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业投入中政府与农户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投入状况关系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农业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瓶颈”。在是否增加农业投入的问题上,政府与农户之间存在着一种博弈关系。通过农业投入不足的现状考察,用博弈的方法阐释农业投入不足的原因,提出加大农业投入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利益冲突与博弈的个体化、群体化产生了群众利益诉求的需求.群众利益诉求要求法制化,但在法制化过程中却面临着实现公平的促进机制不足、诉求机制不足、运行机制不足和保障机制不足等问题.为此,群众利益诉求法制化应立足于三个关系:权利与义务关系、秩序与效率关系、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的关系,从利益公平、利益协调、利益表达、利益援助等方面实现群众利益诉求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3.
运用主成份分析法测算广西农业综合投入水平和农业产出的关系及各项农业投入的贡献比例,从而寻求最佳的农业投入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投入运行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界定农业投入的类型以及由此决定的农业投入主体、投入范围的差异入手,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业投入的现状及投入不足的机制动因,认为农业投入并未形成促进农业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进而探讨了理顺农业投入运行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浅析我国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主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解放了我国农村的社会生产力.但是,若干年来也出现了农业生产力长期徘徊、缺乏后劲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我国人多地少、经济底子薄、农业投入不足等客观因素外,更存在着有关农业用地法律制度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集体所有的土地产权主体缺位便是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农业生产投入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伟 《南都学坛》2005,25(6):105-106
河南农业普遍存在投入数量不足、投入质量较差等问题,是限制河南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河南农业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投入绝对数量虽有增长,但相对数量下降;农业投入资金“农转非”现象严重;农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受阻,农业抗灾能力降低;农业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不断恶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贡献率低;农业投入进一步弱化趋势明显;等等。据此应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保证农业投入的经济效益;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建立有效的农业投入机制等,使河南农业投入稳步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前物价指数滞留高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供求规律的原理,我国物价上涨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农业投入少,导致主要农副产品供给不足;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膨胀;流通领域秩序混乱,供应渠道不畅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为此需要从加大农业投入、控制基建投资规模、疏理流通渠道、增强企业活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以增加市场上各类商品的有效供应,并把过高的物价涨幅压下来.  相似文献   

8.
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不足是导致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政府农业投入的规模、结构和农业生产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政府的农业投入规模对农业生产增长有极强的正相关性,而且不同的投资结构所产生的边际产量不同。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可以得出财政各投入部分的优先顺序及重点投入领域。应优化财政投资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财政作为农业投入的基本主体,对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在财政支农工作中,存在着一些思想认识不足、投入力度不够、支农作法片面等问题,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很  相似文献   

10.
取消农业税后农业投入呈现以下特征:农业投入总量增加,但比重较低;投入总量明显不足;农业资金外流严重;农业资金运作普遍低效。为解决农业投入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建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完善集体“一事一议”筹资制度,建立促进农户投入的保护和激励机制,引导企业、银行和社会力量加大农业投入,并且要完善监督制度以确保农业资金用于现代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17.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