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语言与模因关系密切,而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模因论揭示了语言产生和复制传播的规律,为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以搜集到的网络语言为分析对象,从模因论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模因的传播类型以及复制、传播过程,探讨其成为强势模因的动因和内在生成机制,从而揭示网络语言发展进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网络语言提供了一务快捷、有效的途径.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对网络语言变异这一语言现象进行考察,认为网络交际中的各种语言变异现象是语言模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多样化及网络迅猛发展,网络新词大量出现,它是一种语言变异现象.模因理论是语用学发展的一个新理论,其模仿性,复制性和传播性的特点为网络新词的流行提供了一个快捷的途径.本文以语言模因论为理论依据,对"ABB"式网络新词的盛行进行分析,为网络语言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语言变体,是随着因特网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语言现象,在语言学界受到了广泛 的关注,网络语言的研究成了目前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模因论是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和解释文化 现象的文化规律的一种理论。从模因论角度出发,对网络语言模因现象进行了阐释和说明,认为网络流行语属于强势语言模 因,并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复制传播方式,分析其流行原因。  相似文献   

5.
从认知角度解读网络语言的强势模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模因论角度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成功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为解释网络语言的传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模因论(Memitics,以下简称MT)出发,结合认知脚本理论(Script Theory,以下简称ST),以丰富的网络新词为语料,深入探讨网络词语模因得以复制、传播的认知过程.并提出模因论对网络言语交际的独特解释力.只有了解成功的模因在网络新词语复制、传播过程中的听话人的认知机制,才能正确解读纷繁复杂的网络交际行为产生的新词现象.  相似文献   

6.
模因论视觉下网络语言的变异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今高速运转的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交流的日益普及,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基于达尔文进化论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为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新视角。以模因论的角度出发,对网络语言变异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阐述,认为网络语言的变异现象是语言模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论网络语言的进化及特色——以模因论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互联网流行文化的一部分,网络语言的传播和流行是语言模因适应信息时代语言表达方式的结果.模因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研究中发现,网络环境对语言模因具有选择性;网络交际中的语言变异是语言模因作用的结果;网络语言变异的模因理据主要是跨文化交流的需要、社会生活的新创及网络媒体的作用.因此,从模因论的视角解读网络语言的特色为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语言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词汇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语言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一种语言变体,最能体现这一语言变体特色的是其词汇变异。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规律的理论,它为研究网络语言成功复制和传播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文章从模因论的角度阐述网络语言词汇变异的表现,进而从求简求快心理、叛逆创新心理和从众时尚等方面探讨它们得以复制和传播的社会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9.
网络语言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其中,产生于网络环境中的特殊表达方式被频繁地模仿和使用。这种复制与传播和模因论的文化复制机理相似。在汉语的网络语言中,有一部分是通过模仿与复制英语而来,即英语模因。从模因的类型来说,英语模因类型丰富,主要有同义同形、同义异形基因型模因,多为强势、简单模因;也有同构异义表现型模因,能与新的语境结合形成模因复合体。同时,由于英语模因的经济性、隐晦性、时髦性,英语模因得以反复被复制与模仿到汉语网络语言中来。    相似文献   

10.
时尚网络新词的模因理据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时尚网络新词是网络技术环境下语言发展的新形态,是一种语言变异现象.基于达尔文进化论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为研究网络语言成功复制和传播以及它们在交际中的语言特色提供了理论依据.网络模因之所以被复制和传播,是由于它凸显人情,经济直观,追求时尚,彰显幽趣,蔑视传统,崇尚创新.  相似文献   

11.
模因传播与归化异化翻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据此Chesterman提出了翻译模因进化和形成规律的翻译模因论。翻译模因理论认为,模因的传播过程对翻译构成影响。由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与模因传播的关系得出:归化翻译通过在本国文化中寻找相似的模因有助于读者理解异域模因,而忠实复制源语文化综合体的异化翻译是模因传播的要求与趋势。。  相似文献   

12.
研究流行语可以捕捉一门语言的动态与发展趋势,模因论能够解释语言的模仿与传播。通过分析《咬文嚼字》杂志近五年评选出的5组"十大流行语"(合计50个)的来源与传播,可以总结当今流行语模因的类型与特点。在类型上,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流行语模因占据比例平分秋色、发展较为均衡;在特点上,总的来说流行语模因来源广泛,其中同义同形基因型、同形联想表现型流行语模因多为简单模因,使用时激活缺省语境,同义异形基因型、同构异义表现型流行语模因多能与新的语境结合。前者着重浮现意义,后者强调缺省语境,都产生不同的模因复合体,但语言较不规范,多根植传播于网络环境中。  相似文献   

13.
模因论作为解释人类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为探讨语言进化问题提供了新视角。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探讨"X来了,Y还会远吗"这一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过程,复制与传播方式及其作为强势模因的内在原因分析,这将有助于进一步解读语言进化与发展的机制,有助于学习语言,掌握语言和传播语言,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阐释语言文化发展规律的一个新兴理论,也是近十年语用研究领域中拥有巨大研究潜力的焦点之一,为语言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喜剧小品作为中国一种独有的当代艺术形式,以其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语言交际形式博得各阶层大众的喜爱。白云黑土系列喜剧小品口语文本中的各种制笑语言模因变体以及其言语幽默机制生成的模因理据,在扩大模因语言研究范围并在喜剧语言欣赏及使用方面给予启发。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Dawkins的模因论,从语言模因的类别、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机制、语言模因的变异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模因采取重复和类推的方式复制和传播而形成英语新词,即新模因。新模因遵循适者生存的规律形成弱势模因和强势模因,只有强势模因才能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传播。  相似文献   

16.
语言模因作为社会文化进化单位,在纵横二维方向不断进行自我复制和传播。由于语符缺省、文化缺省和心理顺从等原因,德语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收入了大量外来模因。这些外来词与德语本土词汇进行着相互竞争,在自然选择中一较高下。研究发现,具有唯一性、专业性、区别性、经济性和时尚性的外来词更容易成为强势模因,可以有力地解释外来语在德语语言变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区块链机制下语言模因的社会特征及存在问题,将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社会信息传播、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等具有重要意义。语言模因是社会交际中通过模仿而传递的语言信息,其演化生成过程大致分为模仿、复制与传播等三个阶段。区块链机制下,语言模因信息具有时效性、去陌生化、成本化与算法化等社会特征。区块链中语言模因的社会信息传播存在语言信息传播量过大、网络流行语模因泛滥成灾、区块链数据的使用权被垄断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以下相应对策:(1)政府应该颁发区块链信息管理相关政策,规范网络用户信息发送与接收行为;(2)网络监督机构借助区块链技术自身特性,利用区块链平台的数字认证支配权限约束危害社会稳定的行为;(3)政府与专业研究机构联合企业共同深度研究和规范社会信息的传播,建立用户个人信息诚信档案,以保证区块链模因信息传播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8.
语言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语言发展和传播规律的一种新理论,为《高级英语》词汇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在《高级英语》原文作品中,大量运用了具有强势复制因子的词汇模因。这里运用语言模因论对词汇模因进行分析,主要探讨词汇模因的表现形式和传播理据,以便使学生从新的切入点进行赏析和学习,促进《高级英语》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19.
在模因论视角下研究《道德经》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分析翻译活动实质是通过语言进行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利用模因论合理地处理归化与异化的关系,并实现文化意象持续有效的传递。首先揭示模因与文化意象、模因与翻译的关系以及模因在翻译过程中的传播过程,分析模因论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的内在关联,探讨在模因论下文化意象传递的原则,最后研究《道德经》文化意象传递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