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湖南省紫鹊界当地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Scheaffer抽样法及二元Logit模型,对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支付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71.76%的居民支付意愿较高,支付额度的峰值在1~100元,居民支付意愿与自身的年龄呈显著负相关,与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认知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性别、户籍不相关,居民不愿意支付的原因有收入低、认为遗产保护是国家的事情、担心资金不能用于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天阶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问卷调查,采用Tobit模型估算方法对非使用价值评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月收入、交通条件满意度、管理服务水平满意度对非使用价值支付意愿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提出应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游客满意度,加大宣传,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实行资金使用公示制度,加强森林公园资源的保护和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CVM技术就佛山市居民对土壤污染治理的支付意愿及支付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居民对土壤污染治理的支付意愿较低,52.0%的居民愿意支付,平均支付值为9.56元/户/月;从Logit模型得到影响居民支付意愿的显著因素有: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关注土壤污染问题程度、对目前土壤生态环境现状满意程度和是否信任环境管理部门并对其环境治理及专款专用等相关制度存在信心;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影响居民支付水平的因素有性别、月收入、关注土壤污染问题程度、住宅离土壤污染源的距离和了解土壤污染信息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对十堰市张湾区和丹江口地区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模型,对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受到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认知、补偿政策的认知等变量的共同影响;受访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否参加林业种植培训等因素对农户的支付意愿有正向影响;受访农户的性别、年龄、是否具有非林就业技能、非劳动力占人口的比重等因素对受访农户的支付意愿有负向影响;受访农户家庭的林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是否应该得到补偿、现行政策是否会影响家庭的林业收入等因素对农户的支付意愿无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了改善农户对森林补偿支付意愿的建议:提高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重要性的认知;提高农户的文化教育水平;提高家庭收入水平;加大以森林为主体的村集体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  相似文献   

5.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非使用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蕴藏着大量的珍稀、特有物种和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采用支付卡式问卷调查,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探讨支付意愿与受访者社会经济特征的关系,运用Kendall相关系数对影响支付金额的相关因子进行检验,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对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非使用价值进行定量评估。研究发现支付意愿主要受性别、职业、学历和月收入的影响,其中女性的支付意愿高于男性,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公司/企事业单位职员等职业的支付意愿比例高,且高学历、高收人人群支付意愿较高。支付金额主要与受访者所在的省份、月收入、职业和受教育程度有关。研究计算得出受访者人均支付意愿值为140.4元/a,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的非使用价值总支付意愿为436.9亿元/a。  相似文献   

6.
基于条件价值法的井冈山森林游憩资源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条件价值法对井冈山森林游憩资源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08年井冈山森林游憩总价值为12.59亿~18.92亿元。其中,利用价值为5.06亿~6.60亿元,选择/遗产价值为3.46亿~5.49亿元,存在价值为4.07亿~6.83亿元。研究还表明:游客年收入、旅行费用、游览频率对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游客年收入对选择/遗产价值的支付意愿影响显著,对游憩资源保护的支付意愿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7.
