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尽管形态学信息化教学平台已经提高了形态学实验课的教学效率,但数字化标本库仍然存在使用效率低的问题。文章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乳腺癌组织分子分型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为例,探讨形态学实验教学的创新。该虚拟仿真实验将免疫组织化学的实验理论和实验操作相结合、乳腺癌形态学与分子功能相结合、乳腺癌的基础理论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相结合,从而有效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最终促进基础与临床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本科生学习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一门课程,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设促进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信息化融合.有效地应用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资源,需要分析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开发和使用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学演示、网上预习等环节,有效应用虚拟仿真实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推进虚拟仿真实验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我校社会保障虚拟仿真综合实验平台建设的经验,提出构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虚实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多层次综合实验教学体系,对社会保障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为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浅议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行研制出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并应用于教学,该平台由实验管理、实验预约、实验教学、方案设计、实验仿真与虚拟实验六部分组成。利用网络平台把实验室的软硬件资源向更广阔的空间拓展,让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开展学习、实践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重视度的不断提升,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逐步成为加强高校间教学资源分享,减少教学平台建设成本的手段。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同高校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存在着同质化建设、资源利用率不高、共享程度较低等问题。因此,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应遵从资源共建、有偿服务、互利共赢等原则,从顶层制度设计层面、共享标准制定层面、运营维护层面加强管理,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  相似文献   

6.
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人才培养关系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应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专业结构、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并形成功能结构完善的实验教学平台。研究从系统架构、实验教学体系、平台管理体系和实验教学新模式四大方面明晰了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路径,并从建立项目准入机制、 统一身份认证、资源有偿共享、校企合作机制四个方面为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和共享应用提出了具体措施,为新医科人才的培养注入力量。  相似文献   

7.
该文在分析了电子商务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电子商务虚拟实验平台。虚拟实验平台的建立将会丰富和完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部积极引导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以蒙台梭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为例,总结建设思路、应用经验,提出了学前教育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四点启示:精心设计实验教学项目;促进高校建设队伍与制作公司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监控评价体系;提升技术水平与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9.
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是在网络信息背景下的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手段,基于此,我校开发了金属材料拉伸压缩虚拟仿真实验,使用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较快地熟悉和掌握实验设备及操作流程,学生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自主学习,随时随地开展实验操作,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仿真实验中增加了多种金属材料的性能实验,以虚补实,拓展了实验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实验老师可以通过系统后台的数据,及时了解学生对实验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效果进行实时评估,有效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平面机构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关系到机械系统的动力性能及结构。阐述了平面机构创意组合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采用虚拟仿真技术的方法,研究开发了一个平面机构创意组合虚拟实验平台,建立了平面机构的零部件模块和运动仿真模块,该虚拟实验平台操作性强,简单易行,可以满足不同的实验教学需要,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统筹协调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虚拟教学与实体教学、虚拟技术与现实技术的结合,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创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新理念,开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三维立体教学思路,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新发展,为实验教学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虚拟仿真实验通过图形可视和系统建模仿真能够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过程,本文以MATLAB/Simulink软件构建移动通信系统仿真实验平台,并以直接序列扩频为例介绍该实验平台在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其实验结果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融合,需要建立适合于实验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针对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在独立应用中不能提供与线下实验教学相近的教学体验,导致在混合式教学中仅仅起到辅助作用的问题,文章提出将两者深度融合,在统一平台上实现视频讲授、文字说明和虚拟仿真实验之间的灵活交互,形成新型线上实验课程。这种线上实验课程实现了慕课与虚拟仿真实验的优势互补,将理论与实验教学结合,能够独立地在线上完成实验教学过程,进而与线下实验教学结合,形成线上线下深层次交互的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培养具备“卓越实践、创新能力”的生物制药专业人才,本文依托现有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通过优选教学资料、融合思政元素、科研反哺教学探索教学实践路径,建立生物技术制药沉浸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的能力,以期为各高校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实践经验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EWB仿真软件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实践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8):140-141,144
虚拟电子工作平台(EWB)软件是模拟电子电路辅助分析与设计软件中最优秀的软件之一,它具有界面友好、操作简便、体积小巧等特点。从具体的实例设计操作过程,探讨了EWB在模拟电子技术中的设计、分析和仿真作用及使用方法和技巧,拓宽了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的思路,同时弥补了因教学条件导致的实验场所和仪器设备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时效及学生电子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实验室相比,虚拟仿真实验室在实验类型、成本与实验条件等方面更有优势,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山东英才学院积极开展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虚拟化和仿真化的建设与应用,通过虚拟仿真婴幼儿实验教学体系基点、目标、方案的构建,对虚拟仿真实验进行合理设计,在创新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推动虚拟实验教学模式的形成和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7.
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工类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必修课,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效率低,将有机化学虚拟仿真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辅助手段,可有效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既不能单纯地依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也不能只依赖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需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来完成对实验的预习和实验过程的模拟,通过真实的实验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数字虚拟仿真技术在大学物理学光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学物理学课程光学教学的基本内容结构和教学目的,针对因光学课堂教学与光学实验教学分离而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提出了光学理论和虚拟仿真实验一体的课堂教学思想,应用国外VirtualLab^TM光学仿真软件对光学基本教学内容中的光源物理特征、干涉、衍射、偏振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虚拟仿真方法的研究,得到了该光学教学内容中主要光学现象、实验结果以及各物理量分布谱图的虚拟仿真结果,将抽象的教学内容最佳地形象化,实现了理论与实验实时结合的课堂一体教学。  相似文献   

19.
有机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一种方法,可以完成在真实有机化学实验室难以完成的实验.虚拟仿真实验室与真实实验室的结合,能够做到相辅相成,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培养研究生独立自主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创新实验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础。针对传统的研究生实验教学模式,作者将PBL教学法理念引入硕士研究生实验教学课程中,显示学生在创新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都有提高,是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