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霞客游记》的语言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霞客游记》是晚明社会的产物,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名著,而且具有丰富的语言学价值。一方面,《徐霞客游记》中所记方音反映了吴语和云南方音的一些特征,所运用的一些方言词汇也表现各地方言词汇的不同;另一方面,《徐霞客游记》记录了反映诸如壮语、彝语、布衣语等许多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的地名。此外,《徐霞客游记》在地名学上有关通名的记录有其特色,采用吸取民间用语和以形状特征来定通名。在所记地名的命名法中,主要有描述性地名、记叙性地名两大类。  相似文献   

2.
中国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国典籍翻译是继承中国优秀文化的一种途径和传播策略,同时也是目前翻译专业学生培养的重点内容.文章以《大中华文库》版《徐霞客游记》荚译的译审为例,从《徐霞客游记》的版本及审校准备、《徐霞客游记》地名记述类型及地名的翻译以及《徐霞客游记》原文校读和翻译审校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典籍翻译的实践策略和翻译审校流程,这种典籍翻译的实践与研究对于促进MTI笔译教学、为中国典籍翻译研究培养后备力量、促进典籍翻译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继《徐霞客研究古今集成》获得2005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之后,在首届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开幕之际,我校吕锡生教授的又一力作《徐霞客家传》,经修改、增订,由中央文献出版社重新出版。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被称为“千古奇人”;他的名著《徐霞客传记》被称为“千古奇书”。但在正史中没有他的传记。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他的生平事迹,只能从陈函辉的《徐霞客先生墓志铭》和钱谦益的《徐霞客传》中略知一二。随着国家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学术界对徐霞客研究的深入,人们迫切需要更多地了解徐霞客。正是基于这种客观需…  相似文献   

4.
潮汕地名特殊读法举偶陈传佳潮汕地区有不少地名有其特殊读法,这些地名的特殊读法大多有其历史成因,可以说它反映了古今语音的演变,保留了中古或中古以前的语音特点,是汉语言中不可多得的活化石。现列举几例介绍。1.揭阳。“揭”和“阳”在其他词语中分别读为[ki...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先生在方言研究领域做出了多项重要的研究,提出了先进的研究方法:对扬雄《方言》的研究,包括《方言》的价值,《方言》的年代、材料和地名,方言分区;方音与古音研究,包括方音是考订古音的工具,提出"古有复辅音"说以及《切韵》的性质;方言形成的原因;重视西洋传教士的方言研究成果;方言研究方法论;创制方言字母。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58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于今四六月出版《古今对照郑和航海图》。该图由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编制。航线由大连海运学院航海史研究室校订。古今地名对照由山东大学历史系中西交通史研究室考证;今地名并按中  相似文献   

7.
江阴徐霞客家族有着颇具个性的文化传统,主要表现为富于藏书、文子文孙、学风标新、重视立言等特点。这些家族文化特点为明末科学伟人徐霞客学风的形成提供了丰富养分,对其科学考察事业及其成就的取得产生了重要作用。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徐霞客时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8.
苏联蒙古学家符拉基米尔佐夫在一九二六年写道:《秘史》中出现的名称多已不为人们所知”。但是,近时经学者们研究探索,《秘史》中的地名多已解决。经过研究,《秘史》里约有百分之七十的历史地名已经考出。若想查清我们蒙古地区的古今地名,究其移名之因,考其名不传世之由,既可从民间口头文学创作中探求,也可查阅古今  相似文献   

9.
赖进  罗钊 《今日南国》2007,(1):72-73
自古以来,广西陆川县素以温泉水丰质好而著称于世。许多文人骚客以及包括徐霞客在内的古今社会名流,纷纷光临陆川观光旅游,采风、励志,曾有一古代诗人在感受温泉的神韵之后,诗兴大发,留下了"不慕天池鸟,甘作温泉人"的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10.
地名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地名学逐渐形成。然而,有关地名的记述与研究,在中国则有着2000多年不间断的历史,《徐霞客游记》正是中国地名学史上有待表彰与评价的重要而独特的一部典籍。《游记》记载地名,数量多,地域广,资料价值高;《游记》描述地名地理,生动形象,优美流畅,可读性强。《游记》围绕地名所作的研究,方面甚广:探讨通名,解释专名,考原讹变,罗列别名,提示沿革,核定地望,描述实体,认识规律,总结经验。对于中国当代地名学的发展及当代地名工作的深入,《游记》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学术意义及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哲学层面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为“核心”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核心论是对中心论的发展和超越。中心论方式下的发展,是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是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天人关系及人我关系的日益紧张。核心论方式下的发展,是内涵式、集约化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发展的结果是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更加和谐的状态。因此,就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言,用核心论统领中心论,用人的全面发展统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唯一正确的抉择。  相似文献   

12.
《诗经》里“之”字用法比较复杂,本文从词性和句法功能上对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于1899年创作的小说《觉醒》通过描述女主人公艾德娜.庞蒂利埃的几个层面的“觉醒”,努力塑造了一位要求个人自由、敢于表达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敢于表达女性自我意识的“新女性”。然而,艾德娜的这些顿悟只能被看作是一种勇敢却痛苦的历程,远没有达到“醒”的目标。在寻求女性独立人格的过程中,她的许多梦想一个个地破灭,让她认识到,作为一位女性,现实中许多事情都超越了自己能够掌握的界限,她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她自己,最终迫使她彻底放弃自己的所求。作为一个创作和思想观念均先于时代的“新女性作家”,凯特.肖邦错误地选择了《觉醒》创作主题的时机,她的关于女性主体意识的探究是她同时代的人们无法给出满意答案的,也是她自己无法获得答案的。  相似文献   

14.
略论《英汉大词典》及其《补编》中的文化信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英汉大词典》及其《补编》的观察,从收词、释义、例证、习语、词(语)源、文化注释、附录等方面讨论该词典文化信息的体现以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文学的创作首先是继承,然后才是发展。许多西方学者经过研究证实,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中有着许多现代主义成分:意识流、异化、荒诞、意象、黑色幽默等艺术创作手法,莎剧的现代性进一步证明了莎士比亚作品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安特莱夫的短篇小说<默>和<谩>作为<域外小说集>中鲁迅亲自翻译的为数不多的作品,是鲁迅留日时期借"异域的文术新宗"来改造国民灵魂所发出的一声呐喊,体现着鲁迅"为人生"的文艺思想和与其理解的文学本质相适应的创作方法和风格--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相调合.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基本词汇不断扩大,一般词汇不断更新,新词层出不穷。在新词语中“吧”一词自出现以后,经受住了语言发展演变的考验,不断丰富其内涵,变成一个使用频率高而且极具有鲜明时代特性的代表词。  相似文献   

18.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9.
《儒林外史》在中国小说史上独居一席。其以独具个性的笔墨体现了中国文人灵魂深处自觉的责任感和心灵的感悟,富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20.
《圣经》视法律为智慧和正义,并崇尚法治。它重视审判,视审判为神圣,坚持证据(包括誓言)、公正、严禁假见证、个人责任等审判原则,并反对自己审判自己的案件。《圣经》中的立约现象,体现了诚实、正义、有约必践、权力约定等法律观念。《圣经.新约》则表露了它在法律方面的自然法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