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依照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案件在原审法院未获实质审理时,二审法院或再审法院应当将案件发回原审法院进行重新审理。设置发回重审制度的初衷在于保障当事人的审级利益。现行立法对审级利益的绝对保障实质上是一种法律父爱主义的做法,当事人的程序利益遭到漠视。缺少制约的发回重审有产生异化的风险,反转成为法院拒绝司法、规避审限规定之借口。民事诉讼法修订时,发回重审制度的重构应以审级利益与程序利益相平衡为前导法理,并通过确立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即承认当事人之间以是否发回重审的合意为内容的诉讼契约之效力,以遏制审判权行使的恣意、恶意因素,最终实现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上诉审法院撤销原判发回重审裁判的效力,进而导致实践中频频出现原审法院重新审理案件后,仍然做出与上诉审法院撤销原判发回重审裁判中判断完全相反的判决,当事人对此大多不服,再次上诉.为了根本解决上下级法院在同一案件审理上的冲突问题,以及发回重审制度自身功能的发挥,民诉理论有必要明晰上诉审法院作出的发回重审裁判的效力.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法》修改与再审程序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使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申请再审在申请事由上得到细化,在审判主体上得到明确化,在审查期限上得到规范化,并因而使民事诉讼中的再审初步具备了作为"再审之诉"的特征.但是,修正案也遗留了一些问题,比如未限制再审次数,再审案件审理主体设计逻辑不清,未明确规定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等.这些缺陷,皆因缺乏长远规划、缺乏对于相关背景的整体性观照所致.  相似文献   

4.
就具体的民事诉讼个案而言,人民陪审员制度根本价值在于实现司法公正;我国法律对人民陪审员是否参与案件审理的决定权,根据案件类型,有的赋予人民法院,有的赋予民事诉讼当事人;基于裁判请求权保障之要求,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的决定权应当赋予民事诉讼当事人.  相似文献   

5.
现行《刑事诉讼法》第238条第1款第5项是程序违法发回重审理由的兜底条款.对全国人民法院2761份刑事裁定书的分析表明:二审人民法院自2013年以来适用该兜底条款发回重审的案件数量不断攀升,存在滥用、错用、误用该兜底条款,以及混用该兜底条款导致"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案件发回重审仅限一次之规定形同虚设的问题.为合理适用该...  相似文献   

6.
上诉费是上诉人提起上诉的前提,上诉后案件发回重审的责任在于一审法院,应由人民法院承担。但现行法律只是规定了上诉费由当事人承担的原则,排除了一审法院承担上诉费的责任。因此,应进行立法调整,在法律中规定人民法院承担发回重审案件上诉费的制度。  相似文献   

7.
自诉案件,是指公民个人依法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人民法院依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而人民法院依法可以直接立案并审理的案件。由于在司法实践中,自诉案件的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使一些案件久拖不决,或处理不当,造成当事人缠诉或上访事件。不仅不能缓解群众对立冲突情绪,化干戈为玉帛,稳定一方,而且直接影响着人民法院在人民群众中的公正形象。为此,笔者仅就自诉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一、自诉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当事人缺乏防范意识,未能及时取证,造成事后取证困难。…  相似文献   

8.
审级制度之构建必须以审级独立为基础。在我国,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在多方面与审级独立相背离,尤其体现在案件请示制度及发回重审中的内部函上。为保障当事人的审级利益,应恢复程序性的审判工作监督机制,并对案件请示制度及重审意见函进行适时完善。  相似文献   

9.
现行破产法(试行)内容笼统、抽象、操作性差,某些破产概念不够科学明确,案件审理期限过长,债权人会议流于形式等,均不利于破产案件的审理和保护破产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作为一门完整的破产法典不仅需要有玻产实体部分和程序部分,还应规定罚则条款,以利于更好地规范玻产案件各方当事人的行为。因此,必须制定一门统一的企业破产法,把不同所有制的审场经济主体置于同一法律规范制约下。  相似文献   

