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传统著作权权利限制的合理性构成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权利限制的理论基础。现代著作权法在把作者权利作为核心利益保护的同时,对于网络环境下的权利扩张必须进行限制,兼顾作品传播者和使用者的利益,以实现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三方利益的均衡,从而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著作权法中有关合理使用的规定,原则上同样适用于网络环境下作品的使用。同时,由于网络的特性,还应扩大合理使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网络的发展给著作权的法律保护带来新的挑战,由此而产生的网络作品著作权权利限制问题需要审慎对待。网络作品著作权权利限制有其法学基础、哲学基础和经济学基础,归根结底是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三方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问题。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权利限制,从法律上来讲,要解决好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扩张了著作权人的权利,也产生了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间的新矛盾,要求立法作出变革。信息网络传播权是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界限扩张的表现,其内容包括数字化权能、上载权能、传输权能和下载权能。信息网络传播权同其他著作权一样应当受到适当限制以平衡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在合理确定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间的权利界限方面存在立法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入和网络的普及,滑稽模仿开始在我国流行。该文学形式独特的创作手法与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严格限制引用之间的冲突,引发了滑稽模仿"大量引用与核心引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矛盾。在分析滑稽模仿与源文本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得出结论,鼓励创作滑稽模仿符合权利平衡的价值目标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著作权立法目的,我国著作权法应该把滑稽模仿纳入合理使用的范围,并放宽对其引用的量和质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认定探矿权、采矿权的物权性质,对于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保障权利人的经济利益,妥善解决探矿权、采矿权与土地使用权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行立法已有关于探矿权、采矿权权利流转的规定,但存在不足之处。立法应当明确探矿权、采矿权的流转方式,减少对权利流转的限制,坚持探矿权、采矿权合一的原则,规定探矿权、采矿权取得过程的公开化,增加利用外资和民事责任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著作权的限制和保护在新的网络环境下产生了很多侵权问题,成为不同领域专家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苹果公司侵权行为、作品的合理使用及作者、传播者与大众利益的权衡分析,为相关立法者在新情形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提供帮助,保护网络环境下权利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著作权利限制制度,有很多相似性又各有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2014)》与台湾地区现行"著作权法"在著作权权利限制制度方面存在诸多异同.著作权权利限制制度是权利平衡的制衡器,国务院颁布的草案在这个领域修改不多,对网络合理使用回应不足,未能和国际条约保持同步,因此草案仍有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9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在努力谋求著作权保护制度国际化的相近背景下,著作权立法有不少共同点;同时,在著作权的内容、主体与归属、客体及其保护范围,对著作权的限制和法律保护等方面,又存在着许多差异,对两岸著作权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大陆和台湾地区著伤口权立法的现状,藉以增进相互了解,彼此借鉴,进一步推进两岸著作权立法的国际化及其完善。  相似文献   

9.
著作权法通过合理使用制度维持著作权体系中利益格局的动态平衡。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著作权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网络环境给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带来了冲击。完善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对于完善我国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律规范,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网络环境下,完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在遵循利益平衡、公平正义、公序良俗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采用规则主义与因素主义相结合的立法模式,调整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范围,建立健全版权集体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土地权利生态化是生态时代土地权利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主要经由土地权利外部限制立法路径,已初步建立了土地权利生态化制度。但现有的土地生态化立法成果尚不能满足生态时代土地权利生态化的目标。权利内部限制与土地权利生态化的内在需求契合,可在已有立法成果的基础上,借由"所有权负有义务"之理论工具,将所有权所负义务向生态延伸,拓展所负义务的性质;针对土地权利生态环境保护积极义务制度构造缺失,构建以土地权利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义务为中心的制度体系,弥补生态时代土地权利生态化制度构造之不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版权侵权现象日渐增多,涉外网络版权侵权的法律适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学界和司法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涉外网络版权侵权的法律适用,除了要受到一般侵权领域法律适用理论新发展和新突破的影响之外,还须要结合网络环境下作品传播的特点,考虑符合实际需要的法律适用方法。较为务实的做法应该是:采取扩大解释侵权行为地法的原则,同时,应重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网络服务商的合理注意义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版权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得网络侵权行为越来越“大众化”。明确网络服务商的合理注意义务,有利于实现网络环境下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实践中,法律对于不同类型的网络服务商要求其承担的合理注意义务也不尽相同,在特定条件下将有限的主动审查义务赋予搜索引擎服务商符合利益平衡的原则。借助立法制定更能适应高科技环境下版权保护和利益平衡需要的新规则,是未来版权法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网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使用权作为公众的一项基本权利具有坚实的法理基础,但在网络环境下却面临严峻的危机,因此需要探讨网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范式,重新确立网络著作权合理使用标准,以促成著作权与合理使用权在网络环境下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网络作品的高效、快捷、低成本的使用,让广大网民欲罢不能,但由此产生的著作权管理问题显而易见。对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与著作权人的利益平衡;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利益平衡进行考量,寻求利益主体间的"配合适宜"的平衡点。最大限度发挥网络传播作品的潜能,满足人民群众使用作品的正常需求。  相似文献   

15.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版权法上的地位是由其在网络上所发挥的功能决定的。当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信息内容的提供者直接参与信息交流时,即其在充当网络内容提供者的角色时,其实际在版权法中居于信息"发布者"的地位;当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用户提供电子邮件账号而充当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时,其仅起到一个"传输管道"的作用;当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主机服务提供者的法律地位是介于发布者和传播者之间的一种新型信息主体。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对传统版权制度提出新的挑战。现实世界的版权保护适用到虚拟世界里会显失公平。本文以MP3版权纠纷为例,分析如何平衡版权人与社会公众间的利益冲突,促使法律更好地为科技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人们通过互联网下载、上传、传播文件、图片、软件变得愈发容易.然而,互联网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对著作权的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同时又能实现社会公众利益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对网络著作权理论和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建立一种网络著作权的严格保护机制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网络版权侵权的法律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网络版权侵权问题始终为立法界、司法界和学术界所关注。网络版权侵权的法律救济是规定应对受到侵害的网络版权权利人给予何种救济措施的法律制度,因为关系到网络版权侵权责任的追究效果,所以很有研究的必要。我国网络版权侵权的法律救济必须从民事救济的体系化、行政救济的完备化、刑事救济的规范化入手,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网络著作权侵权主体——“网络服务提供者”之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对提供各种网络服务的主体的统称,其内涵过于宽泛不适宜用于法律条文。“网络服务提供者”固有多种分类,但就网络著作权侵权主体而言,仅对其服务性质具有侵权可能性的网络主体分类足矣,故“网络服务提供者”可分为网络硬件服务提供者和网络软件服务提供者。前者包括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和网络信息存储空间提供者,后者包括网络内容提供者和网络技术服务提供者(此处仅指软件方面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互联网著作权侵权免责事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涵盖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相应的法律法规与之相适应.基于经济、技术、管理等因素,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网络服务提供者互联网著作权侵权免责事由.提高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力度,必须要发挥著作权管理协会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