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清代广东地区的文化发展空前鼎盛,文学创作和编纂工作非常普及,因此诗歌总集也是数量众多,成就斐然。其中,凌扬藻所辑《国朝岭海诗钞》是一部具有集大成意义的省级清诗总集。兹对该书的编纂体例进行考察,冀为进一步研究清代地方类诗歌总集提供具体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清代广东地区的文化发展空前鼎盛,文学创作和编纂工作非常普及,因此诗歌总集也是数量众多,成就斐然。其中,凌扬藻所辑《国朝岭海诗钞》是一部具有集大成意义的省级清诗总集。兹就该书的编选旨趣略作一番考察,冀为进一步研究清代地方类诗歌总集提供具体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邦伸是乾嘉年间四川著名的乡贤代表,其晚年热衷于对乡邦文献的整理,他编纂的《全蜀诗汇》是清代四川全省第一部清诗总集,对清代四川后续诗歌总集如《蜀雅》《国朝全蜀诗钞》等的编纂有着重要的垂鉴价值与示范效应。虽然《全蜀诗汇》今天仅存残卷,但可以在张邦伸编纂的另外一部诗歌总集《汜南诗钞》的研究基础上,对《全蜀诗汇》的编撰体例、诗歌评点和文献价值等方面进行管窥,还原其本来面貌,以期推动清代四川诗歌总集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清代云南地区的诗歌总集编纂非常活跃,《滇南诗略》、《滇诗嗣音集》、《滇诗重光集》、《滇诗拾遗》、《滇诗拾遗补》等先后问世,形成了一个前后接续的省级诗歌总集序列。袁文典、袁文揆所辑《滇南诗略》作为该序列的开山之作,极具典范意义,对此后云南的总集编纂活动影响深远。该书体例上的主要特色归结有三:其一,纂辑云南通代诗歌总集,以备一方之文献;其二,编排方式上以人系诗,收到了次第分明的良好效果;其三,相关附件的编写.对总集正文起辅助作用.使全书体例重臻于完备.  相似文献   

5.
清代姚远翿所编《华岳志》是以陕西华山为中心的山志,其中著录了历朝历代与华山相关的诗歌。这些诗歌对于完善断代文学总集的编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该书著录诗歌也存在不少错误,尤其在误标作品题目、误标作者姓名和误标作者朝代三个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上述情况便是《华岳志》著录诗歌的得失。  相似文献   

6.
《全唐诗·李益集》是迄今收诗最为完备的李益诗集,收罗了编者所能看到的不同版本李益别集和不同时代的唐诗总集、选本,甚至方志中收录的署名李益的诗歌。其诗歌主体来自明铜活字本《李益集》,体例和排列顺序亦沿用此集。诗人小传则综合《郡斋读书志》《唐诗纪事》、两《唐书》之《李益传》等多种资料,择善而从。  相似文献   

7.
清代道光年间活动于浙江杭州的“东轩吟社”是中国古代文人结社史上的重要社团之一,创办人为吴衡照、汪远孙,社址在著名的汪氏振绮堂“静寄东轩”。自道光四年甲申(1824)至十三年癸巳(1833),历时十年之久,集会唱和超过一百次,成员超过八十人。社集之作由汪远孙选编为《清尊集》16卷,社员兼著名画家费丹旭绘有《东轩吟社图》正本、副本各一帧,汪远孙侄子汪曾唯又辑有《东轩吟社画像》一书。借助《清尊集》和《东轩吟社图》等文献资料,可以理清该吟社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同时更正各种相关的错误。就清代诗词研究来说,将总集与结社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也是一项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元人蒋易所编《皇元风雅》是一部重要的元代诗歌总集,是认识元代诗歌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资料。它集中反映了当时的诗学审美观念,尤其体现了元代中期之后流行的"盛世文风"对于诗歌总集编纂的影响。考察《皇元风雅》至今留存的两种不同的元刊本,可以厘清此书的成书过程,指出两种版本各有优劣,又能够反映元人编书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9.
清乾隆时著名诗人、宋诗专家厉鹗,继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后,从宋人文集、诗话、笔记以至山经、地志等各种珍秘典籍中搜集宋人诗歌及有关故事、事实,用二十余年功夫辑集三千多家,写成《宋诗纪事》,为编撰《全宋诗》提供了大量难得的资料。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的《全宋诗》,从《宋诗纪事》中采录得很多,但由于编者万虑一失,核对不够,尚有"遗珠",本文为"遗珠"的第三部分。  相似文献   

