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家庭关系的理性化是当前农民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变动方向.以湖南Z村农民家庭生活的经验调查为基础发现,家庭关系的理性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代际关系的交换性、兄弟关系的原予化和夫妻关系的工具化,从本质上体现了家庭生活去伦理化的趋势.市场经济兴起后,工具理性在家庭生活领域的扩张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变动.这些变化事关中国农民的价值和意义世界之变,应成为当前农村研究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2.
皖北李圩村分家、赡养和家庭关系的经验材料表明,年轻人对父辈的剥夺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赤裸裸,孝道日益衰落,同时,年轻一代的兄弟关系也越来越离散。这体现了当前农民家庭关系的日益理性化,家庭和村庄生活的日益功利化而缺乏长远预期,这些仅仅从权利义务、公德等角度去理解显然是不够的,而应当放到农民价值观变迁和价值世界倒塌的宏大背景下,才能做到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3.
代际关系的下位运行及其对农村家庭养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问卷调查资料,定量描述了现阶段江汉平原农村家庭养老的基本情况,并从代际关系运行状态的角度探讨了农村家庭养老面临困境的原因。研究发现,当前农村家庭养老遭遇问题并不仅仅是养老资源匮乏的结果,更是农村代际关系朝向下位运行的结果,即代际关系朝向上位的、双向平衡运行逻辑已被朝向下位的、单向失衡运行逻辑所取代。作为一种超经济伦理性的行为特征在代际关系的运行中逐渐消失,子代在养老行为中越来越理性化,这是当前江汉平原农村社会家庭养老面临困境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4.
集中连片地区的贫困问题在根本上是文化问题。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家庭和村庄是农民市场化的重要媒介,家庭、村庄与市场共同定义了转型时期的农民生活逻辑。贵州农村农民与家庭的关系以及农民与村庄的关系降低了当地农民进入市场的动力,从而孕育了维持型家庭的形态。具体而言,维持性家庭的形成主要源于“半工”与“半耕”双弱的家庭资源积累方式和即时性消费主导的家庭资源分配方式。农民家庭在整体上呈现出“低收入、高消费、低积累”的状态,家庭积累能力不足,家庭发展能力较弱。维持型家庭是贫困文化的结构基础。维持型家庭观与无压力的村庄社会阻隔了农民家庭劳动力的市场化,它不仅消解了农民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动力,而且稀释了市场化的压力。基于此,破解贫困的根本之道,在于重塑家庭再生产的目标,激活和释放家庭发展能力,打破贫困再生产的家庭模式。  相似文献   

5.
集中连片地区的贫困问题在根本上是文化问题。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家庭和村庄是农民市场化的重要媒介,家庭、村庄与市场共同定义了转型时期的农民生活逻辑。贵州农村农民与家庭的关系以及农民与村庄的关系降低了当地农民进入市场的动力,从而孕育了维持型家庭的形态。具体而言,维持性家庭的形成主要源于“半工”与“半耕”双弱的家庭资源积累方式和即时性消费主导的家庭资源分配方式。农民家庭在整体上呈现出“低收入、高消费、低积累”的状态,家庭积累能力不足,家庭发展能力较弱。维持型家庭是贫困文化的结构基础。维持型家庭观与无压力的村庄社会阻隔了农民家庭劳动力的市场化,它不仅消解了农民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动力,而且稀释了市场化的压力。基于此,破解贫困的根本之道,在于重塑家庭再生产的目标,激活和释放家庭发展能力,打破贫困再生产的家庭模式。  相似文献   

6.
农民流动从“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已是不争之事实。当前 ,由于城市对移民的限制还很强 ,作为城乡结合部的城镇便成为农民“离土又离乡”的乐土。进入城镇之后 ,农民家庭必然与居所周围的邻里发生互动 ,这种互动的过程和结果取决于农民家庭与城镇邻里之间的关系基础 ;同时 ,又对城镇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随着“小城镇道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农民家庭必然进入城镇 ,从而使得城镇社区规模不断增大。处理好农民家庭与城镇家庭邻里之间的关系 ,对于加强城镇社区整合已日臻重要  相似文献   

7.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在城市化浪潮和市场化竞争中有其自身的适应逻辑。农村四代同堂家庭虽具传统大家庭同居共食之形,但其价值伦理已经发生权变。即家庭内部以核心小家庭为中心,通过分财独立和空间区隔保持代际成员之间的自主性;代际之间以子代核心小家庭为重心进行资源倾斜,形成亲子关系倒置的理性化关系格局。面对城市化压力和市场化竞争,农村四代同堂家庭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代际分工中形成情利一体的伦理共同体,究其本质是以核心小家庭辐射大家庭的代际关系实践,体现了农村家庭积极理性化的权变策略。  相似文献   

