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唐代河南的仓储体系与粮食运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的河南是封建生产关系发展的典型区域之一,是唐王朝的主要产粮区.在河南境内普遍设立了太仓、正仓、转运仓等完备的仓储体系.由于仓廪制度的完备,使河南粮食运输发达,除地方性粮食运输外,唐代全国性的粮食运输主干线都是通过河南而得以实现的,河南的许多粮仓都担负着转运仓的职能.唐初以降,由于漕、陆运输干线的发展变化,河南境内的一些粮仓也随之兴衰.  相似文献   

2.
全面抗战时期,受战事影响,后方的粮食匮乏问题日益凸显.本就缺田少粮的徽州各县,粮食问题则更为严峻,民食不足和粮价高涨的现象时有发生,并对地方经济与民生产生很大影响.该地粮食问题之所以严重,除了受自然环境影响外,还有其他一些客观因素,如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导致粮食消费量激增、不法商人囤积居奇和偷运走私、水陆交通不便导致物资运输困难,等等.当地政府通过开源和节流两条途径来化解战时粮食危机,采取的措施包括鼓励垦荒,积极增产;提倡节约,反对浪费;严禁囤积,打击走私;尽力抢购,配售调剂.粮食问题的解决成为战时皖南地区抗战力量持久存续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明代北京,人口约百万,市民的食粮问题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却是缺少.北京粮食来源,除北京周围州县供应外,主要来源于山东、河南及河北南部地区;运输依赖卫河、运河的水运;粮食多集中于临清、天津市场,再由粮商采购、贩运至北京,供应市民.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面对严重的粮食问题,国民政府实行田赋征实,将粮食问题纳入战时统制经济轨道。在田赋征实过程中,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粮食的仓储问题,包括仓库建造、粮食运输、粮食入仓以及入仓后的管理等,取得了较好成效,为保障粮食的分配和供应奠定了基础,对支持抗战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粮食安全不仅取决于粮食生产的量和自给率,还取决于可获性,包括“买得起”和“买得到”。当前中国粮食总量安全,但粮食生产的区域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生产日渐向优势区域集中,主销区的粮食消费日益依赖于主产区的粮食调运,粮食运达的及时性对于粮食安全愈发重要。粮食调运必然面临长距离运输问题,这其中尤以在粮食运输网络中起枢纽作用的关键节点的平稳有序运行最为关键。当前实现粮食调运的运输方式主要依靠铁路、水路以及铁水联运,但是这一运输网络存在运力不足、物流方式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风险因素,与粮食运输量的增长速度以及运输的顺畅性、及时性要求不相匹配,因此亟待通过加快铁路、水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粮食物流方式变革和健全粮食物流应急响应机制等措施,保障粮食的稳定供给和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为了解决粮食运输问题,国民政府从上至下设置了相关的粮食运输机构,并对粮食运输施以必要的管理。针对粮食运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国民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图改善,然因财力、人力、交通等诸多因素制约,效果并不显著。在特殊之战时,对国民政府的粮食运输制度不应苛求,它基本上完成了自身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水次仓又叫中转仓、转运仓、转输仓、转搬仓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为转运存储漕粮,在运河或自然河流沿岸设立的国家专有粮食仓库.早在秦代就出现了水次仓的雏形一敖仓.魏晋隋唐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清时达到鼎盛.水次仓在设立初期只具有存储转运的功能,随着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同时还兼有了赈灾、救济、平抑粮价、填补漕粮缺额、公共工程用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吉林省粮食生产、流通、仓储和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等粮食物流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了吉林省粮食物流在运输方式、仓容、粮油批发零售市场体系、粮食物流企业及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县级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新疆县级经济中粮食、肉食生产模型的量化、动态分析,揭示了新疆粮食、肉食生产的要素及内在联系,提出了新疆县级经济粮食、肉食生产发展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0.
南宋川陕战区战略地位重要,在南宋国防安全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为确保充足的粮食供应,南宋通过和籴、科籴等方式籴买粮食,筹集到大量军粮.南宋将川陕各地籴买到的粮食通过陆路和嘉陵江水路两条路线运往边防前沿,这为川陕边防的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川陕战区军粮籴买与转运中,出现了诸多弊端,成为当地民众的沉重负担,体现出军队物资供应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南宋川陕战区军粮的籴买与转运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军队物资供应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1.
论人口素质与生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质量分为主观感受型生活质量和客观条件型生活质量,在生活质量概念中人口是生活质量的承担者,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人口的素质与生活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人口素质主要体现为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它们从各方面影响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人口素质,为生活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九十年代专书词汇研究的进展,表现在题材范围扩大、内容的完备化、方法的科学化、价值的多元化四方面。专书词汇研究的不足表现在缺乏完善科学的理论体系,对专书词汇的研究应寄望于未来。  相似文献   

13.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针对现实社会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社会理想,两者虽然存在某些区别,但也存在很多相同或相通之处,正是这些相同或相通之处促进了儒、道两家相互吸收、相互提高、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参与性教学的背景、内涵及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与性教学是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积极地交往和互动,达到认知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的境界,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的实践活动.它的产生有特定的背景.与以灌输、记诵、被动接受为特征的旧教学体系相比,参与性教学具有独特的内涵和实施形式,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意义.只有师生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才能得到圆满实现.  相似文献   

15.
彝学是认识彝族,认识自然和认识社会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彝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彝学自然是中华学整体中的一个局部。彝学与中华学的关系就是局部与整体互相关联,缺一不可,并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终身教育的理念是 2 0世纪 7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在构建终身教育理念的过程中 ,如何既倡导科学精神 (求真 ) ,又传承中华文化传统 (求善 ) ,追求完美的世界和完美的人格 (求美 ) ,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这正是终身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8.
当前证据规则的立法已成为法律界关注的焦点,但在认识上不统一,迫切需要从理论上予以解决.为了强化对当事人权利的保障,需要对公共权力加以制约,保证司法公正;同时诉讼过程有客观规律可循,亦需制定规则以统一证据的运用,这就给证据规则的制定提供了理由和理论根据.而证据规则与自由心证原则相违背,因而证据规则的制定宜粗不宜细,以保障人权和保证适当的心证为限.  相似文献   

19.
于省吾先生认为形声字的起源,是从某些独体象形字已发展到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然后才逐渐分化为形符和声符相配合的形声字。并且这些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是界乎象形和形声两者之间,他称之为"独体形声",并举羌、姜、天、麋等字例。在"独体形声"说的启发下,作者对甲骨文进行了穷尽性考察,发现一批这样的字例,这类字构形比较特殊,将之称为"声符形化字",它们可以解释甲骨文形声字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