10.
《全清词·顺康卷》和《全清词·雍乾卷》是收录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共150多年词作的总集,其力求全面和完备,以反映该时段词创作全貌,但因为种种原因而仍有失收。载于清代词总集和别集等文献,出自梁无技、易宏、李继燕、陶鍹、卢作樑、黄呈兰等6位广东词人的49阕词作未见于《全清词》,今予以辑补,同时简略考察作者的生平事迹、词创作等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1.
黄秩模是《逊敏堂丛书》和《国朝闺秀诗柳絮集》的编刻者。前者收子书不下百种,许多江西本土文献赖此以存,后者为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女性诗歌总集。以此二书的编刻为主线,对谱主的生平事迹作大致系年,并考证被学界所忽略的其生卒年问题,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巴渝文存中的秦良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良玉是明朝末期著名的巾帼人物,生平事迹于正史可征.而关于描写秦良玉的诗、词、文,从清人至今人,见于巴渝方志之文存中尚多.考见这些文存,可见其与史统内容相异的文化特征,但这种相异正是巴渝文化把秦良玉作为巾帼英雄进行的认同与变异.故巴渝文存中的秦良玉是巴渝英雄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作为著名的史学家 ,黄宗羲一生致力于保存有明一代文章 ,历时 2 7年 ,先后编选了《明文案》、《明文海》和《明文授读》等书 ,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明代史料。清前期明代诗文总集的编纂 ,表现出借文存人、借文存史的文化意义 ,涵容着丰厚的历史意识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论厉鹗的诗     
厉鹗是雍乾间以诗而名的学人。他的诗歌喜用典故,尤喜用宋人笔记中之偏事僻典,遣词造句也刻意生涩炫博。厉鹗资书以为诗,其诗显得生、僻、怪、碎,与清代学人诗本经史,引学术入诗的诗学风范有点不同。他后面的诗人惩于厉鹗的堆砌琐碎,于是偏向于以专门之学入诗,特别是以乾嘉学人擅长的金石考据入诗,翁方纲等人的诗歌代表着厉鹗以后乾嘉诗坛学问化的主要衍变方向。  相似文献   

15.
琉球诗散论     
追溯中国古典诗歌载述和反映琉球的历史 ,重点论述明清中国诗人所写琉球诗发达的原因和主要内容 ,可以看出琉球诗具有浓厚的海洋气息和魅力 ,它拓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 ,在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诗人们的创作水平。琉球纪事诗不仅可与史籍相发明 ,而且有时可补史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东坡养生集》系明清之际学者王如锡编纂而成,系统地收录了苏轼诗文杂著及同时代人相关记述。全书根据主题不同,分为12卷。从编纂及分类的理念来看,体现了对于养生真谛的深刻理解与独到的眼光,是养生学发展史上值得重视的养生著作。  相似文献   

17.
李邺嗣出身于浙东鄞县世代官宦之家,少有诗名。他是浙东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挚友,深受其思想影响。抗清失败后,他埋首书斋,自编文集20卷,诗集18卷。对故国的怀恋、隐居乡野的落寞和田园生活的宁静成为他诗歌吟咏的主题,也是他恪守民族大义、不仕新朝的遗民情怀的诗化表现。李邺嗣的诗歌创作在清初浙东诗坛居于重要地位,对开启后世浙东诗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清代贵州,妇女诗歌创作十分繁荣。这些女性的诗歌作品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清代贵州的自然、人文、家庭、社会动乱与民生疾苦。表现出以诗志史、书卷味浓与意境清幽等独特的艺术特色。清代贵州妇女诗歌创作兴盛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氛围、家庭氛围以及文化交融之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逃禅诗话》与《围炉诗话》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初重要的诗歌理论家吴乔著有两部诗话:《逃禅诗话》与《围炉诗话》。前者一直以稿本流传,世人罕知。其稿本今藏于台湾中央图书馆,虽已影印出版多年,但研究清代诗学者未予重视。笔者仔细比较两本的文字与内容,断定《逃禅诗话》为《围炉诗话》的雏形,保留了吴乔早年的诗学观念。本文通过分析两本的异同,探明吴乔撰写诗话的过程及修订宗旨,指出作者诗学观念的具体演变,并对其诗学的渊源与倾向性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吴伟业诗学主张推尊唐诗,不废宋诗.其诗歌创作主要取法唐诗,但艺术上又与宋诗有相似处.清初在吴伟业的直接影响下出现太仓十子,形成娄东诗派.其叙事诗的成就,影响了有清一代的诗歌创作.吴伟业不仅以其诗论,而且以其诗歌创作的广泛影响力参与到清初唐宋诗之争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