基于439户居民调查数据,采用支付卡式(PC)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赣江流域南昌段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72.44%的被调查居民对赣江流域具有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南昌市居民年平均支付意愿值约为222.96元;被调查居民的性别、受教育情况、工作性质、居住位置、价值认同、水质情况和水量情况与支付意愿呈显著相关关系,被调查居民的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水质情况和水量情况与支付水平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游客的滞留时间、客源地和个人收入,是影响巴马盘阳河沿岸游客是否愿意支付和支付意愿大小的极显著相关性因素,其中最需要引起重视的两个相关因素则是滞留时间和客源地,表现为滞留时间越长的游客其支付意愿越高,且这些游客多数来自广西区外。因此,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及其经营者应关注这一现象,并科学定位巴马的旅游发展规划和建设,使巴马的长寿资源能够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CVM和OE问卷方法研究福州市茶叶消费者有机茶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列联表和pearson卡方独立性检验的统计分析方法,发现40-49岁和60岁以上者、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身体健康者、茶龄为4-6岁和11岁以上者、月收入3000元以上者对有机茶有大于平均数617.86元/kg的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10.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条件价值法,评估了保护三峡工程影响的重要文物古迹的经济价值.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 036份.分析结果表明,有63.13%的反馈者愿意为保护三峡工程影响的重要文物古迹而支付费用,平均支付意愿值为100.17元/年.同时采用列联表及卡方独立性检验方法分析了总样本各因素对支付意愿和支付意愿值的影响.最后计算得出保护三峡工程影响的重要文物古迹的最小经济价值和最大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南洞庭湖湿地文化遗产的生态旅游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拥有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源。该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概括了其文化遗产的价值和特征, 分析和阐述了其生态旅游价值和旅游产品。研究显示, 南洞庭湖湿地文化遗产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标准》中的相关条款,具有历史悠久、景观类型多、湿地文化突出等3个特征;具有生态历史文化、艺术审美、科学考古等8大生态旅游价值。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文化遗产可持续开发和生态保护的最佳选择。最后,笔者建立了审美观赏、湖乡民俗、科普教育等9类文化遗产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制订了遗产保护优先、双遗产旅游结合、世界遗产申报等6项文化遗产生态旅游对策。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省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探讨了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对策,即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高度重视旅游规划与开发工作,借鉴红色旅游开发的经验教训,正确认识和把握红色旅游市场特征,坚持和贯彻社区参与的开发原则,改革红色景区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13.
历时23年的申遗路程见证了中国世界遗产质和量的累积变化,在对中国世界遗产多年的历时分析与地理分布表象的数量分析基础上,思考人类遗产意识的演变。时空视角下的遗产认知活动能动性地反映出人类认识遗产的路径,具体表现为特定阶段的遗产关注重点和类型,由文化遗产过渡至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进而纳入自然遗产,形态视野之下文化景观成为遗产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磁器口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资源的概况上,选取相关评价指标因子进行模型构建,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做定量分析,得到磁器口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各项权重,后运用模糊记分给每项资源打分,然后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得到磁器口古镇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综合得分情况,最后根据综合得分结果和实际情况对磁器口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建议磁器口古镇应注意其表演艺术类和传统技艺类精品旅游产品的开发,同时对有代表性的其他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适度地开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代表了人类共同的财富和资源。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世界遗产资源的国家,从而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迄今为止,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达35项,包括文化遗产25项、自然遗产6项和混合遗产(文化和自然遗产)4项。本文总结了世界遗产现状,介绍了中国的世界遗产。此外,本文还就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现状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讨论,指出了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促进遗产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重点论述二者如何借助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智力及科技因素达到和谐平衡,从而实现文化遗产价值并提升受众旅游体验。分析认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共生是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策略完成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服务延伸,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最大程度的和谐,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武汉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为世界各地人们的交流创造了广阔空间,文化是其交流的轴心。武汉独具特色旅游文化遗产禀赋有:通衢之地的商业文化、鄂楚特色的餐饮文化、楚风汉韵的娱乐文化等。应运用文化有效价值报酬递增规律,合理配置旅游业中的荆楚文化资源;注重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旅游消费主客体品位,带动文化遗产传承和相关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该只局限在狭义的文化空间范畴内,而应该从更广义的文化空间视角来展开。广义的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生存环境,这一生存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它有很多支化的成分,如文化政策、语言、民俗、宗教信仰、经济水平等。它们是非物质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对于福建土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从文化空间维护角度和文化空间再造角度两个方面展开。文化空间的维护主要包括政府的重视、民俗活动的支撑、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普查抢救、客家方言的使用。文化空间的再造主要包括以申遗为机遇、以区域联合为基础、以遗产旅游为依托、以教育引导为保障、以大众传媒为指引来共同营造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9.
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20世纪末以来,工业遗产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记载工业文明历史的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具有历史、科技、美学、经济、教育和精神等价值.一些工业化国家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包括将工业遗址改建成博物馆、改建成景观公园和综合开发利用三种典型模式.尝试界定了中国工业遗产的内容和时间范围,剖析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超前性和复杂性特点,提出了我国开展工业遗产保护的几项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