8.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然而当前农村居民消费并不随收入增加而增加 ,有时甚至呈下降趋势。这显然与经济学基本原理相悖。根据弗里德曼模型和农村居民生活实际的分析可知 ,当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是农民的持久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产品的价格长期偏低 ,以及农民的消费行为日益理性化 ,风险预期增强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视野下的文化建设与农民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文化是影响农民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时期,村落家族文化熏染下的农民通过家族集体行动和邻里互助来实现合作;在再分配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势灌输下的农民主要在生产领域开展国家主导的集体合作;进入转型时期,在以理性化为特征的经济话语渗透下的农民却陷入了合作难的困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必须重塑农民的共同体意识、重建农村公共文化,促进农民合作。  相似文献   

10.
“半工半耕”的区域差异与农民家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的“半工半耕”结构是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并渐趋稳定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农民家庭主要的经济模式。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决定了“半耕”的状态,农民与市场的关系则决定了“半工”的状态。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农民与市场的关系的区域差异塑造出了强弱有别的、差异化的“半工半耕”形态。“半工半耕”的强度直接影响了农民家庭的资源积累能力,奠定了农民家庭发展的基础。经验视野中的“半工半耕”具有丰富的社会学意涵,它不仅是理解转型期农民家庭和村庄社会的重要维度,而且也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浪潮横扫世界每个角落,为后发国家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同时也带来了问题与挑战,反思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及其所带来的机电与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从历史哲学的视角,以阶段分析为座标,对现阶段的全球化问题进行梳理,可以给出恰如其分的理解和解释.  相似文献   

12.
华裔土著女作家阿莱克斯·赖特独获2007年度迈尔斯·弗兰克林文学奖.她的获奖作品<卡奔塔利亚>气势雄浑,以独特的土著人"梦幻"神话传说为基础,借用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和对圣经的隐喻模仿,表达了对于土著人土地权和话语权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现象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现象,是户籍制度区隔的产物。这种制度区隔在就业、工资福利、住房及居住管理、子女入学、社会资本积累等社会各个领域所产生的扩散效应,不仅严重地损害了农民工的利益,影响到农民工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还造成了农民工与市民间的疏离和隔阂,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国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已经出现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埃德加·莫兰独特的出身﹑禀性和经历有利于他最终形成复杂性思想.综观其学术生涯,起初他的综合性的思想特点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使他致力于建立全面的、整体的人类学,最终经过涉猎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领域走向建立复杂性的一般的科学方法论.他的复杂性理论的原理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形式,从而在哲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广阔领域里多层次地展开.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下政府治理范式的转换,公众要求政府回应社会的呼声日益高涨,特别是在多元利益主体和价值主体要求提供公共服务的条件下,如何提供"更好、更快、更廉价"的服务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服务价值的新要求。当代西方国家社会治理的一大特点就是将私营部门、第三部门、公民社会等众多的公共行动主体引入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具体的做法就是重构"国家—公民—社会"的关系,展开网络治理。然而网络治理也存在着许多显著的缺陷,加强对网络治理困境的反思和超越,无疑成为理论和实践日益突出的课题,运用规范性理论对上述问题展开分析,以期探索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6.
大卫·施朗斯伯格(David Schlosberg)的《对环境正义的界定:理论、运动和自然》一书,旨在深入理解美国及全球范围内环境和生态正义运动中所体现的各种有关正义的含义。作者认为,正义理论已经超越了以罗尔斯为代表的单纯的分配正义模型,而形形色色的环境正义运动正是对正义理论发展趋势在实践中的确证。在施朗斯伯格看来,无论是一般意义上的正义还是环境和生态正义,仅仅关注分配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7.
物流动态更新决策理论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既是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又是管理科学的起源,经过多年的补充、衍变、提高和完善,更新决策理论已经成为管理科学—运筹学应用的典范。追溯不同的经典管理理念,不同的更新决策模型都殊途同归地获得了经济订货量公式EOQ,展现了EOQ所特有的"原始之美"。而由于制造、市场、财务和运营之间的管理冲突,又产生了成本中心说、利润中心说、商物分离说和服务中心说四大物流管理学说,显露出"混沌之美"。在需求呈现出线性变化和二次非线性变化的条件下,可以给出具有"和谐之美"的统一方程和解析算法,对应上述决策原则的著名算法PPT、Silver Meal、LUC和Ritchie均为其特例。在复杂的、动态的、非线性的需求情况下,杨氏方程提出了具有"统一之美"的数学结构,构造出了具有普适性的解析算法,这是对管理科学之科学统一性的诠注。  相似文献   

18.
一、学理 研究文化哲学,谈论"人化和文化"问题,学理依据可能是很多的.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理依据,就是从德国古典哲学到20世纪的现象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保护的本质是地方利益保护。短期中,地方保护似乎能够增大谊地区的社会福利,但从长期来看却隐藏着严重的危害,并直接影响到能否建立一个开放、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分析了地方保护主义产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并提出了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具体对策,包括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加大国有经济改革力度,实行政企分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规范政府的市场管理行为,加强对政府市场管理的监督。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人的品德胚胎于家庭之中,家庭德育是整个德育体系的根基。面对家庭德育处于被淡化、弱化、边缘化的现实状况,本文阐述了家庭德育的责任使命、主要任务,家庭在孩子品德教育上的独有优势和不可替代性,提出了增强家庭德育有效性的具体策略,旨在补齐家庭德育短板,为孩子长远发展立德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和造就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