10.
对民事与行政争议交叉案件的审理,各地法院司法实务上处理不一,方式多种多样,其原因可归结为立法规定的缺失与理论研究的不足两个方面;各自为政的处理方式,带来了诸多弊端。公正、高效地审理好该类案件,既要借鉴他国的经验,又需要做好立法、司法、执法、当事人方面的工作,构建符合中国法文化传统的交叉案件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全国法院开展的案件质量评估,以及各地高、中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开展的"绩效考核",是审判管理改革的重要探索。上诉案件发回重审改判率(简称上诉发改率)是案件质量评估中最重要的指标。基于"二审裁判结果是一审案件质量的直观反映"的评估原理,上诉发改率即成为评价一审法院案件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调研分析发现二审发回重审和改判案件并非都系一审裁判错误所致,新证据、新事实、自由裁量事项、其他各种不可归咎于一审法院的原因等,都可能导致二审发回重审或改判。现有的案件质量评估机制未能合理区分二审改判和发回重审的具体原因,只能将二审发回重审和改判案件一律纳入计算,这样势必会影响以上诉发改率为依据的案件质量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相应地也必然会影响管理行为的有效性。破解这一实践难题的路径是构建案件质量评估数据区分与审核机制,即完善裁判机制与统计机制,建立审核机制与申辩机制,不断推进审判管理改革的完善与创新,使审判管理行为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的裁判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的救济性程序权利,它是当事人刑事诉讼诉权的重要体现,是维护公平审判权利的重要保障。刑事管辖权异议的裁判体系是刑事程序性裁判的重要内容,它包括管辖权异议的申请主体、申请机构、申请期间、申请理由、举证责任、证明标准、裁决机制和法律后果等要素。我国的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严重缺失,这一制度在我国的构建存在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13.
行政监督是我国社会监督体系的一个薄弱环节,而作为行政监督主体之一的“第三部门”,其监督力量更是薄弱,并且在整个行政监督体制中存在着种种弊端和问题,如与被监督者的力量对比悬殊、缺乏明晰的法律地位、监督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以及监督工作缺乏法律依据。从这个现状出发,提出相关的建议和举措,来加强“第三部门”在行政监督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吏之道》是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独具特色的简牍作品,具有诸家融合的鲜明倾向,但地位各自不同,简略概括为:法家的一断于法基调,儒家的谨己亲民色彩,道家的处柔防反思想。《为吏之道》和战国时期的一系列作品相似,具有综合诸家、集聚众说的共性,但立足点是法家思想。与秦国至秦朝初年的法家比较,则体现了法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因此,它总体上折射出秦思想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脉络。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体会到缺乏案例参与的法律教育是不完整的,<法律基础>课宜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够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是真正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法律精神以及法律规则如何操作和运用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刑事司法证明方法转向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的国际趋势,在我国实现这种转向还面临一些现实的困难。被告人自白具有两面性,自白的证据能力不能否定。在确认任意性自白具有证据能力的前提下,确立任何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和直接言词原则,进一步完善非法自白排除规则和自白补强规则,通过这些原则、规则和制度的配合与互动,促使刑事司法证明方式逐步由偏重被告人自白转向自白之外的物证和其他证据。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由于《婚姻登记条例》在制定时只注重了对离婚登记程序的简化而忽视了相关配套措施的设立,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被滥用的情况。本文通过对国外协议离婚的介绍、对我国协议离婚立法历程的回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的缺失及导致这种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的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好词典也有"翻译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英语学习者而言,拥有一本词典十分必要,否则可能寸步难行;但若要学好英语,一本好词典显得尤其必要。然而,好词典亦如白玉,偶有瑕疵也不足为奇,但尽力减少、避之则是编者们当努力的方向。本文以《英汉大词典》为例一述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务员人事争议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与其他国家的公务员相比,中国公务员在遇到人事争议时所能运用的救济途径十分有限。从《公务员暂行条例》的缺陷入手,对《公务员法》的改良措施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场大规模、全方位的深刻社会变迁之中 ,各国青年价值观作为建立在一定社会存在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的一部分 ,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演变。考察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中西各国青年价值观演变的共同趋向 ,探索其一般发展规律 ,对于我们主动地做好青年思想教育工作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