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文艺社会学是不是一门独立学科? 一种意见认为,文艺社会学不是一门独立学科。李泽厚把文艺社会学同文艺学作了比较,他说,文艺学在某一个方面或某种程度上涉及美学范围,具有不自觉的美学性质,而文艺社会学是自觉的美学的一部分,它是围绕或通过审美经验这个中心来展开自己的研究,把文艺作品、文艺史和文艺批评作为审美对象的存在、历史和鉴赏来对待的。他把文艺社会学纳入了美学的范畴。(《美学的对象与范围》,《美学》1981年第3期) 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社会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如文艺学、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一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的学科体系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学研究中已有的三种类别的学科体系构想,虽各具特色,但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社会学学科体系的建构要突出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特殊性、科学性和应用性,以及学科内部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性.它应包括基础社会学、范畴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和区域社会学四个部分.其中,基础社会学为其他部分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是学科体系的基石;它和范畴社会学组成社会学学科体系的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文艺消费不单纯是一个文艺学问题,客观上要求综合运用文艺学、美学、经济学、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国内外当代的文化社会学、大众文化研究等盛行的整体性的研究范式和哲学、科学发展史上的“整体论”的方法论成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论武器。今日的文艺消费研究应转换思路,以整体论的方法包容和超越近代以来的分析方法,以整体有机论取代机械还原论,以揭橥文艺消费问题的玄奥。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中国当代美学的一个新学科分支——审美文化学,论述了作为现代美学大体系的组成部分的审美文化学产生的哲学认识论依据、科学方法论依据、(审美学与文化学)交叉学科依据和美学史依据,并阐明了作为相对独立学科的审美文化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以“审美文化”为核心范畴、动态发展的原则、系统与要素相统一的原则、文化互渗律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当代传播美学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传媒是人类发展史上迄今为止最宏大而潜力无限的一种传播大系统。研究当代传播美学,必须以整个人类文明发展里程为历史大视野,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的大生命审美观为主视角,对当代传播活动的审美特征、审美生成、审美运作、审美功能等进行综合研究。当代传播美学整体上是由回归生命、审美生成、审美综合思维三组范畴互补互动共同构成的一个开放的和富于动态生成性的学科体系。“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在本体论与方法论、目的论与战略论上的有机结合,组成了中国当代传播美学的建构方略。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文艺美学问题引起了文坛上的重视,发表了许多很好的文章。这些理论观点,涉及到文艺美学体系和重要理论范畴。应当承认,文艺美学的理论探讨,是美学领域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文艺美学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文学艺术自身的审美性质和规律。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文学艺术的审美规律,包括文艺的审美本性、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文艺的审美价值与审美功能,文艺创造与接受过程的审美活动等。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在这个问题上,既提出了若干基本的理论原则,又作过相当深刻  相似文献   

7.
美学是美国最有影响的哲学学科之一。它对美国现代艺术学,对心理学与艺术社会学,对现代文艺理论与文艺评论,对审美教育的实践与理论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对美国现代美学的主要流派进行研究在目前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有助于了解美国文学、艺术与文艺评论中的种种现象。  相似文献   

8.
文艺鉴赏方法是实现文艺鉴赏的途径、手段与方式的总和。围绕文艺鉴赏三环节的方法论 :以作者为核心的审美鉴赏有“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法、精神分析法、原型方法等 ;以作品为核心的审美鉴赏有俄国形式主义方法、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方法等 ,以读者为核心的审美鉴赏有解释学方法、接受主义方法等。围绕文艺鉴赏诸阶段的方法论有“格式塔”美学方法、符号学方法、现象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气韵"一词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出现的频率颇高,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词汇和文艺鉴赏术语,也是我国古典美学体系中颇具民族特色的重要审美范畴和我国古代美术品评的特有标准、美学原则。从历史的角度纵向研究了这一重要的审美范畴,从"气韵"理论的基本内涵和产生源头入手,按照时代脉络梳理出"气韵"理论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整个过程,阐明了"气韵"在不同朝代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0.
艺术社会学     
艺术社会学是探讨艺术的产生、方式、功能、欣赏及其同各种社会条件的关系的学科。艺术学和美学把艺术看成是先验的美的观念的具体表现形式,艺术社会学则把艺术理解成社会体系中人类各种活动的结果。艺术社会学除了对音乐、美术、文艺、戏剧等进行社会学研究外,还  相似文献   

11.
文艺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同时也是多边缘交叉学科,其中最生要的是文艺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边缘交叉,研究和总结文艺家心理、文艺创作心理和文艺接受心理的结构特点、生成过程及结构规律是文艺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文艺心理学以独特的理论和方法,进入到文艺学、美学、社会学等学科无法深入的领域,进入到文艺家、  相似文献   

