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依据区域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特性,利用耗散结构理论,探讨区域物流产业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分析区域物流产业系统通过要素在非线性作用下产生的“巨涨落”而达到向稳定有序结构演化的机理,建立区域物流产业系统演化模型,并依据熵值分析和熵流判别模型探讨区域物流产业系统的演化方向,可为区域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区域物流系统的协同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物流系统是由物流子系统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其演化是各个子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本文运用自组织理论和方法,分析区域物流复杂系统的组成和自组织运行特性,并以生物种群和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相似性为基础,借鉴生态学中生物种群的生态位理论探讨区域物流系统的协同发展阶段,同时根据各阶段演化机理分析建立区域物流系统协同演化方程,从而为区域物流系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协同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基于系统演化的思想,构建复合系统的动态耦合模型,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5-2015年区域物流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化速度和耦合度的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轨迹与指数函数模型拟合最优,其演化速度呈倒U型,并在2008年达到最大值;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轨迹与三次方程模型拟合最优,其演化速度呈U型,并在2008年达到最小值.长三角城市群复合系统的耦合度呈倒U型,波动范围在0-90°之间,即两子系统处于协调发展阶段,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根据演化趋势,耦合度明显可分为两个阶段:2005-2008年的上升阶段和2008-2015年的下降阶段.区域物流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使长三角城市群复合系统在耦合度为45°处上下波动,即长三角城市群的协调发展状态具有周期性.  相似文献   

4.
工程物流是一种中高端的国际货代服务.环境的驱动、能力的提升和需求的牵引以及三者的交互作用是促使现有的基于国际货代的工程物流服务模式向工程物流服务供应链(PLSC)模式演化的动因.工程物流服务模式演化是一个基于时间上震荡、不同浓度变化而引起系统涨落的自催化、交叉催化等具有耗散结构Brusselator模型特征的自组织过程,会出现"突变分叉、多束轨线"现象.目前,模式演化正处于低序的耗散分支转向高序的耗散分支的关键时刻,应通过引进PLSC提升企业集成化能力,防止重回国际货代的老路.  相似文献   

5.
作为21世纪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和综合性产业,物流产业水平的高低对区域经济在全球的竞争力至关重要。结合现代物流的概念与其区域行业属性,分析现代物流五大发展趋势,探讨现代物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理论,指出它是成为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6.
现代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物流的发展是由三层性质不同的作用力逐级推动共同促动的结果。这三层作用力分别是社会经济作用力、相关产业作用力和产业自身作用力。积极推进区域合理分工和贸易,努力协调区域关系一致,这样区际将产生大量的物流量,从而对区域物流体系的建立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区域经济系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系统可以是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也可以是社会的。耗散结构理论已经在自然科学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就其在社会科学系统论方面的意义讲,也是无可估量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生态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学属性和技术属性,其中经济体系的耗散结构属性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可持续发展成为耗散结构系统的重要意义,耗散结构理论对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启示。力图从理论上把耗散结构系统扩大到整个可持续发展系统,从而为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崇高追求进行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根据系统论构建“高技术产业——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理论,分析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外在、内在条件,在此基础上探求系统协调发展的演化模式,为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物流社会化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济环因素,区域物流的社会化,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包头市物流发展的客观经济环境,提出了推动包头市物流社会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理解物流固有属性和非固有属性,可以澄清和理顺当前有关物流的一些模糊认识问题。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是基于物流非固有属性物流服务、管理、技术和经济上的区别。我国正处于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并存发展且逐渐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时期,应注意消除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四个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1.
针对辽宁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对策进行分析。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辽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得出结论:辽宁应积极采取提高农产品质量、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建立健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积极发展海外投资等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丹东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三沿"城市,具有建设东北东部区域物流中心的优势和条件。近几年,丹东市物流业得到一定程度发展,但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对丹东作为东北东部区域物流中心的环境进行分析的同时,提出丹东建设东北东部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合理布局、发展重点和采取的主要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代物流管理模式的发展已成为物流企业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希望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在潜力巨大的物流市场上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本文介绍了现代物流管理的两种模式,分析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对物流企业的案例分析,结合物流企业的实际,提出了当前物流企业发展所应采用的最优物流模式。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区域物流信息化战略及其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区域物流信息化涉及的主要因素及其在区域物流高级化发展中的作用,在陕西省物流信息化现状调研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主体二平台”的陕西省物流信息化发展战略,论证了区域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和实施重点,同时提出利用模块化设计原则对不同层次区划、产业和企业物流信息化进行规划、建设,逐步形成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与系统整合思路。  相似文献   

15.
物流信息化水平空间结构演化研究对统筹物流业发展、构建布局合理的物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中国省域物流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指标权重,进一步加权计算2013—2018年物流信息化综合指数,从全国、省域两个视域对中国物流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 利用标准差椭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省域物流信息化水平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确定中国省域物流信息化空间关联关系,通过QAP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中国省域物流信息化水平逐年增长,地区间非均衡性增强; 中国省域物流信息化水平空间结构呈“东(偏北)-西(偏南)”格局,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且相关性逐渐弱化,高值集聚和低值集聚的同质性现象占主导地位,空间异质性现象增强; QAP分析显示,空间地理位置、城镇化水平、区域创新水平、区域开放水平对物流信息化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区域间物流产业专业化分工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物流业1999-2004年的数据,本文首先描述了物流业在中国的区域分布及其变化。其次,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衡量区域物流行业专门化和区域间物流业同构程度的较为合理的指标和方法组合,并利用这些指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区域物流专门化分工及各区域内省市物流行业同构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各区域间的差别大致上可以用自然禀赋理论和外部效应理论给出合理的解释。得出大区域物流行业专门化程度是由各子区域本身的主导行业专门化程度和各子区域间经济同构程度共同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面向东盟的西南省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东盟地区的进出口贸易额自2001年以来一直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对区域内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找出东盟主要国家出口的优势产品,并建立数学模型预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需求量,接着以物流结点和物流通道这两个因素为重点,结合区域经济学里的增长极理论和经济辐射理论,对在云南和广西两省,建立相应的物流结点以及物流通道等相关问题,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国物流业1999-2004年的数据,本文首先描述了物流业在中国的区域分布及其变化。其次,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衡量区域物流行业专门化和区域间物流业同构程度的较为合理的指标和方法组合,并利用这些指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区域物流专门化分工及各区域内省市物流行业同构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各区域间的差别大致上可以用自然禀赋理论和外部效应理论给出合理的解释。得出大区域物流行业专门化程度是由各子区域本身的主导行业专门化程度和各子区域间经济同构程度共同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组织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耗散结构与耗散结构的理论分析看企业是一个具有自组织特性的耗散结构,并根据耗散结构理论论述了官僚制组织体系的弊端以及再生组织的优势,并确认再生组织将成为未来企业组织形式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物流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发展,物流规模不断扩大,经营观念、经营方式及经营手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同时中国物流业刚刚起步,是一个新兴的、具有潜力的投融资领域。金融业应该在技术手段上、服务理念上不断改进,信贷政策上给其应有的支持。发掘物流业的巨大潜力,逐渐向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约化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发展,是中国物流业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