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内容: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以特定人群共同体的地方性文化为消费对象,以期对异文化进行感知、体验和认知,从而达到休闲、娱乐和自我叠加的消费过程。东道主为了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迎合旅游者的消费取向,一方面对地方性文化进行文化重组,另一方面也会以地方性知识体系为规训,自主地确定旅游者的消费边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表现为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文章以阿细祭火仪式在文化旅游情境中的境遇为例,分析地方人群共同体如何重组遗产、确定遗产的消费边界,从而实现遗产的自我活态存续。  相似文献   

2.
针对部分城市发展中出现的文化消费空间与文化消费观割裂、重建设轻运营、 生产生活消费分离等“新城市病”,以场景理论为分析工具, 系统梳理从设施到场景的城市文化消费空间演化趋势,探讨城市文化消费空间的活力生成机制。研究认为,从便利设施、邻里结构、文化活动、文化消费观和多样化人群等场景要素及互动关系入手,城市文化消费空间活力营造是个系统性工程,关乎到便利设施等物质要素的完善,也关乎社会网络关系、空间品牌等软性要素的支撑; 既要通过便利设施、邻里关系、多样化活动的组合来吸引消费人群,更要重视特定文化消费观及生活方式对多样化人群的集聚作用。研究还认为,要从空间投入和产出机制思路出发,推动消费设施与文化消费观联结,丰富空间形态与功能,重视空间经营,提升空间粘性,打造创意社群,积累创意网络资产,通过营造整体性消费场景来提升城市文化消费空间活力。  相似文献   

3.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地方性知识是指各民族的民间传统知识,其使用范围要受到地域的限制。通常的科学研究虽然也会接触到地方性知识,但是很少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文化人类学及其当代分支学科--生态人类学则不然,它不仅高度关注各民族的各种地方性知识,而且致力于发掘、整理和利用地方性知识去开展生态维护。这样的研究取向容易引起世人的误解与责难,也因此造成了地方性知识保护与利用的困难。为此,文章列举我国各民族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地方性知识事例,说明它们在生态维护中的特殊价值,借以重申生态人类学关注地方性知识的深层考虑。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的文化消费形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人们一方面拒绝传统的文化消费形式 ,一方面却陷入当代文化消费中无所适从。人类传播方式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1.口语文化 ,2 .印刷文化 ,3.电子文化。“大众文化”“通俗文化”正在削解“精英文化”“主流文化” ,文艺工业化、商品化使文化消费更为便捷与符合人性 ,同时也在诱导人性的堕落 ,人们情愿相信虚拟的世界而不愿面对现实。具有深刻人文关怀的文化艺术 ,要么战胜虚无 ,抵抗庸俗 ;要么放弃立场 ,自我消亡。  相似文献   

5.
地方作为与中心相对应的话语,逐渐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现代性与后现代语境中,人类学领域中的“地方”已演化成为一种认知系统。在地方性实践活动中,当传统与现代、全球与地方在地方性实践活动中遭遇时,地方感的缺失造成了空间的迷失和精神的弥散,地方主体通过调整与再造地方认知分类,可以逐步完成地方性知识的解构与重构。  相似文献   

