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中国诗英译流派之“文、质、雅、俗”四分法基于中国古典文 学理论和中国传统译论中的“文”“质”“雅”“俗”概念,其中“文 ”与“质”重点关注的是译本在兼顾忠实与通顺时,在多大程度上具有 再创作的成分;而“雅”与“俗”重点关注的是译本是以文本为中心追 求译本的文学性,还是以读者为中心追求译本的通俗性。由此,将中国 诗英译流派分为“文雅”派、“文俗”派、“质雅”派、“质俗”派, 以弥补以往分类的不足,为系统研究中国诗英译的理论与流派提供新的 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国外教学论流派是在教学论学科发展过程中,由在教学理论体系上有所创新的教学理论家和众多实践者结成的并对教学论学科发展或教育教学实践产生广泛影响的教学论派别,它不同于教学论学派,也不等于教学流派。时代要求是教学论流派产生和形成的外部动因,而教学论学科内部基本学术要素的适度分散和适度集中则是教学论流派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和条件。中国目前还没有教学论流派。透视我国教学论基本学术要素的结构分布,中层方法论的缺失、教学论话语的荒芜、学科的过度分化、专门问题的持续研究不足以及研究工作中的独立主义和实用主义等五个方面是导致我国教学论未能形成流派的主要因素,也是我国教学论学科发展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剖析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一个有影响的小说流派。这个小说流派所显现的整体风貌是对“全般”社会做“缩影式”的描绘,并对其进行深刻的剖析。它通过精心结构故事、细致描写场面、注重塑造人物等艺术手段,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这个小说流派的创作实践,提供了认识中国社会的生动教材,显示了革命文学的实绩,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剖析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剖析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一个有影响的小说流派。这个小说流派所显现的整体风貌是对“全般”社会做“缩影式”的描绘,并对其进行深刻的剖析。它通过精心结构故事、细致描写场面、注重塑造人物等艺术手段,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这个小说流派的创作实践,提供了认识中国社会的生动教材,显示了革命文学的实绩,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  相似文献   

5.
殖民主义研究对理解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及其历史地位,和今日世界政治经济基本格局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有关著作和资料对近十多年来国外殖民主义史研究主要动态作一个概述。一、流派增多。帝国主义史学派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结束,近十多年来有如下新的流派崛起:一是“依附论一世界体系论”流派,他们研究的领域广泛,其中涉及到殖民主义。“依附论”认为:离开了对于发达国家发展过程的分析,就不可能理解第三世界的发展与不发展,发达与不发达是全球体系中互相依赖的结构,连结发达与不发达的关系是依附,而殖民  相似文献   

6.
一、现代派神话论产生的历史背景近年来,中国神话研究热的喜人景象已经出现于我国学术舞台,值此神话研究向其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疾劲探拓之际。一九八二年底和一九八三年初的神话论坛上在神话界说方面出现了一个全新理论——为明确起见,我们不妨称其为“现代派神话论”(以下简称“现代派”)。“现代派”的倡导者首推我国著名的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为讨论之方便起见,有必要对“现代派”理论的萌生、酝酿、形成过程做简略回顾,以期举目视听。  相似文献   

7.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已经进入了自主构建阶段,原创性研究和本土化研究为建设中国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论奠定了深厚的学术土壤.在批判和借鉴已有课程与教学论流派的知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之上,大力促进中国课程与教学论流派的发展,可以丰富和发展中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更好地利用课程与教学论流派所刨生的理论与学说,指导中国大地上的课程与教学实践,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面对的各种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敷荣先生是我国当代教学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其在实践中形成的教学论思想既蕴含着时代特征又具有个体特质。对其教学论思想进行话语叙事分析,即是对张敷荣先生教学论思想中关于“有什么”“为何有”“如何有”“有何关系”等问题进行回溯性梳理。具体而言,张敷荣先生教学论思想中主要由五个方面的话语构成:“七教问”的教学论构成要素,“有专业精神的教师”和能据时空转换的教育者,“培养学生之创造的智慧”的教育理念,“自动学习中的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实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科学体系”的教学理论。进而生成了张敷荣先生教学论思想话语叙事中的四个向度:融贯中西方教育思想的时空延展向度,兼顾人与事的运行机制向度,并置思与行的发生场域向度,统整识与智的行动理想向度等。经由对张敷荣先生教学论思想基本话语和布展向度的分析,探析出其所彰显的多重现实意义,即在具象描绘中呈现我国教学论思想话语叙事图景、在个体表征中描绘我国教学论思想话语叙事群像、在历史梳理中预见我国教学论思想话语叙事未来、在思想叙述中探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路径等。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出版的翻译教材数量和种类繁多。按其编写体系可分为“词法、句法流派”、“功能流派”和“当代译论流派”三类。翻译教材编写体系研究,就是对每一流派翻译教材的各个编写环节进行科学的评价,包括教材整体布局、翻译理论阐述、翻译方法介绍、翻译材料选择、翻译练习设计等,鉴定出每种编写体系下的教材在各个编写环节上的优势及薄弱环节。这有助于增强对不同翻译教材编写流派的认识,提高翻译教材的编写水平。  相似文献   