12.
在对文艺社会学方法论加以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在认识反映论值得肯定的方面以及不足之处的同时,确定中介论这一方法论的重要性,尤其对庸俗社会学所认为的文艺与社会的关系是直线式的因果关系这一观点进行批判,从而认识到文艺社会学方法论的根本中介即创作主体和社会两个方面,所有的中介论都要由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之上论述文艺与社会学二者的相关性,具体联系到创作主体的精神生活和审美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环境等中介来实现文艺与社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空间美学的生成源自主体对空间的感性经验和诗性思维的融合,其话语内涵则凸显于主体从"身体"到"距离"的空间审美经验之中,成为从空间元素、空间理论、空间现象以及空间存在等方面来进行美学理论延展的知识话语。空间美学具有两个维度的知识谱系:第一,是以"向内转"的视角审视主体精神维度的空间审美经验、美感体验,以及空间的想象性与审美性特征;第二,是以"向外转"的视角将空间美学纳入空间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学科场域之中,以学科互涉的方式探究空间美学的文化意义。这也正是走出了一条从"美学自律"、"美学伦理"到"美学批判"、"美学意识形态"的理论谱系。空间美学作为空间"人化"的美学话语,直接依附于主体的空间意识,并且延展到相关的文学、艺术审美活动领域中,"形而下"实践色彩更加浓厚。这对传统本质论和认识论美学的研究方法产生冲击,从而建构起全新的"体验——同情——反思"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迪尔凯姆所著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在为社会学确立独立研究对象的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方法论体系,从而为社会学成为独立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一定意义而言,法学研究与社会学研究具有同质性,因此该书为社会学研究所确立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应被法学研究充分汲取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文艺社会学方法深化鲁迅研究仍是最有效的方法,80 年鲁迅研究史有力证明社会学研究框架具有无穷威力。不过时至今日应以最先进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观念、新范畴、新思维、新方式来充实补正文艺社会学方法,既要以文艺社会学与现代心理学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模式,又要从知识结构、感悟能力、理论思维、创新机制上优化研究主体,这是以社会学方法深化鲁迅研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文艺美学是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新学科,在学科的交叉性质、学科的知识谱系定位、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学科的未来前景等方面出现了诸多争论,引发了学科更深层次的问题。本文通过中国文艺美学研究的学术史的梳理,分析和把握文艺美学的逻辑起点和价值终点,力求站在当代美学发展的前沿,注意吸收相关学科和新兴科技研究新成果,在价值论上将艺术审美同人的审美生成联系起来。认为:文艺美学的学术定位并不是缺乏理论体系,而是缺乏运用文艺美学这一学术视角来透视和剖析当代中国的文艺现状中的种种问题,在新世纪的学术话语中,文艺美学应承担的一系列极具现实意义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使文艺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建设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从中西比较看西方美学范畴的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西哲学、美学进行比较研究,可从美学体系的学科性和思维方式,从中西美学范畴产生和存在模式可以看出,从中西哲学、美学范畴的历史等角度入手,从而辨析中西美学范畴的差异与基本特点;西方美学范畴在内涵上具有确定性、变异性和科学逻辑的学理性等特质。  相似文献   

18.
[摘要]王子云是中国现代艺术史学界的先驱,其艺术史学体现了中国艺术史学在现代转型时期诸多方法论和研究视野上的学科特点。以田野调查和西方现代艺术史学理论为基础的文献考证、实物调研结合艺术分析的实证与审美的综合研究方法是其主要学术特色。他对于考古学、文物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与艺术史的跨学科交叉研究,不仅促使了艺术史学科的现代转型,同时方法和视野的拓展,提升和拓展了中国艺术史学研究的范畴。研究他的治学方法,将启发学界反思当代艺术史研究中关于艺术史学科边界、研究对象以及学科受众等核心问题与困惑。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传统的美学范畴也相应地产生了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出现了荒诞.荒诞审美范畴在自身的逻辑演变和历史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中逐渐成形,并经由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到文艺思潮最后上升为审美范畴.荒诞的审美范畴有自身独特审美品格特性,一方面非理性的内容,表现出的以恶心、孤独、焦虑为核心的现代情感构成了其内在的美学意蕴;另一方面,其以反形式、反美学、反艺术的现代审美特性丰富了荒诞范畴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20.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普遍商品化社会,唯有把审美形式作为中介物才能够拯救文艺的真理,而文艺真理是物化社会的真理之光。这种审美形式观本质上是审美形式的中介论。它既区别于现代西方美学的形式本体论,也区别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作品形式的观点。从哲学方法论看,这种审美形式观根植于早期马克思哲学和经济学中的人本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资本主义物化和异化的批判、黑格尔哲学逻辑学的批判精神及其客观唯心主义的辩证法,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哲学心理学思想方法,这些不同学派的庞杂的思想方法,在法兰克福学派的人本主义与抽象辩证法的基础上获得统一;从美学的继承关系看,它也是对以康德、席勒为代表的德国形式美学批判继承的结果;从文艺学方面看,它又吸收了俄国形式派诗学的文艺形式本质观的个别观点,并批判吸收了现代派的文艺形式创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