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曲折探索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认真梳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科学总结和借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汲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训,对于促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为大众理解和掌握,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走出书斋,走进大众的视野和思维领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总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和教训,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为更深入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身的目的进行研究,这将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方式的优化和路径的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表现为知识普及目的、大众思想启蒙目的、彰显时代性目的、实现民族文化转型目的等;其缘由主要在于提升大众马克思主义知识水平、适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需要、促进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型、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他倡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方法途径等问题进行探索,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5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通过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概念的深入解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大众"的层次性要求,并以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三个层面的"大众"为对象,分析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5.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在现阶段所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本文试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入手,从“为大众——化大众——大众化”三个层面探讨其实践方略,切实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有一支专业的理论队伍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现从理论术语、政治范畴到大众语系的转换;必须要以舆论宣传为阵地,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人民大众耳熟能详;必须采取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大众普遍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7.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成效不显著,主要问题在于“大众化”偏离了大众的实践,成了单一的意识形态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源自于对大众实践的反思,因而是面向实践的精神提炼,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理论特质为它回过来指导大众实践提供了基础.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的在于帮助大众澄清生活的意义,获得理性思维的能力,使大众认清自己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性与目的性,从而在社会活动中能正确认识社会现象,讲理性.同时,大众实践的形式是多样的,因而决定了大众化的途径的多样性,这要求我们走出书斋,贴近人民生活,积极探索新的大众化途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化大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和必然要求。在中国革命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同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化大众是辩证的关系,是过程和目的、手段和结果的统一。应当通过大众化和化大众的双向互动,努力使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深入大众的血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反思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从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有进展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推进也是比较成功的.但是理论界学术界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学院派作风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马克思主义与大众之间横亘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学院派作风主要表现为理论脱离生活,躲避问题,从而远离大众.因此,反对学院派作风,重建面向当代"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只要不"自我放逐"到时代之外,时代就不会将马克思主义"边缘化";马克思主义只要不远离大众,大众就不会抛弃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大众性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特征。从政治社会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需要、在坚持科学性的前提下突出大众性3个方面论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众性。  相似文献   

11.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从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有进展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推进也是比较成功的。但是理论界学术界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学院派作风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马克思主义与大众之间横亘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学院派作风主要表现为理论脱离生活,躲避问题,从而远离大众。因此,反对学院派作风,重建面向当代“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只要不“自我放逐”到时代之外,时代就不会将马克思主义“边缘化”;马克思主义只要不远离大众,大众就不会抛弃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加以运用、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建党90年来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中,致力于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可集中概括为“为了大众、依靠大众、服务大众、提高大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机统一和相互促进,在向政策举措的及时转化中体现理论的本质要求,促进政治认同;在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中巩固扩大社会基础,凝聚思想认同;在向大众文化的融入渗透中增强传播有效性,增进价值认同;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合一中提高话语感染力,构建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13.
从运用语言的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创新、宣传、推广、普及马克思主义话语,并使之成为社会优势话语的过程。为此,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话语转化问题。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必须在思想层面上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才能为大众所需要;必须在语言形式上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才能为大众乐于接受;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与语境,才能始终如一地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4.
列宁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理论与实践联系,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毛泽东直接吸收和借鉴了列宁的许多思想与历史经验。在列宁思想的影响下,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的民族特点和现实国情,以此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前提;以群众本位为指导思想,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力量;重视群众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利益需求的保障和满足,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驱动力量;利用学校、报刊等多种渠道并通过自我教育、学术探索等多种方式为马克思主义走进大众建构了多样化途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随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而开始,许多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作了许多的思考,其中以毛泽东最为突出,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探索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内在关系,合理的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代表作,《大众哲学》不仅开辟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先河,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且还在认识论等方面为毛泽东的《实践论》写作提供了经验借鉴。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大众哲学》是中国思想史上“新启蒙运动”的前驱,它的成功经验为当前在新历史的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有益的范本和重要的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播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是在大众传播学语境下如何更广泛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简言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一个政治传播学问题。因此,首先应当科学地分析当前政治文化语境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为确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代表作,《大众哲学》不仅开辟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先河,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且还在认识论等方面为毛泽东的《实践论》写作提供了经验借鉴。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大众哲学》是中国思想史上"新启蒙运动"的前驱,它的成功经验为当前在新历史的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有益的范本和重要的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改革开放赋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选择性、包容性、竞争性等开放性优质,并基于这一视角论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开放性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双向互动:一方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开放性优质满足了人民大众对理论的功用需求和文化心理的多样化需求,适应了大众的接受偏好,促进了大众的接受选择,从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另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引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着眼现实问题的解决,也进一步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图景的边框已被学人们粗略地勾画了出来,从丰富多彩的研究成果中提炼出三个问题进行专题讨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普通大众的喜怒哀乐,应以大众之眼看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们通常认为的"大众"似乎充满了惰性,但如果跳出社会分层的视角转而以文化的视角看待大众,更能发现大众的首创精神。一些蹈常袭故的研究方法及某些所谓的"定论"应与时俱进地更新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