义理论中的诸多原则和概念提供了精细的方法指导,当代经济学为罗尔斯解决正义问题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路径。由于罗尔斯本人有意隐瞒其中的某些思想来源,尤其是隐瞒了他同黑格尔和斯退士的关系,形成了所谓“罗尔斯的秘密”,导致中国学者误读了罗尔斯两个正义原则,进而误读了罗尔斯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5.
科恩从在一个分配正义占优势的社会中,人们在物质方面可能得到的利益大致上是平等的这一平等主义的命题出发,论证了罗尔斯的差别原则没有证明基于刺激的不平等是正义社会的特征,也没有确立被罗尔斯视为正义的不平等的正义性。  相似文献   

16.
罗尔斯正义观虽然在其论证正义的前提、过程和目的等方面包含有功利的考虑 ,但是并不能归结为功利主义 ,罗尔斯在对可能功利、分配差别的考虑和正义的论证等方面超越了功利主义。罗尔斯正义观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可能性的考虑脱离了现实性的基础 ,而使其正义观具有较多的理想色彩。从解释学的视角看 ,作为社会正义的共识应是可能功利与现实功利的统一 ,是每一个具有正义前结构的个人视界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大卫·施朗斯伯格(David Schlosberg)的《对环境正义的界定:理论、运动和自然》一书,旨在深入理解美国及全球范围内环境和生态正义运动中所体现的各种有关正义的含义。作者认为,正义理论已经超越了以罗尔斯为代表的单纯的分配正义模型,而形形色色的环境正义运动正是对正义理论发展趋势在实践中的确证。在施朗斯伯格看来,无论是一般意义上的正义还是环境和生态正义,仅仅关注分配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8.
罗尔斯第二个正义原则旨在解决经济与社会利益分配中的正义问题。该原则的适用范围是所有“社会合作”的参与者 ,不包括私人领域的女性。这一原则以男性价值为基础 ,只关注物质财富和利益 ,忽视决定分配方式的制度背景。所以 ,即使分配制度是正义的 ,女性仍无法得到真正的平等对待。女性主义要实现平等的目的 ,仅仅靠分配正义是不够的 ,必须改造罗尔斯的分配模式 ,把决定分配的制度背景作为正义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罗尔斯的正义论不只是对传统正义观的继承,更是对其的创新和发展。它较为深刻地论述了个人与社会关系这一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基本问题。分配正义是转型期中国社会遇到的核心问题,是诱发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源之一。罗尔斯所提出的解决分配不正义的基本原则和设想,给我们勾画了一个自由又平等的社会愿景。其《正义论》可以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社会不正义的极其优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罗尔斯认为国家具有道德特性,并将国家分为五种类型。前两种(自由人民、合宜人民,统称为良序人民)是人民社会的成员,后三种(法外国家、负担不利条件的社会和仁慈的专制主义社会)不是人民社会的成员。在此基础上,罗尔斯认为自由国家有对非自由国家进行战争的权力,保护人权可以成为战争的理由,战争中应遵守战争的规范,即区别对待原则和比例原则。罗尔斯主张国家间合作,但反对建立世界国家;主张国际援助,但援助不是注入资金,而是改善被援助国家的制度环境;主张国内正义原则,但反对国际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