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从对高等教育产业化这一概念的界定出发,从理论领域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现实运行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趋势的动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的回顾与展望,揭示了其必然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不是产业,更不能产业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教育不是产业和产业部门。高等教育同样是国家(政府)作为义务主办的社会公共事业。教育产业化就是商品化,而教育是不能作为商品买卖的。高等教育产业化即商品化,不仅使绝大多数人更多地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而且会扩大贫富差别,并加剧、激化社会矛盾。因此,所有国家都没有把高等教育产业化,我国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的社会主义国家尤其不能把高等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化,不是新思想、新理论,在我国社会经济改革中重新泛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3.
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步伐 ,发展民办高校等是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基本思路。要面向市场经济、面向基层、面向企业、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发展高等教育。教育是产业 ,但不能“产业化”。高校体制改革是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产业化,是我国近几年来一直争论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有其积极的意义也存在许多弊端。因此,有限产业化是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可能方向。我国高等教育有限产业化过程中应该注意高等教育资源潜力和供给规模、国民对高等教育产业的支持能力及高等教育的收费、高等教育产业竞争、政府角色定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和一般高等教育资源过剩共存的状况,进而从改革发展战略思维出发,提出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和社会各个层面应保持清醒头脑,思考在合理进行高等教育资源优化和整合的同时,尝试建立高校联企转制(或转企改制)试点,实施新型的多元化教育产业化合作发展,以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实行收费制的高等教育产业化是在西方社会产生的作为弥补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一项教育改革。教育产业在我国也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然而,国人在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实践过程中仅仅把它理解为教育产业的市场化,高等教育产业化成为降分录取、扩大招生规模和学费暴涨的籍口和托辞,而没有真正认识其内涵和精髓所在。本文将追根溯源,从西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概况,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异化现象,澄清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种种误解,并就温总理在两会上提出的高等师范教育免费试点问题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索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高等院校作为人类知识的聚集地 ,在知识经济时代将发挥更大作用 ,高等教育将作为一门重要的知识产业存在。本文通过对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特点的分析 ,认为高等教育要实现产业化以适应知识经济要求 ,并提出了推进高等教育产业化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和步伐正逐步加大,加之"教育产业化"观念的误导和影响等种种原因,于是就有人提出高等教育实行产业化有利于扩大内需,还有人提出高等教育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也就出现了收费"双轨制"、超成本收费、高收费、乱收费等现象.本文试从高等教育有否产业化及其能否成为所谓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两个方面作一些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与高等教育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高等教育是全世界公认的优势产业。通过对中美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管理体制的差异进行比较 ,指出在我国更多的是重视学生的社会功用 ,而美国的总体教育思想体现的是“以人为本” ,因此使得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充满了以个人为源头的不倦活力。借鉴其经验和做法 ,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应当首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 ,尊重学生的消费主体地位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来深入改进或重新构筑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等相关体系 ,以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尽快实现产业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教育是不是产业、能否产业化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高等教育是将自然人塑造为优秀社会人的产业,教育产业化的重要因素是办学水平与教学过程,制度创新是教育产业化的关键,通过深化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占领高等教育市场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晚清以来,革命党人对传统黄帝陵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作出贡献。民国时期,借由对黄帝陵祭祀的制度化,黄帝为整个中华民族始祖的身份逐渐广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改革开放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总结黄帝陵祭祀的有关历史经验,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8.
当今我国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已成为构建现代宪政法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运行法治化将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按照党的先进性来建设党 ,从而失去了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 ,削弱乃至丧失了执政的能力 ,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也葬送了党的自身。从党的先进性视角 ,解析苏共亡党的深刻教训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