10.
“早期教学”、“学科结构”和“发现法”是布鲁纳结论主义理论的三大法宝,它们主要回答了3个问题:“什么时候教?”“我们将教些什么?”以及“怎样教法?”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是现代教学论的一个主要流派,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幼...  相似文献   

11.
社会剖析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茅盾、吴组缃、沙丁、艾芜等人是其代表作家。 “社会剖析派”在创作实践中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形成了独特统一的艺术风格。其作品主题具有时代性和重大性,结构布 局宏大繁复,注重塑造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社会剖析派”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 响。文章将结合“社会刹析派”具体作家作品和相关史料对其艺术成就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西方教育管理研究成果丰富,随着研究路线和研究范式的发展,各种理论流派和研究成果异彩纷呈。教育管理科学论、教育管理主观论、教育管理批评论、教育管理价值论和教育管理整合论,构成了当代教育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应积极移植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关注我国教育管理改革的实际问题,尊重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自主创新,努力构架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3.
江苏中医流派简称“苏派中医”,具有历史悠久、医家林立、医著丰富、传承经典、创立新说、发明新技、思想开放、注重教育等优势与特点,包含了吴门医派、孟河医派、山阳医派、金陵医派等多个相互间既有关联又各有特色的中医流派,但均蕴含深厚的江苏地域人文属性,有必要相互协作,在“苏派中医”的平台上共同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在文学界解放后有无流派,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其实,以赵树理为首,西戎、马烽、李束为、胡正、孙谦“五战友”为中坚的“山药旦”派,我认为早在文革之前就业已形成。多年来,山西作家群在我国文艺界以它独特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是一个既有理论指导又在创作上获得较大成就的创作流派。认真探索其成长过程及创作风格,对这一流派今后的壮大以及我国其它流派的发展,将不无好处。  相似文献   

15.
武侠小说发展倒五六十年代,进入了全盛时期。此后二十年间,武侠作家达数百之众,流派众多。即便是在金庸的“传统派”和古龙的“新派”一统天下的时代,也依然门派林立。至金庸封笔,古龙逝世。“传统派”和“新派”逐渐衰微,原归附二派旗下的许多作家纷纷独立,武侠小说苑中更呈现出诸候割据局面。 在“传统派”和“新派”之后,对武侠小说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有“气势派”“血腥暴力派”、“温和型新派”等流派。以下本文着重就这些流派作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这历来是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经过对“传统派”和“进步派”的批判,我们否定了“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这为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现在我国教育理论界的许多同志都同意“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的说法。可是,有人对此表示怀疑。认为教师的作用毕竟是外因,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是内因。外因和内因相比较,当然是内因起主导作用(注:主导作用具有主要的、决定作用的含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松江曲派”的提出,着重通过曲家、曲社、曲论的具体论析,参照以文学流派形成确立的主要特征,揭示出“松江曲派”的界定仍存在诸多悬疑。同时,试图通过对“松江曲派”的考论,进一步认识明清之际的松江曲坛,以此抛砖引玉重新评价松江曲坛的戏曲成就。  相似文献   

18.
涵义如何确定所指,一直是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界和逻辑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摹状词论”认为,名称所指是由描写或反映其词汇涵义的摹状词确定的。“语境论”认为,语境是确定名称所指的决定因素。这两派理论都有其合理因素,也有其缺陷。就此问题,我们应当借鉴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论”把握三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昆曲吴江派是明万历年间形成于吴中的以沈为领袖的主要昆曲流派,成员包括了吴、越两地最著名的曲家,如沈自晋、沈自征、王骥德、吕天成、叶宪祖、卜世臣、冯梦龙、顾大典、范文若、袁于令、徐复祚、等。吴江派以“本色论”和“音律论”为支柱,统一了案头与场上的二元理论,创建了的昆剧的曲学体系,作为一种集体创造,这个曲学体系涵盖了昆剧音乐和文学的两个层面,不失为我国古代戏曲中较为科学与精辟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鸳鸯蝴蝶派是始于清末,盛行于本世纪初的一个庞大的、以迎合市民审美趣味、欣赏习惯为宗旨的通俗性文学流派。本文试就鸳鸯蝴蝶派小说勃兴的历史必然性,时代决定的历史特征进行一些新的探讨,以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近年“通俗文学”崛起的历史传统继承性。鸳派小说产生的社会环境,传统观点认为它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有的弊端。我们认为它并非中国所独创的,也不是几个、几十个作家所能掀起的。趣味性,娱乐性文学的产生是文学在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中的产物,是世界性的文学现象。类似鸳派小说的爱情、侠义等故事的作品与西方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