6.
人类学的文化研究是以地方性知识的挖掘分析为主要任务。在文化研究发展过程中,研究者逐渐创建了一套采集与利用地方性知识的理论方法体系。这套理论方法能帮助研究者立足经验主义的治学原理,通过对特定人群社会生活实践的近距离参与,采集包含地方性知识的田野信息,再从田野信息到文本资料的加工转化过程中完成对地方性知识及其功用和意义的客观科学解释。这种地方性知识的采集与利用能帮助研究者有效进行文化研究所需要资料的挖掘、整理和分析,从而形成有助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一、大众文化消费的形成和特点 在探寻大众文化消费形成源头之前,首先必须要找到对其具有重要影响的主干因素,现代大众文化消费由于受到这些主干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从而构成一定的文化消费指向。 第一,历史传统。历史传统必然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一种心理凝聚作用。尽管消费者心里有不同层次的分化,但都立足于这一具有继承性文化基础之上,特别是,一定民族具有特定的文化土壤与悠久传统习俗,在持续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将逐渐凝聚为既具稳定性与延续性,又不断发展变化的、统一的大众文化消费心理与消费结构。 第二,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开放或封闭、时代背景的稳定或动荡,都将对大众文化消费活动产生不可低估的直接影响。正是这“总的气候”决定了大众文化消费的纵横发展。在一个封闭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消费必然局限于稳固、陈旧的消费模式与形态,而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则推动大众文化消费的发展与革新,形成多元化空间、开放性思维、网络化结构三者融合的新型文化消费特征。新的消费需求不断代替旧的消费传统,高层次的消费内容及内在精神动力又对整个社会的消费活动产生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社会 ,知识资源取代自然资源成为社会主要消费对象和生产动力。作为构建良性知识资源消费与再生系统重要一环的精神文化消费倍受社会青睐。其消费地位与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大幅上升 ,促使精神文化消费水平、质量不断提高。与之相应的是精神文化产业的发展 ,精神文化产品的日益丰富和消费者素质与知识创新能力的增强 ,进而再有力推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服务经济的扩展,文化消费在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有关文化消费的文献也日益增多。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文化消费的研究成果,从文化消费的内涵、特征、分类、功能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给出了简单的评价,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10.
消费在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从社会学视角看,消费是结合经济与文化的社会活动过程,亦为人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的链接点;消费选择表明,消费生活显露了人通过自己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双重角色与他者结成一定的分工、合作、交换和互动的社会交往关系。消费文化对人们消费选择的调控,可见于后现代享乐主义的种种社会表征,而对消费文化层面的深度阐释提示:后现代享乐主义与人们消费选择彰显内在关联;消费者追求经济效用最大化实为消费个体进行"意义"建构和趣味区分。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民俗研究从历史研究的传统维度转向注重当下人们的生活世界,开始重视民俗的意义理解和文化阐释,强调将民俗事象纳入地方社会的历史进程和整体社会结构中加以考察。"空间"是社会文化理论的一个核心主题,"文化空间"作为指称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形态和样式的人类学专门概念,已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和保护实践中。而民俗作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切相关的领域,却鲜有人关注其空间属性和空间视角的研究。民族民俗文化空间主要有日常生活文化空间、人生阀限文化空间、节日聚合文化空间三层面。通过回族民俗文化空间的建构分析,能更好地展现出回族民俗文化超越时空的人生意义、凝聚精神的社群意义、承传文化的民族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均存在分歧,而合理界定其内涵和范围,对于中国将来制定相关立法具有积极意义。以国际公约和国家、地方有关规定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被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等具有社会进步性的活态文化遗产。其范围包括:(1)民间文学艺术;(2)民间传统知识及实践;(3)文化空间;(4)其他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力求进一步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中华大地有丰富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 ,近 2 0年来这方面的开发已十分显著 ,尤其是民俗文化村的建立 ,不仅拉动了当地的经济 ,而且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养。民族风情旅游在今后的发展中 ,切忌攀比 ,应充分展现各民族独具一格的文化 ,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 ,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4.
甘肃“地方普通话”特点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普通话"是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出现的-种带有不同程度方言特色的普通话的非标准形式.本文从抽查普通话水平受测者的测试录音人手,归纳出了甘肃"地方普通话"的特点,并加以诊断性剖析.  相似文献   

15.
地方性知识是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广泛概念。本文以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灾变救治为例,对地方性知识在脆弱生态系统维护中的价值进行探讨。在分析石漠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发掘利用各民族地方性知识,以完成对石漠化的灾变救治。  相似文献   

16.
民间传说是我们了解地域文化的途径,也是反映当地百姓情感的精神载体.地方民众通过创作和讲述历史人物传说,及不断修改其内容来表述自己对历史人物的感情和评价,显示出其复杂感情和矛盾心理.社会记忆理论可以解释这一做法及其合理性.流传在广西博白的绿珠传说,地方文献中也有记载.该传说反映出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冲突和融合,也体现出大小传...  相似文献   

17.
民俗之“民”,即民俗主体的范围,在中外民俗学史上一直是引起争议的问题,近年来尤为引人关注。从区分社会情境的角度来界定“民”的范围,可将社会情境分为两种类型:生活情境和公务情境。生活情境中的任何人都是“民众”的成员,生存在民俗模式之中;而在公务情境中,人会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契合自己此时的公务人员身份。生活情境可进一步划分为文化背景与现场处境两部分。情境分析法也是一种很有解释力的民俗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者多将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对故乡"民俗"的呈现视为是一种客观写实性反映,却忽略了乡土小说创作与这一时期"民俗"概念的引进、作家"民俗"视野的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究其底乃是对"民俗"这一概念的历史性缺乏敏感。因为"民俗"是一个现代概念,把故土的种种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视为"民风民俗"来进行写作和评论乃是一种现代性现象。对"民俗"视野建构过程的分析将深化对乡土小说现代性内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在"非遗"运动甚嚣尘上的当下,应注意探究和开发"非遗"事象中所蕴含的信仰因素。这样才能从民俗文化"内价值"的角度去理解其内涵,探索其传承机制,从而达到真正尊重当地民俗文化传承主体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这一理念也有利于对"非遗"概念进行全面的理解,从而推动"非遗"运动的健康发展。而只有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民俗文化产业才能呈现出良性循环之势,从而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充分认识和理解"非遗"中的信仰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地方普通高校尽管属于中国大学体系,但在地理区位、办学定位、文化传承、服务社会等方面与中心城市的重点大学有着明显差异,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精神培育的走向将对这些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大学精神含义的辩解,明辨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精神的培育困境:即地理区位的困境、历史沿革的困境、政策支持的困境、文化自觉的困境、办学特色的困境和服务社会的困境。在地方高校大学精神培育过程中要着力凝练人文精神、创新办学理念、契合社会发展、打造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